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传播能力较强,已经明确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气溶胶和消化道的传播途径还有待明确。以预防飞沫传播来看,佩戴口罩是能够起到一定的预防效果的,但是至于与感染者短暂聊天,被感染的几率大不大?因为这是一个概率的问题,所以不能给出准确的答案,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口罩的类型 首先要看佩戴口罩的类型,目前国家推荐佩戴的口罩主要有普通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防护口罩。从口罩的防护性能来看,最好是医用防护口罩,主要用于医务人员在发热门诊或诊疗新冠肺炎患者时佩戴。 普通医用口罩防护性能一般,只适用于普通群众没有接触新冠感染患者的情况下日常佩戴。从以上问题来分析,其情形已经属于与新冠感染患者亲密接触了,哪怕只是短暂聊天,那么按照防护要求是需要佩戴医用防护口罩的,这样被感染的几率会相对小一点,但如果只是佩戴普通医用口罩,那么被感染的几率就大了。 病毒可能通过其他途径传播 其次,病毒还有可能透过眼结膜传播的。与感染者短暂聊天,虽然双方都佩戴了口罩,感染者的飞沫或者接触者被污染的双手没有及时清洗,都有可能使病毒通过眼结膜传播造成感染,这也是为何医务人员在诊治新冠肺炎患者时还需要佩戴护目镜的原因,如果没有佩戴护目镜也会增加被传染的几率。 与感染者的接触距离 一个人无论说话咳嗽打喷嚏,其半径1.5米范围内无疑是飞沫最密集的,所以专家建议无论是否佩戴口罩,与人聊天都最好要保持至少1.5米的距离,避免近距离接触,距离越近,被传染的几率也就越大。 所以,即使佩戴了口罩,也不能保证%不会被传染的。当然,由于潜伏期或者无症状感染者都可以成为传染源,如果确定自己曾经与感染者接触,哪怕只是短暂聊天且佩戴了口罩,为了避免病毒再次传播,都需要先进行隔离观察,有条件的可以进行核酸检测,以确认自己是否被新冠病毒感染。至于被传染后是否会发病要视乎患者的免疫力,年轻且免疫力好的人也不一定会发病的。专家介绍 宋展昭:院长、骨科首席专家、骨科专业学科带头人。 历任解放军医院骨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海军、济南军区骨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市骨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著书3部,论文40多篇,获多项科技进步奖和成果奖。从事骨科医疗专业近40年,具有深厚渊博的专业理论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高超的技术。擅长颈椎、脊柱、椎间盘、椎管狭窄、骨盆、四肢骨及关节置换等复杂疑难病症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手术以“高、精、快”著称。是海军、济南军区、山东半岛和青岛市著名的骨科专家。 林彬:手外科资深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原医院手外科中心创始人之一,手外科资深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创造了世界数个第一:第一例双手断掌再植、第一例双足趾吻合指动脉移植再造手拇指、第一例指间关节与半关节移植、第一例血管套肌腱移植防黏连等手术。理论渊博、经验丰富、技术全面,擅长手足外伤、断指再植、畸形矫治、神经损伤功能重建、颈肩腰腿痛治疗等。为军内外培养了大批手外科、显微外科专业人才。获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10多项,著书多部,发表论文60多篇。 黄金林:副主任医师、外科大主任 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医院胸心外科副主任,ICU主任。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从事外科临床工作40余年。对胃肠道疾病、胆囊疾病、甲状腺疾病、乳腺疾病、大隐静脉曲张、疝气、阑尾及胸心外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国内外发表论文40余篇,参著3部。获军队科技进步奖9项。曾任青岛市危重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海军急救委员会委员。 马建华:放射科主任、医学影像专家 历任解放军医院放射科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 从事放射检查诊断专业工作30多年,熟练掌握CT、MRI、DR、CR等放射检查诊断技术,临床经验非常丰富。获奖多项,发表论文20多篇。 刘恩生门诊部主任院长助理 山东烟台人,年12月入伍,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海军军医学校临床专业,年至年就读于第二军医大学卫生勤务管理专业。历任卫生员、医师、主治医师、海军某基地门诊部主任、卫生科长、海军招飞体检专家组成员、海军航保部潜水医学专家组成员。曾多次至第二军医大学、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医院进修高压氧、B超、心电图等专业,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多家杂志发表论文十余篇,有着丰富的临床管理、卫生防疫经验,擅长呼吸道、消化道、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诊治。 兰心恩五官科主任 原医院五官科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副主任医师。医科大学毕业后从事五官科、眼科工作五十多年,技术精湛、医德高尚深得患者好评,取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次,省级奖多项、发表论文多篇,擅长治疗各种耳鼻喉及眼科疾病,及各种矫形的矫治,尤其擅长治疗耳聋以及各种鼻炎疾病。 宁岗:主治医师,医院进修肿瘤外科 从事临床工作40多年,对普外科疾病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开展甲状腺、乳腺、胃肠肿瘤、胆道取石及胆囊摘除等各种普外科手术。对面神经麻痹的治疗有独到之处。发表论文6篇,参与编写《临床疾病分析与检测应用》一书,被聘为《肿瘤与临床诊断治疗应用》一书副主编。 张忠良中医世家理疗正骨专家 自小熏陶耳闻目睹熟读医书,从医30多年对祖先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颇有研究,对风湿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疾病得到祖上的真传,颇有造诣。同时,继承和发扬了祖传正骨手法,对突发性颈椎病,落枕,胸椎,肩疼痛岔气,急性腰扭伤,柔性正骨立即见效,手到病除,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中医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杜吉俊中医科主任 主治中医师,毕业于山东省中医药学校,医院进修,从事中医工作40余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于常见多发病有着精湛的治疗经验。 主要治疗: 胸阳不宣(冠心病) 体寒痛经、月经不调 肝胆湿热(胆囊炎、胆结石、肾结石等) 风湿类(关节炎) 气血不足、失眠多梦 鼻炎(鼻腔粘膜炎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bomw.com/kjscyf/1122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