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分期治疗 http://m.39.net/disease/a_6203669.html
27天《西游记》共读计划的第23天精选。欢迎场外跟读朋友参与讨论,踊跃留言。臣民关系:无权者的权力

杨早:那老军闻言,却才正了心,打个呵欠,爬起来,伸伸腰道:“长老,长老,恕小人之罪。此处地方,原唤比丘国,今改作小子城。”行者道:“国中有帝王否?”老军道:“有!有!有!”行者却转身对唐僧道:“师父,此处原是比丘国,今改小子城。但不知改名之意何故也。”唐僧疑惑道:“既云比丘,又何云小子?”八戒道:“想是比丘王崩了,新立王位的是个小子,故名小子城。”唐僧道:“无此理!无此理!我们且进去,到街坊上再问。”为什么呢?我们也很好奇。好大圣,捻着诀,念声咒语,摇身一变,变作一个蜜蜂儿,展开翅,飞近边前,钻进幔里观看,原来里面坐的是个小孩儿。再去第二家笼里看,也是个小孩儿。连看八九家,都是个小孩儿,却是男身,更无女子。有的坐在笼中顽耍,有的坐在里边啼哭,有的吃果子,有的或睡坐。最后驿丞揭开了谜团,注意下面的话:但只是药引子利害:单用着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儿的心肝,煎汤服药,服后有千年不老之功。这些鹅笼里的小儿,俱是选就的,养在里面。人家父母,惧怕王法,俱不敢啼哭,遂传播谣言,叫做小儿城。一个公务员,话也只能说到这个程度了。但我们可以从中倒推:国王的暴政让整座城市的父母极度恐惧与痛恨,但又“惧怕王法”,连啼哭都不敢。而且这种暴政的形式远超中外,它不但要求父母上交自家男孩的性命(注意东西方神话都有的亲子献祭传统),而且迫使父母用一个五色彩缎遮幔的鹅笼,将小儿放在其中,此举用意何在?是否想将虐杀以求道成仙为名,包装成盛大的庆典?原书不写,但因其无用,反而可以推知这是基于国王的好恶。而百姓父母,连“道路以目”或者哭泣都不敢,但他们有自己的抗争方式,那就是“传播谣言”,生生将“比丘国”改成了“小儿城”。那个老军,显然就是传播链条上的一环──中国古代的老军,一般是不退伍不娶妻没有子嗣的,只是年老无用,在军中看门打杂,混一口饭吃。连他都参与到谣言的传播链条中去了。老军说是“小子城”,而驿丞“小子城”“小儿城”并用,这正是谣言的不确定性与模糊传播带来的结果。谣言是吾友施爱东的研究领域,这里不详细介绍。但是谣言在人类社会尤其是都市社会的舆论功能是非常重要的。有些时候,谣言甚至是平民唯一的抗争武器。当时国王向社会索要名小儿的心做药引。此事平息之后,国王吃了寿星火枣,也获得了长生。为了纪念这一事件,民众不再传播“小子城”的说法,他们为自家孩儿死里逃生这一天设立了一个节目,叫做“双十一”。

哈哈呆呆(成年读者):比丘国一节,开篇着实古怪。师徒四人进城,先看到一番太平盛世,一片繁荣景象:酒楼歌馆语声喧,彩铺茶房高挂帘。万户千门生意好,六街三市广财源。买金贩锦人如蚁,夺利争名只为钱。礼貌庄严风景盛,河清海晏太平年。

再看家家门口鹅笼中,都有一男童,几番盘问,才得知该国的恐怖真相:原来国王为益寿延年,听信国丈谗言,要吃小儿心肝煎服。

这种反差极其古怪,为何一个如此恐怖、反人类的小国,竟能呈现一片繁荣景象?如果我们较真读,较真思考,如何来解释这种表面和内核的撕裂?虽然“吃人”极其反人类,但这个社会通过统治手段,依旧可以让这种反人类之举顺利运转下去,毕竟受害者只是社会的少数群体,甚至是最弱势的群体——毫无反抗之力的小儿。我们甚至可以想象,如果国王或国丈足够有政治野心的话,还会设计一套机制,让家中无小儿的、相对安全的公民形成盯梢,积极举报那些藏匿自家孩童的家庭,或是严厉制裁那些不服从者,让他们因为恐惧,对内、对外都闭嘴:“长老莫管他,莫问他,也莫理他、说他。请安置,明早走路。”这种严酷的社会氛围和经济上的繁荣是完全不冲突的。或许正是这种压抑的氛围,更促进了那些酒楼歌馆,彩铺茶房的繁荣。毕竟,选择让自己漠视或信奉一种不能细想的恶,就得找到其他的价值(哪怕是虚无主义)来弥补自己。

