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4/5是脊柱各节段中最容易发生椎间盘突出的部位。7月13日,医院疼痛科借助微创手术——椎间孔镜技术度减压,治愈一例L4/5椎间盘突出的患者。

病情介绍

患者:

65岁,穆阿姨,汪家寨镇吴家寨村村民

主诉:

  腰臀痛3+年,加重5月。

病史:

1、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臀部疼痛,呈间歇性酸胀痛,无间歇性跛行,无双下肢麻木。

2、患者就诊后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给予保守治疗,症状可适度缓解。

3、患者病情反复,呈现进行性加重。

4、患者于5个月前,腰臀痛症状出现明显加重,口服止疼药,病情持续加重。

5、患者为进一步诊疗,前来医院疼痛科就诊。

诊断:

医院疼痛科医生结合患者病史、体征、症状及影像资料,确诊为L4/5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建议手术治疗。

释疑:

L4/5为什么容易发生椎间盘突出?

一、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是其根本原因,因为腰椎间盘在脊柱的运动和负荷中承受巨大的应力,随着年龄的增大,椎间盘髓核内含水量逐渐下降,导致髓核的弹性减弱,纤维环破裂,出现间盘突出。

二、损伤:积累性损伤是椎间盘退变的主要原因,反复的弯腰扭曲等动作最易引起椎间盘损伤。

三、妊娠:妊娠期间整个人的系统处于松弛状态,而腰骶部又承受比平时更大的应力,增加椎间盘突出的风险。

四、遗传因素:有色人种本病的发生率较低。

五、发育异常:有腰椎骶化、骶椎腰化和关节突不对称等先天发育异常,容易出现椎间盘的损害,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

治疗:

医院团体讨论认为:患者手术指征明确,无明显手术禁忌,完善术前各项检查后建议尽快行手术治疗。

手术:

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

术中:

在C型臂定位下,选择症状一侧后外侧入路,进行神经根度范围松解,不但解除腹侧的髓核压迫,还能解除背侧黄韧带的挤压!!对神经根彻底松解,镜下可观察神经根搏动情况,有限探查,避免遗漏!!较传统的椎间孔镜技术又有了新的优势和提高!!而且该手术切口很小,不足1公分,在完成椎间盘摘除的同时也完成了椎管狭窄度的减压,对患者的骨结构、肌肉破坏小,出血量少,不影响腰椎的稳定性,而且费用低。

患者腰腿痛症状缓解明显,没有出现明显不适,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床行走。

小贴士:

椎间孔镜技术是在经皮椎间盘自动切吸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是真正意义上的脊柱内窥镜系统,其技术优势如下:

微创

皮肤切口仅7mm;通过侧方入路到达目标区域,避免传统后路手术对椎管和神经的干扰;不咬除椎板,不破坏椎旁肌肉和韧带,对脊柱稳定性无影响。

适应症

能处理大部分椎间盘突出,部分椎管狭窄、椎间孔狭窄等病变。

安全性高

局部麻醉,术中能与患者互动,不伤及神经和血管;基本不出血,手术视野清晰,大大降低误操作的风险。

直接

直接切除突出间盘,手术减压明确。

并发症低

创伤小,形成血栓和感染的几率低;术后不会在后方重要结构处留下瘢痕,造成椎管和神经的粘连。

康复快

术后次日可下地活动,平均3-6周恢复正常工作和体育锻炼。

患者满意度高

立即缓解疼痛,大小便自理,护理简单,口服抗生素即可。

扩展范围广

结合经皮固定技术,可利用微创方式完成脊柱滑脱与不稳的融合及固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bomw.com/kjsczz/1133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