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侧凸俗称脊柱侧弯,它是一种脊柱的三维畸形,包括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上的脊椎排列异常。正常脊柱从后面看应该是一条直线,躯干两侧对称。如果从正面看有双肩不等高或后面看到有后背左右不平,就应怀疑“脊柱侧凸”。这个时候应拍摄站立位的脊柱全长X线片,如果正位X线片显示脊柱有大于10度的侧方弯曲,即可诊断为脊柱侧凸。轻度的脊柱侧凸通常没有明显的不适,外观上也看不到明显的躯体畸形。较重的脊柱侧凸则会影响婴幼儿及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使身体变形,严重者可以影响心肺功能、甚至累及脊髓,造成瘫痪。轻度的脊柱侧凸可以观察,严重者需要手术治疗。脊柱侧凸是危害青少年和儿童的常见疾病,关键是要早发现、早治疗。 脊柱侧凸图示 病因 脊柱侧凸是一种症状,有很多原因可以导致脊柱侧凸。脊柱侧凸按照病因可以分为功能性或器质性两种,或称非结构性和结构性者。非结构性脊柱侧凸主要包括:姿势性侧弯、腿疼痛、双下肢不等长、髋关节挛缩、癔症性侧弯等,一旦原因去除,即可恢复正常,但长期存在者,也可发展成结构性侧凸。 结构性脊柱侧凸的原因: 1.特发性 最常见,占总数的75%~85%,发病原因不清楚,所以称之为特发性脊柱侧凸。根据发病年龄不同,可分成三类。 (1)婴儿型(0~3岁)①自然治愈型;②进行型。 (2)少年型(4~10岁)。 (3)青少年型(10岁~骨骼发育成熟之间)。 上述三型中又以青少年型最为常见。 2.先天性 先天性脊柱侧凸是由于脊柱在胚胎时期出现脊椎的分节不完全、一侧有骨桥或者一侧椎体发育不完全或者混合有上述两种因素,造成脊柱两侧生长不对称,从而引起脊柱侧凸。往往同时合并其他畸形,包括脊髓畸形、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泌尿系畸形等,一般在X线片上即可发现脊椎发育畸形。 3.神经肌肉性 可分为神经源性和肌源性,是由于神经或肌肉方面的疾病导致肌力不平衡,特别是脊柱旁肌左右不对称所造成的侧凸。常见的原因有小儿麻痹后遗症、脑瘫、脊髓空洞症、进行性肌萎缩症等。 4.神经纤维瘤病合并脊柱侧凸。 5.间质病变所致脊柱侧凸 如马方综合征、先天性多关节挛缩症等。 6.后天获得性脊柱侧凸 如强直性脊柱炎、脊柱骨折、脊柱结核、脓胸及胸廓成形术等胸部手术引起的脊柱侧凸。 7.其他原因 如代谢性、营养性或内分泌原因引起的脊柱侧凸。 诊断 (一)脊柱侧凸的早期诊断 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可以防止畸形发展严重。脊柱侧凸早期表现有:双肩高低不平,脊柱偏离中线,肩胛骨一高一低,一侧胸部出现皱褶皮纹,前弯时双侧背部不对称。早期发现主要靠父母、学校老师和校医,简单的检查是弯腰试验:让患儿脱上衣,双足立于平地上,立正位。双手掌对合,置双手到双膝之间,逐渐弯腰,检查者坐于小孩前或后方,双目平视,观察患儿双侧背部是否等高,如果发现一侧高,表明可能存在侧弯伴有椎体旋转所致的隆凸。如果弯腰试验阳性,医院及时就诊。 双肩不等高后背不平 (二)影像学检查 (1)X线片检查最为重要,一般借助X线片就可以区别侧凸的原因、分类以及弯度、部位、旋转、骨龄、代偿度等。 常规的X线片应包括站立位的脊柱全长正侧位摄片,上端包括下颈椎、下端包括双侧腰骶关节和髂骨翼。其他特殊的X线片包括仰卧位侧弯位片,牵引位片等,可以评估脊柱侧弯的柔韧性。 (2)CT扫描可以很好的显示骨性畸形,尤其是脊柱三维重建CT可以很好显示先天椎体畸形,还可以做脊髓造影CT扫描,在一些复杂的脊柱畸形中可以很好显示脊椎与神经关系,有无脊髓畸形,指导手术治疗。 (3)磁共振(MRI)相比脊髓造影是一种无创性检查,它的软组织分辨率高,可以很好的显示脊髓病变。 (三)神经系统检查 每一个脊柱侧凸的病人应进行详细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一方面注意有无侧凸导致脊髓压迫,引起截瘫,早期有腱反射亢进和病理反射;另一方面注意有无合并脊髓脊膜膨出、脊髓纵裂、脊髓空洞等脊髓异常。 治疗 脊柱侧凸的治疗可分为两大类,即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常见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包括理疗、体操疗法、石膏、支具等,但最主要和最可靠的方法是支具治疗。 一般20度以内的特发性脊柱侧凸,可先不予治疗,进行严密观察,如果每年加重超过5度,则应进行支具治疗。首诊30度~40度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应立即进行支具治疗,因为这一组病人60%以上会发展加重。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在下列情况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1)胸弯大于40度、胸腰弯/腰弯大于35度者; (2)支具治疗不能控制,侧弯快速进展者; (3)腰背疼痛明显或者有神经压迫症状者。 先天性脊柱侧凸的病人,如果侧弯是容易进展的类型或者在观察期间出现侧弯明显进展,则应尽早手术治疗,一般3~5岁是一个比较好的手术时机。 脊柱侧凸病因复杂,类型繁多,是否需要手术绝非简单地依据患者年龄或侧弯度数,还应考虑到畸形的类型、特点、节段、进展速度、患者骨龄发育及畸形对患者体态的影响程度等因素。进展型的先天性脊柱侧凸应早手术已成共识,因其随年龄增长不仅畸形加重,且变得僵硬,难于矫治。另外,脊柱的平衡、手术对脊柱的生长和活动度的影响等因素也要考虑在内。因此每个脊柱侧弯的患者都应该具体分析,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措施。 