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骨科疾病的治疗和预防——访著名骨科专家温建民本刊记者徐梦铭实习生张巍仑记者:感谢温主任在百忙中接受采访。想请您就常见骨科疾病的治疗和预防进行科普。您是微创技术与手法结合治疗拇趾外翻及相关畸形方面的专家,该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请问您是如何发明运用微创技术治疗拇趾外翻及相关畸形的?温建民:拇趾外翻应该说是我的成名之作。干什么都有成名之作,比如唱首歌唱成名了,画画出名了……拇外翻,在这个专业里头知道我的人比较多。这个方法的创立与我一直从事中西医结合骨科工作有很大的关系,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就开始研究拇外翻了。拇外翻治疗当时用的是西医技术,西医的做法就是大切口、打钉子、拧钢板……做肌腱的移位等等。经过一段时间的随访,发现西医的大切口效果不好,主要存在着矫形不满意、合并症多等问题。我年出医院学习骨科3年,接触了一些微创技术在骨科的应用,我还参加国际会议,进一步认识到微创技术是将来外科的发展方向。年回国后我就想怎么把微创技术引用到拇外翻的手术当中。但是,刚开始也有失败的例子。失败之后我觉得手术设计理念出问题了。我是学中医出身的,经过不断的探索研究,我将中医阴阳平衡、筋骨并重的理论、裹帘外固定法和现代微创技术结合起来。经过一系列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创立了这个温氏拇外翻微创诊疗体系。诊断病情温氏拇外翻微创诊疗体系包括4个方面:微创截骨手法整复术、裹帘外固定法、中医药应用、中医康复治疗,这一套中西医结合诊疗体系横空出世后,因为对病人损伤小、恢复快、矫形满意、合并症少等特点,所以很受病人欢迎,也很受很多骨科医生界的欢迎。目前,用我这个方法在中国已经治愈了6万多例拇外翻病人。而且已经形成了一套从诊疗到医疗器械及临床路径的完整体系,年获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当时,我代表国家拿这个项目去参加德国新发明、新技术、新思维的博览会,还拿了金奖回来。很多人问我怎么会想到这个疗法。我说:第一,我是中医出身,临床治病有中医的理念;第二,我长期认真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把古老的中医结合现代科学。走中西结合是我一直推荐的一条路径,中西医结合特别能够使我们骨科有很大的发展!第三,我们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理念。我是出国比较早学习后又回国的“海归派”。年回国的时候人家都不理解我为什么回来。因为我是中国人,我学好的东西还是要回来给中国人民服务的。虽然说科学无国界,但我一直认为科学家是有国界的。先进的科学技术首先会为本国家的繁荣昌盛服务,给本民族带来便利。当然喽,现在我们心中要放眼世界,温氏拇外翻技术也做好了走向世界的准备。记者:您非常擅长人工关节置换术。请问什么是人工关节置换术?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温建民:实际上人工关节置换是在国际上很成熟的一个技术。我做人工关节置换,是我们国家比较早做关节置换的这批专家之一。因为我当时在国外学的是人工关节置换与脊柱手术。但年我回国时我们国家人工关节置换,特别是膝关节人工关节置换还没开展,我就琢磨怎么将拇外翻做好。随着拇外翻病人激剧上升,带动了其他骨伤病人找我就诊,这样人工关节置换手术也做了很多,迄今已做了三四千例,手术的优良率是95%左右。要说百分之百就是吹牛。任何一个技术都不可能是百分百。为患者治疗人工关节置换是治疗老年骨关节病终极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在人工关节置换之前,患膝关节炎、骨关节炎以前是做截骨,做关节清理,很多做完手术还是疼。但做了人工关节以后就不疼了。人工关节置换的原理就是比如修补一条路,这条路已经用了很长时间已经破损了,开车就会颠簸不平,走路关节就疼了。人工关节置换等于把旧沥青的大石头给清理掉重新铺上好沥青,这样路平了车在里头就好走了。相当于我们把坏的软骨去掉,给关节套上一个套,这个套等于是我们铺上一层新沥青。关节都平了,关联的平台就不疼了。像镶牙一样,牙坏了套个新牙就好了。什么情况下需要做人工关节置换?一般来讲是骨折了,如股骨颈骨折骨头长不上了,就需要换关节,或者是股骨头坏死换了一套关节。如果是髋关节,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整个关节已经破损了,才考虑人工关节的置换;如果是膝关节,则是整个膝关节软骨破坏很厉害了,保守治疗无效就可以做关节置换;如果是脚的拇外翻翻得厉害了,可以人工关节置换;跖骨骨头疼痛得厉害了,可以做人工关节置换。总之,整个关节破坏很严重,疼痛并且丧失功能,就可以做人工关节置换。是治疗关节病的一个终极治疗方法。