北小介(80后):杨老师导读里说到了统治者的权力与庶民的权力,这是非常有见地的解读。我想说的是,我们要盯住妖鹿化成的这个国师。统治者的权力需要被约束,被引导,良性地使用。而一旦权力被恶所左右与把持,而权力的拥有者还一味的纵容,这将造成巨大的灾难。古代一直有清君侧一说,当普通百姓都发觉君主的权力被恶所控制时,反抗也许是唯一的方式了。

anna何向焱:在《西游记》第七十八回里,白鹿精变成的比丘国国丈和国王之间的对话可以说明唐僧肉的药效。“那东土差去取经的和尚,我观他器宇清净,容颜齐整,乃是个十世修行的真体。自幼为僧,元阳未泄,比那小儿更强万倍,若得他的心肝煎汤,服我的仙药,足保万年之寿。”《西游记》里一直贯穿的五行、炼丹等道教内容,和明朝皇帝们推崇道教不无关系,据说嘉靖帝“二十年只为修道而不理朝政”。而修道的主要目标就是成神成仙长生不老。妖怪吃人,莫非是讽刺现实里从上到下修道炼丹的人们的荒谬?尤其是以皇帝为主的官僚阶层的痴迷,导致朝政荒废,民生不勤,国力虚弱。考古发现,在先秦时代,古代帝王为了羽化成仙,让“灵魂纯净”的童男童女殉葬,这不就是菩萨的宠物金鱼精干的事吗!

依人Elza(80后):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比丘国王要治病,管它药引是名童男心肝,还是西天取经唐三臧的心肝,在国王看来无甚分别,都是“人牲”。哪怕这暴君昏庸无道,这病是因美色掏空了身子的虚病,最后仍然能吃火枣得长寿,就是这么豪横,就是这么特权——而特权阶级的这种行事作风,古今中外概莫如是。想那汉武帝时期东征西讨,后世对其评说都是正面居多,但对当时的百姓来说,却是生在水深火热中。打仗,打的是人,打的是钱,毕竟大战将起粮草先行。钱和人从哪儿来?唯百姓尔。苛捐杂税收了一轮又一轮,连刚出生的婴儿都要榨干净了才肯罢休——接生婆云,“你家婆姨生了个儿子,快去见他最后一面罢。”何也?人丁税交不起,唯有生下来就掐/溺死……

梅子林:看到早叔讲到无权者的权力,传播舆论这一点,让人心惊。多少无权者就这样敢怒不敢言的苟且偷生着,固然可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是生命似乎是他们唯一的战壕。若能在有生之年得解脱,也不枉忍辱偷生的这许多年。但若世世代代如此,逐渐忘记生活的本来面貌,该是何等的悲哀。

六:国王要小儿心肝做药引,和鲁迅先生笔下吃人血馒头的老百姓没有本质差别,都是又蠢又坏。因为蠢,所以坏。但是如果国王不那么蠢,有一些医疗知识,他会变得不坏吗?恐怕未必,说不定换上更可怕的折磨百姓求长生的法门。

哆啦A梦:本回之中的比丘国国王竟然要杀害一千多名小孩,想来真是残忍无比。在吴承恩生活的年代,这却不仅仅是个故事,而是血淋淋的现实。当时的万历皇帝,也是从全国各地搜罗秘方,炼制丹药。他曾经让福建的百姓进献小孩儿的大脑来服用,又让孙太公杀害小孩,用他们的器官配制媚药。

High:比丘国的国王信了鹿精伪装的老道的说法,想要千年不老把比丘国变成了小子国。长生不老是生命体的终极追求,秦始皇求不老药,“万岁”流传后世。孙悟空惧怕死亡,西游的故事开篇。吃丹药、吃蟠桃、吃人参果、吃唐僧肉、吃人心肝为药引的药,好像悟空之外的长生之法都是吃啊!为僧向佛能不死吗,这是灵魂拷问,唐僧也辩不明啊!现实世界充满着国王这样无视他人生命的人,药水泡菜的菜农、贪得无厌的官员、崇尚形式的教育者……

Annetta:比如比丘国王吃心肝,灭法国王杀和尚,仙佛还送了几颗火枣延寿赐福,在今人看来可能不甚合理,但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去阐释背后的合理性呢?既然这些文本是当时民间流传的神怪志趣段子,里面宣扬的和能引起平民百姓们共鸣、传播广泛的,还是敬畏神仙、敬畏佛法、敬畏天子。所以想吃心肝,被美色所蛊惑的皇帝,可以不受惩戒;作威作福的离圈神兽可以重返公职岗位。唐僧师徒四人只能杀妖,不能杀人,也不能无视王法。这就能解释了一切我们现在看来不甚合理的路数。

