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叮叮噹朗读音频 文 王敏(副主任医师) 生活中,有这样一类腰腿痛患者:他们一般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常先有慢性腰痛史,有的病史可达十余年。 患者常常行走数十米或数百米后出现下肢酸胀,麻木及无力加重,需蹲坐休息,待上述症状缓解后,方可继续行走。但行走不远,又出现类似腰腿痛症状,病情持续加重,终致步态不稳,无法行走。 严重患者还伴有小便困难,大便秘结。另外一种现象是,骑自行车时,这类患者的腰腿痛会“感觉好很多”。部分患者能骑车几千米而没一点症状,所以他们常借助手推车、自行车或电瓶车来代替步行。 这些患者往往以为自己是一般的腰腿痛或腰椎间盘突出症,或认为是人体自然衰老的结果,医院诊治。 随着诊状加重,他们不得不去骨科检查。结果被发现这并非普通的腰腿痛或腰椎间盘突出症,而是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退变所致 腰椎管狭窄症是引起慢性腰腿痛的最常见原因之一,4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的发病率高。 但它并没有像椎间盘突出症那样被人们所认识与重视,且此病的治疗方法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大区别,导致许多患者得不到正确治疗而长期被此病困扰。 腰椎由前方的椎体和后方的椎弓两部分构成。椎体后缘与椎弓围成的椎管容纳硬膜囊、马尾及神经根。 在正常情况下,腰椎管的容积明显比硬膜囊及神经根的体积大,有足够的缓冲余地,使脊髓神经在人体休息及活动时不受任何压迫,保证了中枢神经系统的安全。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椎间盘首先发生退变,椎间隙高度下降,异常活动增加,继发椎体后缘骨赘增生。 后方的关节突关节因承受过多负荷出现退变增生、黄韧带退化肥厚,部分患者还可出现椎板肥厚。组成椎管的四壁异常增厚,椎管容积急剧减少,最终导致其中的马尾及神经根受到卡压,出现神经压迫症状。 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为什么骑车时腰痛会减轻呢? 因为骑车时患者的腰部自然保持弯曲位,腰椎管略有扩大,马尾及神经根受到的卡压减轻,所以腰痛也减轻了。 相反地,向后伸腰则减少了腰椎管的空间,挤压了脊柱周围神经,疼痛的感觉就会越发明显。“骑车能行十里,走路寸步难移”是此病的一个显著特点。 轻症患者:首先采取保守治疗 一般来说,腰腿痛明显的话,只要做一个MR(核磁共振)或CT检查就可以作出诊断。 在临床上,对于病情并不严重的患者,首先会采取保守治疗(非手术治疗),其目的就是缓解症状。 通过口服止痛药,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降低疼痛。同时也会使用一些营养神经类药物,让椎管附近的神经得到保护。另外,热疗也可以减轻炎症反应和神经周围的水肿。 在保守治疗中,患者不宜进行腰部推拿。因为,患者的椎管本已狭窄,脊髓神经被卡压在骨椎管内,重力推拿可能会引起下肢瘫痪,大小便失禁。可见,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有较大区别的。 重症患者:手术是唯一有效方法 已有腰椎马尾及神经根持续压迫且病情严重的患者,手术治疗是唯一行之有效的方法。 手术的目的是解除压迫马尾及神经根的一切因素,包括摘除突出的椎间盘髓核组织,切除肥厚的黄韧带及增生的关节突关节,扩大椎管腔,重新恢复椎管的通畅,使马尾及神经根得到彻底减压。 赞赏 长按北京治疗白癜风特色医院白癜风治疗的有效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