脊柱侧凸手术目的是:防止畸形进展;恢复脊柱平衡;尽可能的矫正畸形;尽量多的保留脊柱的活动节段;防止神经损害。传统的主要手术方式是脊柱侧凸矫形、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脊柱侧凸可以获得良好的手术矫形,但也不能得到%的纠正,因为手术还要考虑患者脊柱和脊髓的耐受性,过分的矫正容易导致内固定物失败,增加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甚至会导致神经损害和瘫痪。不同年龄、不同度数以及病因的侧弯矫正度都有不同,一般特发性脊柱侧凸其矫正率通常可达到60%~80%。融合手术后对患者的弯腰、伸腰、入厕等日常活动有一定的影响。 预防 脊柱侧凸是危害青少年和儿童的常见病,如不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可发展成非常严重的畸形,并可影响心肺功能,严重者甚至导致瘫痪。学龄儿童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加强肌肉锻炼,防治脊柱侧凸最关键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应在学校内推广脊柱侧凸防治知识,定期进行脊柱侧凸的筛查。 我科新技术:脊柱动态内固定手术 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自年开始,我院脊柱外科在周强主任的带领下,已成功开展了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脊柱侧凸矫形、动态内固定术。该手术既矫正了脊柱侧凸畸形,阻止侧凸进一步加重,同时不行融合手术,保留了脊柱的活动度,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重庆医院脊柱侧弯专病门诊咨询电话。 脊柱侧凸矫形、动态内固定术前、术后X片 脊柱侧凸矫形、动态内固定术后脊柱全长正侧位片 脊柱侧凸矫形、动态内固定术后 腰椎动力位片提示脊柱活动度得到保留 出诊医生介绍 周强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 骨与创伤中心主任脊柱外科主任组织修复生物技术研发中心主任 毕业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师从于我国老一辈著名骨科专家李起鸿教授。从事骨科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先后培养博/硕士研究生45名,博士后6名,获得军队、重庆市和院校优秀博士论文5人次。主持各类国家级、省部级重点课题25项,科研经费累计达余万元。获得国家级、军队级、市级等科技奖励10余项,“十一·五”科技工作先进个人,荣立三等功、院校“教学明星”。发表论文余篇,SCI论文48篇,累计影响因子.16,参编专著5部,授权发明专利15项。长期致力于椎间盘退变与脊柱非融合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在脊柱非融合领域具有较深的造诣。在国内外多个脊柱非融合组织任职,系中国康复医学会骨与关节康复专业委员会脊柱非融合学组常务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骨与关节康复专业委员会脊柱非融合学组秘书、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OSCG)脊柱融合与非融合规范化重庆培训部主任委员、国际AO脊柱协会会员及中国区代表、AOSpineNorthAmerica’sSpineNETCervicalGroup成员、国际SAS脊柱功能重建协会会员等。曾赴美国拉斯维加斯脊柱外科学院、医院科访问学习。主要从事颈腰椎退行性疾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症及椎管狭窄症等)、脊柱畸形、脊柱结核与感染、脊柱肿瘤、脊柱脊髓创伤等的诊断及外科治疗。近十年来,带领团队在脊柱非融合外科技术治疗颈腰椎退行性疾病、脊柱侧凸矫形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出诊时间:骨科门诊,每周二、四上午 孙红振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中共党员 原医院(陆军特色医学中心)脊柱外科副主任,从事骨科临床和教学工作33年。曾到德国EndoKlinc、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脊柱研究所,西雅图瑞典神经科学研究所等访问学习,擅长脊柱创伤、退变性疾病,脊柱畸形、脊柱肿瘤等的外科治疗;每年完成余台高难度脊柱手术,尤其是在脊柱侧凸矫形手术方面具有较深的造诣。参与编写《野战外科学》、《实用小儿外科学》、《灾害医学》等专著。 出诊时间:脊柱外科门诊,每周三、五全天 刘列华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中共党员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荣获“校级优秀博士”称号及国家奖学金支助。从事脊柱外科临床诊疗工作10余年。主持市卫计委医学科研面上项目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等多项研究。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论文13篇;以通讯作者在国际著名脊柱外科杂志Spine上发表论著1篇。年曾在中医院脊柱外科研修,重点研习脊柱畸形三维矫正的基础理论及脊柱侧凸矫正内固定手术,能熟练开展脊柱侧弯矫正手术。 脊柱侧弯专病门诊出诊时间:周六或周日上午(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