宇宙恒星:比丘国王要用名小男孩的心肝做药引子,很残忍也有些荒诞。统治者或统治阶级为一已私利,鱼肉百姓的残酷现实,从来就不曾中断。比丘国王最后还得到寿星给三个枣儿,得以长生。这是作者或很多人可悲认知的必然结果,统治者干坏事,似乎又总是受坏人蒙蔽,统治者本身是好的。统治者不作恶了,还要感谢他的恩德,祈望他万岁。人伦关系:父子与父女

凤梨:父亲、儿子、干女儿看到有朋友吐槽李天王之前都帮了悟空那么多回了,怎么无缘无故想起闹天宫时候结的梁子,怀恨起来了,是不是作者写故事的顺序有问题。从成书角度很有可能,最后整理排序的时候这段故事排晚了。但从写作和读书的角度来看,又有其他可能,特别是今天这两回并置,尤其不能不引人遐想。其实比丘国和无底洞,都涉及两组人伦关系,一是父亲和儿子,在比丘国是被献祭的男童和他们不在场的父亲;在无底洞故事里是李天王和哪咤。父子关系在《西游记》里都挺微妙,无论是我们前番分析的牛魔王和红孩儿,还是更早的杨家老人和强盗儿子,原本李天王和哪吒是“上阵父子兵”的楷模,结果这一回里作者有意揭开了一段父子兵的裂隙(天王托塔,为防哪吒)。更有意思的是这组父子裂隙又是因干女儿问题引出来的,倒不是我多心,但比丘国国师和他干女儿(美人)确实有瓜:“只见那老怪怀中搂着个美女,喘嘘嘘的,正讲比丘国事……”(如果悟空发条微博,“喘嘘嘘”肯定上热搜,段子手批量产出同款爆梗)以至于天王这一场的慌乱、对儿子的疑神疑鬼、对悟空的不正常反应,都难免让人起疑。天王的瓜没有实锤,但通过哪吒的回忆,不难发现如来在这里起了很大的作用:三百年前成怪,在灵山偷食了如来的香花宝烛,如来差我父子天兵,将他拿住。拿住时,只该打死,如来吩咐道,积水养鱼终不钓,深山喂鹿望长生,当时饶了他性命。积此恩念,拜父王为父,拜孩儿为兄,在下方供设牌位,侍奉香火。这段故事也挺有意思,我们先不管李天王原型本身是佛教护法这回事,在《西游》世界里,他在行政上是隶属天庭玉帝管辖的,按道理应该听玉帝派遣降妖,现在如来让他做事(D政分离?),而且降妖就降妖,又不许打杀,就放她在下界,相当于卖了个人情给李靖父子,李靖当时肯定也挺懵的,但也没当回事,莫名其妙多了个干女儿。明代·托塔天王铜像我估计李靖父子现在才回过神来,是着了如来的道,成了这盘西天取经大棋的一部分。最妙的是故事结尾,八戒、沙僧都嚷嚷着要打死这只老鼠精,结果李天王拦着不让,理由是玉帝降旨要拿,得押回去复命:沙僧八戒只是要碎剐那老精,天王道:“他是奉玉旨拿的,轻易不得。我们还要去回旨哩。”但李天王明明是先带兵集结,后请示玉帝,而且玉帝也没说要抓回来,下的命令是不追究李天王被告的假妖摄陷人口一案,人家压根儿没提什么老鼠不老鼠的:天王点起本部天兵,径出南天门外。金星与行者回见玉帝道:“陷唐僧者,乃金鼻白毛老鼠成精,假设天王父子牌位。天王知之,已点兵收怪去了,望天尊赦罪。”玉帝已知此情,降天恩免究。行者即返云光,到南天门外,见天王、太子,布列天兵等候。玉帝不在意,天王可在意,这要是打死了,就算玉帝免究,以后说起来也是跳进黄河洗不清了。

