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多长时间治疗白癜风好 http://m.39.net/pf/a_4540729.html
文章作者

蒋超,马建军,范顺武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医院摘要

OLIF技术近年来应用于脊柱退行性侧弯、节段不稳、轻中度滑移、腰椎管狭窄症等病例中,并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其技术特点是经腰大肌前缘和血管间隙入路,去除退变的椎间盘组织,恢复椎间隙高度和生理弧度,有效缓解硬脊膜和神经根压迫。

OLIF手术在腰椎疾患的患者中应用适应症越来越广泛,但同样面临各种陷阱和挑战。OLIF技术并非万能,错误应用OLIF会导致手术的失败。椎管狭窄是临床常见的腰椎退行性病变,但并非每一种退变性椎管狭窄都适应应用OLIF技术治疗。本文将介绍退变性椎管狭窄的发病机制、间接减压的原理、OLIF治疗椎管狭窄的陷阱、OLIF治疗椎管狭窄的适应征等要点,让大家进一步掌握OLIF技术在椎管狭窄治疗中的应用。腰椎管狭窄症是指腰椎中央管、侧隐窝和/或椎间孔有效容积变小,导致神经和血管受压引起的以间歇性跛行为主要特征的一系列症候群。一、退变性椎管狭窄的发病机制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是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

椎间盘退变膨突;

椎间隙塌陷或伴不稳;

关节突关节应力增加、退变增生导致黄韧带皱褶。

上述多种因素共同导致了相应节段椎管有效容积的下降,从而出现脊髓和或神经根受压,导致相应的临床表现。二、OLIF间接减压的原理

O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间接减压的原理主要包括:

椎间隙撑开

后纵韧带紧缩膨突椎间盘回(图1)。

黄韧带紧缩回纳(图1)。

图1,椎间隙撑开后,后纵韧带和黄韧带紧缩,扩大了椎管(PLL后纵韧带,LF黄韧带)

椎管高度增加,神经根管扩大(图2)。

图2,椎管高度增加后,神经根管明显扩大

椎体滑脱复位(图3)。

图3,L4椎体复位后,后方的椎管狭窄明显改善

椎间稳定

腰椎的不稳定,会动态压迫硬膜囊(图4、图5)。

OLIF术后椎体融合稳定腰椎。

图4,腰椎不稳引起的椎管狭窄

图5,腰椎过伸时椎管变窄

三、四大陷阱及原因

椎间隙无法有效撑开:包括术前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无明显降低;后方关节突融合;其他导致椎间隙无法撑开的原因。我们通过以下病例,加深理解。

病例1

69岁男性患者,腰痛3年,加重伴双下肢酸胀1年。

术前影像学提示L4椎体滑移伴L4/5不稳,行OLIF术后腰痛改善,但仍然存在下肢神经根性症状。如图4、图5所示。

究其原因患者术前病变节段无明显狭窄,OLIF手术无法进一步撑开椎间隙,无法获得有效间接减压效果。

图4,术前椎间隙无狭窄,术后椎间隙高度无明显变化

图5,术前术后椎管面积无明显变化

术后cage沉降:包括骨质疏松;术中终板损伤等原因。

病例岁女性,腰痛伴右下肢疼痛麻木2年。查体双侧椎旁肌轻压痛,余无殊。术前腰椎骨密度:T=-1.8。术前影像学提示L4/5椎管中度狭窄。(图6-8)

图6,X线提示L4椎体I°滑脱,腰椎不稳

图7,CT提示L4/5水平椎管狭窄

图8,MRI提示L4/5水平椎管狭窄

选择Stand-aloneOLIF(L4/5)治疗。术后第二天查X线提示:cage在位,椎间隙高度较术前明显增加(图9)。

图9,X线提示cage在位,椎间隙高度较术前明显增加

术后10天患者下地时突发腰痛,休息后缓解未在意,术后三月复查发现cage沉降(图10)。

图10,术后3个月查X线及CT提示cage沉降

遂予后路内固定(图11)。

图11,后路内固定后X

骨性狭窄:椎间盘突出伴明显钙化;后方黄韧带增厚伴钙化;关节突关节显著增生等。

椎间孔极外侧区狭窄。

四、适应症把握和病例选择病因:选择退变性的椎管狭窄病例(图12)。

图12,椎管狭窄的分类

狭窄部位上:选择椎管中央及侧方,椎管侧方包括关节下区、椎间孔区(图13)。

图13,椎管狭窄的部位

导致狭窄的因素上:非骨性压迫、非占位性压迫(包括髄核脱出)。

根据狭窄程度:选择轻中度狭窄患者(A-C级),狭窄程度分级见图14。

图14,椎管狭窄程度分级

五、思考与小结

思考

根据间接减压原理,需要考虑:

患者病变节段可否有效撑开(排除塌陷问题:骨质疏松、终板损伤)。

是否存在节段不稳,动态狭窄(OLIF可以稳定病变节段,改善狭窄)。

小结

OLIF间接减压的两大要点:椎间隙高度和椎间稳定。

OLIF优势:入路安全、保留正常结构;间接减压更有效。

严格把握适应症和选择合适病例非常重要!适应症包括:保守治疗无效的、无骨质疏松和术中终板损伤的、能进行椎间隙高度有效撑开、滑移复位或存在动态压迫的、非骨性和占位性压迫的、非椎间孔外区的、轻中度、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END-作者简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bomw.com/kjsczz/1134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