文:成家茂(大理大学基础医学院)

1.躯干骨的组成

躯干有骨五十一,椎肋二四胸骶尾。

椎骨骶尾不规则,胸肋扁骨胸廓围①。

①注意,在问及躯干骨的组成或骨性胸廓或围成时,宜讲12对或24块肋骨(不是肋);若问及胸廓围成是,宜讲12块胸椎、1块胸骨和12对肋(不是肋骨)。也就是要强调肋骨和肋是有区别的。

2.椎骨的数量和划分

椎骨三二或三三,颈胸腰骶尾五类;

颈椎七块胸十二,腰五骶五三四尾。

骶五合一尾也合,脊柱二六才算对。

①注意,在问及椎骨数量时,宜讲32或33块;若问及构成脊柱的骨数量时,宜讲26块,这样才是正确的。这是因为骶椎和尾椎在成人已完成融合成骶骨和尾骨。

3.椎骨的一般形态特征

椎骨特征容易记,一体一弓七突起;

两孔两管两切迹,注意临床有意义。

前体后弓围椎孔,孔连成管椎和骶①;

椎管内有脊髓容,骶管马尾终丝栖②。

切迹围成椎间孔,孔内神经损伤易③。

①上下椎孔相连形成椎管,椎管下部位于骶骨内,又称骶管。

②骶管内主要有硬膜囊和终池内的马尾、终丝和脑脊液。

③椎间孔有脊神经根穿行,椎间孔狭窄易压迫脊神经。

4.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颈椎体小椎孔大,横突有孔棘分叉;

颈椎又有寰枢隆,一寰二枢七隆下;

颈椎侧块三部连,上下关节突连峡①;

寰椎三无和三有,上下关节突退化②;

枢椎齿突特征明,隆椎棘长斜无叉。

胸椎体侧有肋凹,棘突后下斜叠瓦。

腰椎体粗上下凹,边缘锐利因受压;

棘突平伸宽短厚,常有乳突副突卡③。

骶骨上宽下窄形,背面粗糙盆面滑;

一管一裂一骶岬,两突两面两角夹④;

三嵴四线前后孔,下连尾骨成一家⑤。

①颈椎侧块位于椎体的后外侧,椎弓根和椎弓板的结合部,由向头侧突出的上关节突和向尾侧突出的下关节突以及中间的峡部组成,左右各一。上下侧块连成骨性柱状体,是稳定颈椎的重要结构。

②寰椎呈环状或戒指状,由前弓、后弓及两侧块构成。“三无”即前无椎体,后无棘突,两侧关节突已经退化,仅保留关节面;“三有”即前弓后面有齿突凹,前、后弓连接部的后外侧有侧块,侧块上方的上关节面后方有横行的椎动脉沟,有同名动脉穿过。

③腰椎上关节突的后缘有一卵圆形隆起,称为乳突;腰椎横突根部的后下方形成结节状突起,称为副突。乳突和副突之间为乳突副突间沟。上关节突和副突之间的韧带为上关节突副突韧带。乳突、副突及其乳突副突间沟和上关节突副突韧带围成骨纤维管,为腰神经后内侧支穿行的管道,易形成腰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

④在骶骨中线上,自上而下有第1骶椎体前突形成的骶岬,骶骨内的骶管,骶管向下开口形成的骶管裂孔。骶骨底的两侧保留有第1骶椎体的两个上关节突,骶骨两侧面形成两个粗糙的耳状面,骶骨尖的后外侧有夹于骶管裂孔两侧的骶角。

⑤骶骨后面主要有正中部的骶正中嵴,骶后孔外侧的两条骶外侧嵴,实际上在骶后孔的内侧还有断续而不明显的骶中间嵴。骶骨前面有四条横线,横线两端有四对骶前孔;骶骨后面的四条横线不明显,骶中间嵴和骶外侧嵴之间有四对骶后孔。四对骶前、后孔均与骶骨相通。骶骨尖的下方与尾骨形成骶尾关节,成人后形成骨性融合,称为骶尾结合。

5.胸骨

胸骨形似一短剑,三部一角三切迹。

三部柄体和剑突,骨穿可选胸骨体。

柄体交界胸骨角,平面标志要牢记:

前平肋二后胸四,临床通常将肋计。

6.肋骨

肋骨记住四个三,一三头颈体分部;

二三结构结角沟,三三分类真假浮①。

肋沟血管神经走,七至十肋连弓处。

四至七肋易骨折,呼吸反常莫耽误②。

①肋由肋骨和肋软骨组成。十二对肋按与胸骨的连接关系,分为真肋(1-7肋)和假肋(8-12肋),假肋又分为弓肋(8-10肋参与形成肋弓)和浮肋(11-12肋);也可分为真肋(与胸骨直接相连)、假肋(借助肋弓与胸骨间接相连,即弓肋)和浮肋(不与胸骨相连)。

②第四至第七肋长扁而弯曲较大,易发生骨折。多根肋骨骨折主要出现为明显的骨摩擦音、连枷胸(由于胸部出现软化,吸气时,胸腔负压增加,导致软化部分胸壁向内凹陷)、反常呼吸运动(呼气时,胸腔压力增高,软化的胸壁浮动凸出,与胸壁其他部位的运动相反)和纵隔摆动(反常的呼吸运动使两侧胸腔压力不平衡,纵隔随呼吸而向左右来回移动)。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bomw.com/kjschl/1574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