从从容容:七十八、七十九两回说的是寿星的坐骑趁他下棋的功夫下届为妖,蛊惑国王用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男孩的心修炼千年不老药的故事。这个坐骑是一只白鹿,还带了一只白面狐狸幻化成美女魅惑国王。最后鹿回到主人身边,那只狐狸却被当场打死。那只鹿的反应看的我还有点感动。八戒将个死狐狸掼在鹿的面前道:"这可是你的女儿么?"那鹿点头幌脑,伸着嘴闻他几闻,呦呦发声,似有眷恋不舍之意,被寿星劈头扑了一掌道:"孽畜!你得命足矣,又闻他怎的?"这只鹿化作人形,变成国丈,撺掇国王挖小儿的心脏煎汤服药,看起来是个十恶不赦的大魔头,而在那只狐狸死在自己面前时,作为一只鹿的它却有怜悯之心,用嘴去闻那只狐狸,依依不舍。读到这里心里一酸。难道这白鹿也是被设计好要来出演妖怪的,偏偏寿星跟朋友下个棋的功夫就要下凡了,三年里早不挖心晚不挖心偏偏悟空来的这一天要办这事,被悟空碰上现了原形。这白鹿也是菩萨们操作的一个棋子吧。守着寿星的白鹿也许会长生不老吧,不知会不会思念那只死在自己面前,在人世间一起生活过三年的白面狐狸。第八十到八十三回,写的是老鼠精的故事。老鼠精原来是拖塔李天王的义女,哪吒的义妹。这爷俩被悟空告上天庭,天王根本想不起来有这么个女儿,被悟空抢白了一顿,恼羞成怒举刀就砍,被赶来的哪吒用斩腰剑架住,精彩的部分来了。说不了,天王轮过刀来,望行者劈头就砍。早有那三太子赶上前,将斩腰剑架住,叫道:"父王息怒。"天王大惊失色。噫!父见子以剑架刀,就当喝退,怎么返大惊失色?原来天王生此子时,他左手掌上有个"哪"字,右手掌上有个"吒"字,故名哪吒。这太子三朝儿就下海净身闯祸,踏倒水晶宫,捉住蛟龙要抽筋为绦子。天王知道,恐生后患,欲杀之。哪吒奋怒,将刀在手,割肉还母,剔骨还父,还了父精母血,一点灵魂,径到西方极乐世界告佛。佛正与众菩萨讲经,只闻得幢幡宝盖有人叫道:"救命!"佛慧眼一看,知是哪吒之魂,即将碧藕为骨,荷叶为衣,念动起死回生真言,哪吒遂得了性命。运用神力,法降九十六洞妖魔,神通广大,后来要杀天王,报那剔骨之仇。天王无奈,告求我佛如来。如来以和为尚,赐他一座玲珑剔透舍利子如意黄金宝塔,那塔上层层有佛,艳艳光明。唤哪吒以佛为父,解释了冤仇。所以称为托塔李天王者,此也。今日因闲在家,未曾托着那塔,恐哪吒有报仇之意,故吓个大惊失色。却即回手,向塔座上取了黄金宝塔,托在手间问哪吒道:"孩儿,你以剑架住我刀,有何话说?"这一段介绍了哪吒父子的恩怨情仇,如果作者不加这段,直接让天王问哪吒“孩儿,你以剑架住我刀,有何话说?”其实也无伤大雅,加了这段介绍有意思的很。虽然没有直接写天王的内心活动,见儿子拿剑,大惊失色立马把塔拿在手里才敢问儿子话的画面想想挺搞笑。这天王平时总担心儿子会报仇,所以总是塔不离手。这对父子之间的剑拔弩张,跟昨天我所写的如来供奉孔雀为生母,这纲常伦理,好像反了呢。天王因担心儿子闯祸就想杀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子不教父之过,担心闯祸不更应该好好教育么,怎么就“欲杀之”,还不如寿星那个坐骑白鹿。不能多念几遍“亲生的亲生的亲生的”?如果担心孩子闯祸就杀了,这世间就都是好孩子么?这塔能镇住哪吒不杀自己,能镇得住自己心里的“恐怖心”么?

DoraWu(新五年级):托塔李天王和哪吒之间的关系很微妙啊,感觉李天王一直在防着哪吒。托的那座塔,是不是就是为了防着哪吒的?

放松(12岁):托塔李天王就因为儿子杀了龙子,自己畏罪,而要杀了儿子,说好的父子情深呢?和《哪吒》这部电影里的天王差太多了,影片中的天王为了儿子,甘愿自己遭雷劈,而在西游记中……不仅仅是处于疑惑状态,甚至有时还会拖着金塔,明显是疑心太重!

红不让:不要作比丘国的孩子,父母都是些怯懦的人,不要做李天王的孩子,他会把你交给别人处置。明天共读继续27天《西游记》共读计划

一、共读宗旨:

本次共读旨在建立模式,增加互动,共读讨论内容可大可小,长短不限,细大不拘,从主题到人物,到情节,到名物,词汇,均可讨论,目标是聚众创新;共读者可在当日范围内选读、跳读,觉得不好玩读不下去的尽可略过。

二、共读书目:

版本以人民文学版《西游记》为准,将《西游记》分为27段,每日一段;

西

作者:吴承恩

校注:黄肃秋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年:-8

三、共读时间:

8月7日—9月2日;

四、领读者:

杨早凤梨

五、参与方式:

1.加小助手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bomw.com/kjscys/1466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