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诊断的误区 颈肩痛的原因很多,运动损伤、长时间低头、久坐且姿势不良、受凉受风以及一些内科疾病等,颈椎病只占其中一小部分。可是,有些医院做X线、CT或核磁共振检查后,因为“颈椎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或“椎管狭窄”等,被诊断为“颈椎病”。还有些颈肩痛患者,其颈椎X线片显示有生理曲度变直、骨质增生、椎间隙狭窄等退变现象,就被诊断为“颈椎病”。 实际上,在中老年人中,60%~90%的人颈椎都会有退行性变化或“骨刺”。有骨刺、有椎间盘突出和椎管狭窄不等于就是颈椎病,只有当这些变化压迫到神经,且压迫的部位出现了损伤性炎症,刺激神经产生症状,才是患上了颈椎病。 诊断颈椎病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其一,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包括症状、体征与病史)是诊断的基础,没有临床表现的颈椎病是不存在的。其二,应当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确定进行何种影像学检查;其三,影像学检查结果能够合理解释其与临床表现和异常体征之间的因果关系。综上所述,颈椎退行性改变不等于有颈椎病。单纯依赖CT、MRI等影像学资料不能够诊断颈椎病。 颈椎病治疗的误区 人体进入中老年,颈椎退行性改变或骨刺必然出现,且年龄越大骨刺越多。我们治疗颈椎病,不是治疗骨刺,而是治疗损伤、压迫和炎症。许多人对颈椎病不了解,得知自己颈椎“长了骨刺”就开始紧张焦虑,医生若是告知“骨刺压迫了神经”,更是不知所措,四处寻医问药。殊不知,一些似医非医的投机者,声称专治颈椎骨刺或祖传秘方治疗骨刺,患者难免上当受骗,劳民伤财。 如果患上颈椎病,无须着急。医院的治疗水平、治疗经验,择优就诊。颈椎病根据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型和椎动脉型四个基本型,两种以上类型同时存在时称为混合型。大多数颈椎病,经过适当休息、颈部制动或牵引,再配合药物治疗和理疗,可以改善颈椎周围组织血液循环、减轻神经水肿、消除炎症反应,从而缓解症状。大量临床经验证实,绝大部分神经根型、交感型和椎动脉型颈椎病通过保守疗法可以缓解甚至治愈。我们从颈椎病的自然病史中观察到,脊髓型以外的各型颈椎病均有一定的自限性,即使不采取特殊治疗手段,有时患者症状也可以逐渐减轻甚至缓解。脊髓型颈椎病是各型颈椎病中最严重的类型,具有较高的致残率,而且病程越长,脊髓损害越重,疗效越差,一旦确诊,应当积极手术治疗。 推拿按摩应该慎用 颈椎病的症状是神经结构受到压迫与损伤性炎症刺激产生的。推拿或按摩难免对颈椎施加外力,有可能加重颈椎的不稳定和损伤。对脊髓型颈椎病或者因为发育性颈椎管狭窄,脊髓已接近受压状态的患者,尤其绝对禁止推拿和按摩。这类病例因推拿按摩而发生四肢瘫痪的临床报道已有不少。 颈椎保健建议 颈椎的主要作用是支持头颅,保护神经。长时间伏案操作或长时间低头端坐于一种固定姿势,例如低头看手机;或者头颈意外地做某种动作,例如坐车时睡觉突然刹车、相互打斗、推拿正骨、受风受凉等,这些情况都可能使颈椎发生某种程度的慢性劳损或急性损伤,引起颈椎病发作或者颈肩背痛。颈椎保健措施,首先是保持颈部正确姿势,颈部不能长时间处于静止地、强迫地负重姿势;其次,应注意锻炼颈项背肌肉,保持颈部适当的自主活动,还应注意颈部的保护和保暖。当出现颈项痛时,最好是卧床休息或适当限制颈椎负重,口服或外用一些消炎止痛药物,接受适宜的物理治疗或中医针灸等治疗,有利于局部炎症消退,减轻疼痛。 赞赏 长按金牌白癜风专家白癫疯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