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管注射疗法(Hiatusinjectiontherapy,HIT)是将药物经骶裂孔注入硬膜外腔,直接作用于神经根和病变局部,达到促进局部炎症物质的吸收,改善血液循环,抗炎,止痛等目的的疗法。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及膨出组织以及骨质增生、椎间孔狭窄等都对神经根机械、化学及自身免疫刺激是腰椎病的发病机制。

机械刺激是最根本的病理机制,机械、化学及自身免疫刺激所引起的无菌性炎症是产生症状的直接原因,如何有效地消除无菌炎症是治疗的关键。而骶管注射疗法被公认为是治疗腰腿痛的一种安全、快速、有效方法。

1、骶管及周围组织的解剖生理:

骶骨是一个上宽下尖的三角形,由五个骶椎骨融化而成。

骶管是骶骨中间的骨性管道。是硬膜外腔在骶骨段的延迟部分,上起第五腰椎,下至尾骨。

骶骨前面光滑平整,紧邻盆腔组织。有丰富血管、静脉丛、马尾神经、交感神经、骶丛神经、尾丛神经、阴部神经、骶孔神经、坐骨神经分布。

骶骨后面凹凸不平,紧邻皮下组织和皮肤。骶骨的中线呈一纵行骨性管道,为脊椎腔;在尾骨关节上第4、5骶骨水平中线处有一裂口叫“骶裂孔”。

2、药物选择:

局麻药类

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罗哌卡因

激素类

地塞米松、曲安奈德、醋酸可的松

B族维生素

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B12

其它药物

三磷酸腺苷等

3、操作步骤:

穿刺定位时让病人俯卧或侧卧位,下腹垫枕臀部抬高,以左手中指尖触及尾骨顶端沿骶骨中线向上触压,在距尾骨顶端4~8cm处可触及一凹陷,其上两侧方各有一豆状突起的"骶角",两骶角之间即为骶裂孔。常规消毒铺洞巾,用导管针穿刺骶裂孔与皮肤呈30~45°进针2~3cm,留置导管回抽无血液及脑脊液,注液无阻力后,即可注全部混合药液。

4、作用机理

药物经骶管进入硬膜外腔,可阻断疼痛的传导通路,解除病变部位的肌挛缩及血管收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物质的吸收,从而起到消除炎症,解除疼痛的目的。此外,当注入硬膜外腔时形成一定的压力,可使突出的椎间盘与受压的神经根产生钝性分离,起到液体剥离的作用。药物在硬膜外腔中扩散,主要受药物容量、硬膜外腔容积和注药速度等因素影响。它在硬膜外间隙中向头部扩散力很强,所以只要注入达骶管容量(25~30ml)的药液时,药物就可以向上扩散到发病部位的神经根和脊髓。

  

值得注意的是,凝血异常、骶部畸形、穿刺部位感染、接受抗凝治疗者、腰椎粉碎性骨折及椎管狭窄者不适宜行骶管注射。另外,神经根严重受压者、反复保守治疗无效者对骶管注射效果一般。性骨折及椎管狭窄者不适宜行骶管注射。另外,神经根严重受压者、反复保守治疗无效者对骶管注射效果一般。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北京白癜风治疗用什么药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bomw.com/kjscby/192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