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去哪里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颈椎病的主要症状 1.头颈活动受限,闭眼时向左右旋转头颈,引起偏头痛或眩晕。 2.活动时有疼痛。 3.颈部有僵直。 4.伴有手肩臂感觉异常疼痛(皮肤过敏、蚁走感、手指发热、发冷等)。手指无力。 5.由于颅内供血不促可引起脑后部缺血而表现一系列头部症状,如偏头痛、视力障碍、耳鸣、听力减退等。 6.有椎管狭窄者可在低头时突然引起全身麻木,或有过电样的感觉。 颈椎病的十大级别 1级:脖子酸痛、僵硬(建议抬头看看天花板,脖子后面是否有感觉) 2级:脖子、肩膀、后背酸痛,僵硬、面色晦暗 3级:有倦容、抵抗力差、易过敏、易留色素印、长斑 4级:胳膊不得劲,疼痛,麻木(从这医院了) 5级:面部光泽、肤色不均、皮肤松弛与实际年龄不符 6级:经常睡觉落枕(落枕是一种轻型颈椎病) 7级:走路发飘,跑偏、写字不稳(从这级开始要做手术了) 8级:走路像踩在棉花上,一脚深、一脚浅…… 9级:小便、大便、性功能出现难言之隐(从这级开始做手术效果也不好了) 10级:下不了床(从这级开始可能做手术风险就很大了) 提示: 1级—3级:请做好预防,有机会可以做做肩颈调理,以免严重的时候后悔莫及! 4级—6级:生活质量已经严重下降,再不调理肩颈,医院了! 7级—8级:再做调理已经没什么用,只能等着动刀子了! 9级—10级:已经失去正常的生活自理能力了…… 肩颈部手法基本流程 1.放松阶段 在放松阶段,我们会采用科学、系统的放松手法帮助体验者疏通经络,整个放松阶段,大约需要两分钟。 放松阶段第一步,让体验者坐正。 放松阶段第二步,我们在体验者的肩部和颈椎部分别做轻缓柔和的滚法和拿法。 放松阶段第三步,采用掌根揉法按摩体验者后背部的膀胱经区域,在按摩的过程中,需要同时寻找1-3个痛点。 (放松阶段的主要目的是让体验者的肌肉放松柔软,以增强机体对九清温通有效成分的吸收。) 2.涂抹阶段 在涂抹阶段,我们会采用复合手法在相应部位涂抹九清温通并加以按摩,整个涂抹阶段大约需要15分钟。 涂抹阶段第一步,在后枕部、颈椎、后背和痛点上涂抹九清温通按摩膏,用掌根揉法以按摩膏为中心向四周均匀抹开,并按揉肩颈部肌肉,持续2分钟左右。 涂抹阶段第二步,用指节推法梳理后枕区域,由枕外隆突的水平线向下刮抹至后发际处,并由头项一侧推向另一侧,重复10遍。(由于后枕区域是肩颈部绝大部分肌肉的起点,当肌肉疲劳时,后枕区域会首先产生劳损进而出现疼痛,因此梳理后枕区域的经络尤为关键。) 涂抹阶段第三步,用指节推法梳理颈椎两侧肌肉,从后发际向下刮抹至肩部,每侧重复20遍。(现代很多人由于长期低头伏案工作或者玩手机会引起颈椎的变形和肌肉疲劳,这样做可以有效地改善颈椎的血液循环,防止肌肉劳损。) 涂抹阶段第四步,用指节推法梳理背部肌肉,依次操作于两侧肩颈部的膀胱经区域、冈上窝区域、冈下窝区域。梳理膀胱经时,从大椎穴附近开始缓慢向下推抹至第七胸椎,重复20遍。(膀胱经是人体最重要的排毒通道,梳理膀胱经不但可以改善肩颈部疼痛,还可以起到排出毒素的作用。)梳理冈上窝区域时,从尖峰端推抹至大椎穴附近,或从大椎穴附近推向肩峰端,重复20遍。(现代人由于长时间低头工作,会引起冈上窝这个部位的劳损,这样做可以有效地解决由于劳损出现的疼痛。)梳理冈下窝区域时,从肩关节处推抹至肩胛骨内侧缘,重复20遍。(该区域属于小肠经的循行位置,按摩小肠经可以改善肩颈和颈椎的各种疾病,并能起到促进大脑血液供应的作用。) 涂抹阶段第五步,用指节推法沉着、缓慢、有力地推抹背部两侧的夹脊线和肩胛骨内侧缘线,每条线重复10遍。(梳理这两条体位线是打通后背经络的关键。) 涂抹阶段第六步,用掌根推法梳理脊柱及两侧的肌肉组织,先从上到下推抹脊柱后正中线,然后逐步向外移动至肩外侧,重复10遍。 涂抹阶段第七步,弹拨并点按压痛点,每处弹拨20次并点按20秒。(人体之所以会疼痛,是因为气血瘀滞在局部成为痛点,所以要在这里对痛点加以刺激来疏通气血。) 3.照射阶段 在照射阶段中我们要借助烤灯照射涂抹区域,注意保持烤灯与皮肤之间的距离,以免烫伤。 整个照射阶段大约持续30分钟。 30分钟后使用热毛巾或纸巾蘸热水擦净皮肤上残留的按摩膏,再用干毛巾拭干皮肤上的水分。 4.舒缓阶段 在舒缓阶段,我们会采用舒缓手法按摩相应部位,整个舒缓阶段,大约需要3分钟。 舒缓阶段第一步,点按或按揉风池、风府、大椎、肩井、曲垣、天宗、肺俞、心俞、膈俞,每穴操作20秒。(穴位是疾病的反应点和治疗的刺激点,所以我们可以借助穴位的功能起到疏经通络、改善疼痛的作用。) 舒缓阶段第二步,用捶法和拍法舒缓肩背部的肌肉30秒。 肩颈部常用穴位详解 用于改善肩颈疼痛的常用穴位共9个,分别是风府、风池、大椎、肩井、曲垣、天宗、肺俞、心俞、膈俞。 风府,位于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突下缘,双侧斜方肌之间凹陷处。取穴时可将手指置于枕外隆突凸起处,然后垂直向下移动至后发际直上1寸处即是本穴。 风池,位于颈后部,斜方肌与胸锁乳突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取穴时可先将手指置于后发际的中点,然后水平向外侧移动至凹陷处即是本穴。 大椎,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取穴时应令体验者头部稍低,使第7颈椎棘突突起于皮肤,本穴即在棘突最高点下方的凹陷处。 肩井,位于大椎穴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取穴时可将一手手指置于大椎穴,另一手手指置于肩峰端,两指间连线的中点即是本穴。 曲垣,位于肩胛冈内上缘凹陷处。取穴时可先将手指触及肩胛冈的内侧缘,然后向上移动至凹陷处,即是本穴。 天宗,位于冈下窝的中点处。取穴时,可先将一手拇指置于肩胛冈外侧缘处,食指置于肩胛冈内侧缘处,另一手食指置于肩胛下角处,此时形成了一个三角形,三角形的最中心即是本穴。 肺俞,位于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处,旁开1.5寸。取穴时可先将手指置于大椎穴处,然后向下移动3寸,再向外平移1.5寸,即是本穴。 心俞,位于第5胸椎棘突下凹陷处,旁开1.5寸。取穴时可先将手指置于肺俞穴处,然后垂直向下移动2寸,即是本穴。 膈俞,位于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处,旁开1.5寸。取穴时可先将手指置于肩胛骨下角,然后水平移动至距后正中线1.5寸处,即是本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