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30日,我院高增鑫副院长在局麻下为两位黄韧带骨化的患者进行了经皮内镜下手术,一位为胸11/12黄韧带骨化导致的胸椎管狭窄,另一位为腰5/骶1黄韧带骨化导致的腰椎管狭窄及神经根管狭窄。 何为黄韧带骨化? 黄韧带骨化就是指发生在黄韧带的一种异位骨化。当骨化的韧带增厚、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压迫相应节段的脊髓,引起神经功能障碍,即为椎管狭窄症。其病因为:慢性损伤退变、炎症及代谢。骨化属软骨内化骨过程,病变由硬膜面开始。骨化的黄韧带往往存在由浅至深的四个移行区:韧带区、软骨样区、钙化软骨区、骨化区。 图中A、B、C中OLF以及D、E、F黄色所示即是骨化的黄韧带 那黄韧带骨化有哪些症状呢? 其发病缓慢,隐匿,呈渐进性发展,持续时间长,可因某种诱因,包括轻微外伤或过劳而发病,甚至可使病情迅速恶化。主要症状:(1)患者多发症状为下肢麻木及感觉异常(二者约占70%);(2)单侧或双侧下肢无力,步行困难,有的为间歇性跛行(约占60%以上);(3)50%的患者行走时有踩棉花;(4)40%的患者有胸腹部束带感或其他症状,如下肢放射痛,背痛等。其体征主要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下肢的肌力减退,胸髓受损节段平面以下感觉减弱或消失,且可伴有浅反射减弱,锥体束征及括约肌功能障碍等。 张某,68岁,男性,其胸椎骨化的黄韧带已经占据了胸椎管约一半,两侧小腿都出现了疼痛和麻木,间歇性跛行等症状,严重影响到了生活。在多处就诊后,慕名来高增鑫副院长的门诊就诊。住院后,制定完备的手术方案和术前准备,顺利完成了手术。也许患者仅能看到一个7mm的切口,但是这里的风险却只有专业人士知道:这个病,很凶险!即使全麻开放手术,30%以上也可能瘫痪。其原因是骨化的黄韧带压迫硬膜囊,增加了原本就手术难度大的胸椎管减压手术的风险,术中触压脊髓极易出现不可逆的伤害,导致患者彻底瘫痪,就像排雷时不慎触发了引线,后果不堪设想。胸椎管和胸脊髓特殊的解剖和生理特点导致该疾病致瘫率高、手术风险极大,许多脊柱外科医生将胸椎手术视为“手术禁区”。此次高增鑫副院长为张某进行的手术是在局麻下进行,术中黄韧带压迫解除后张某就立即感觉下肢疼痛及麻木明显好转。 另一位75岁的男性患者,谢某,因腰椎管内的黄韧带骨化导致腰腿痛及麻木,亦严重影响生活,影响睡眠。高院长为谢某在局麻下通过内镜解决患者长期的病痛,患者在手术台上“打呼噜了”。很多患者在手术后第二天告诉我们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已经好久没睡过这么香了”。 对于这类黄韧带骨化,该怎么治疗呢?很多人都想的是能不能不手术治疗。目前的专家观点是:对于黄韧带骨化症引起的椎管狭窄并脊髓、神经根压迫,至今仍无有效的非手术疗法。因此,非手术治疗主要用于早期轻型病例,以及有外科手术禁忌证或是脊髓受损已形成完全瘫痪的晚期病例。那么,有了临床症状或症状加重的患者,手术是不二选择,否则脊髓损伤加重或已经截瘫了,再手术已为时过晚了。 手术有什么方法? 开放手术 微创手术 高增鑫副院长不断对医疗技术进行革新,其开展的脊柱内镜手术,局麻下微创为患者解决病痛,此类手术安全、痛苦少、费用少、恢复快,能尽快恢复患者的正常生活。现代医学是在不断进步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疾病的治疗手段越来越先进,只有通过不断更新医疗设备和技术理念,才能治愈更多的疾病,为人们解除病痛,让有黄韧带骨化的患者能对这个疾病说:咱不怕! 健康小贴士 日常生活中伤害你的脊柱的几种常见行为: 1、姿势不良的久坐,比如一下几种坐姿:比如窝着身体打电脑、长期低头玩手机; 2、外伤史或者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 3、过软的床,导致身体中段下陷、躯干构成弧形,增加腰椎生理弯度,引起腰痛。 专家介绍 高增鑫 骨科主任医师,医院溧水分院副院长、大外科主任兼骨科主任、创伤中心主任,东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骨科临床博士。 国际矫形创伤学会核心会员中国分会委员;擅长脊柱脊髓疾病及创伤的诊治,尤其是局麻下经皮内镜椎间盘切除、椎管减压、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等微创治疗腰腿痛和颈椎病;近年来先后独立开展上-下颈椎椎弓根螺钉、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经椎弓根截骨治疗重度脊柱畸形等10余项新技术;参编《骨科疑难问题解析》(主任医师/教授查房丛书);主持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课题:经皮全内镜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成功为96~岁高龄老人实施椎间孔镜手术,引发新华网-星岛日报等海内外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