记者:现在患有骨科疾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许多“低头族”,办公室人员等不注意,身上就会出现颈椎病,腰间盘突出等问题。为了拥有一个好的骨质,有哪些措施可以有效防患骨科疾病?温建民:随着社会的进步,坐办公室上班的、念书、“低头族”越来越多,颈椎病也就越来越多。因为长期低头玩手机、看书或使用电脑都损伤我们的颈椎。所以,现在患颈椎病的年轻人也很多,甚至出现在一些小学生、中学生身上。上世纪八十年代这种病人不多,但是到了新世纪以后就越来越多了,这跟整个社会的进步、变迁有关系。颈椎病病因很多,主要是外伤、慢性劳损、不良生活习惯、不良工作习惯引起的。椎间盘突出,包括颈椎病跟几个发病因素有关系:有些人是先天的脊椎发育畸形,或者先天的腰椎颈椎的椎管狭窄,都可以引起颈肩腰腿痛;后天的,如外伤的腰椎、颈椎骨折脱位,还有一些疾病,比如说肿瘤、结核,炎症等都可以引起颈椎、腰椎的一些病变;不良的姿势、不良的锻炼方法、不正确的锻炼法、不良的生活习惯都能引起。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前没有出现的病到老年出现,很多腰疼,腿疼,颈椎病都是筋骨退化,劳损到一定岁数大了才出现的。这些老年病跟我们的心脏病一样,慢慢地就出现了。医学上讲,拥有一个好的骨骼很重要。我认为首先要有良好的习惯。其实骨科疾病的防治要从娃娃抓起,30岁左右开始,整个骨骼关节就在退化。所以,从年轻的时候就得预防好骨科疾病。比如说,锻炼不要太过分,不要去做一些过分的动作;不要偏食,一定不能缺钙,不能引起骨质疏松;不要在一些比较寒冷的地方久待,比如总吹空调,这些都不好。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很重要的。从骨科来讲我总结了三个阶段:其一是柔软的阶段。小孩的骨头比较柔软,它胶原蛋白比较多,塑性比较好,所以小孩骨折容易好;其二是硬的阶段。青壮年,大概在十八岁到四五十岁骨头都很结实;其三是脆的阶段。五六十岁以后、六七十岁后骨头就脆了。所以,实际上我们骨头有一个从软到硬到脆的过程。为什么老年人摔一下就髋部骨折了?因为它太脆了。里头的胶原蛋白少,就是这个因素。为了让骨头不要太脆,在青壮年的时候要有适当的一些运动,包括晒晒太阳,吃一些海鲜等增加钙质的东西等。记者:骨科疾病老年患者很多,而颈肩腰腿病又是常见病、多发病。请问有什么常见的治疗方法?温建民:年龄越大这种病出现的越多,就像房子一样,刚盖的房子好好的,越久越出问题。不管是什么病首先要考虑保守治疗。保守治疗是基础。中国人很幸运,因为我们有中医。老祖宗给我们一套办法,用针灸,推拿,内服药,外用药,还有拔火罐,以及其他的保守治疗。保守治疗无效以后我们才考虑手术。西医的保守治疗手段主要就是吃止疼药。止疼药不要吃太多,会造成胃病。国外好多患者吃了十几年的止疼药,最后膝关节骨关节炎没治好,还搞成胃出血。像美国每年因骨关节炎服用药太多,引起胃出血的就有十几万人,这种情况在咱们国家好很多。老年患者,我觉得先保守治疗,中医直接推拿,针灸,按摩,理疗,实在没有效果了可以考虑做手术,像椎管狭窄可以做一些椎板减压,椎弓根钉固定,这个得找骨科医生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如果关节病严重的话,可以做人工关节置换等。记者:腰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给患者带来莫大的痛苦,此病还有年轻化的趋势。请问腰间盘突出患者在生活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温建民:腰椎间盘突出症现在越来越年轻化,因为我们的诊断水平提高了。以前是老下地干活,体力活动比较多的患病。现在进入信息社会了,腰椎病也不少,我见过不少青少年腰椎有问题。得这个病的原因很复杂,有先天也有后天的。先天一般有发育畸形。比如说隐性脊椎裂,椎弓根的崩裂等。后天的原因,首先要注意不要睡太软的床,不能坐太软的沙发,比如“葛优瘫”这个姿势对我们的骨骼非常不好。从小要注意小孩的座椅和床不能太软。一旦病人出现腰疼的时候,就要及时就医,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很重要。一般来讲我还是主张先保守后手术比较好。生活上要注意不能随便用力过度。比如一下拿很多的东西。此外,如果有椎间盘突出或腰肌劳损的话,早上起床先活动活动腰再去洗漱。因为,好多椎间盘突出发生在早晨起床时,睡一觉我们肌肉放松了,睡醒起来又一下就开始活动了,容易出现中医讲的筋出槽骨错缝,椎间盘突出来一点点压着神经一下就疼起来了。从被窝起来受凉,或者说肌肉不协调也能引起。记者:很多人意识到运动的重要性,非常关心骨关节疾病与运动损伤治疗。请问运动时要注意什么?温建民:运动很重要,生命在于运动。我觉得应该说生命在于科学运动,不能过度。我经常在门诊看到很多因为运动过量引起的损伤,比如说肌肉拉伤,肌腱拉伤,椎间盘突出都加重了,骨关节病了等。所以,不要过度运动。另外一定要注意,锻炼要量力而行。不是说一天跑10公里,跑15公里,就身体就比别人好,殊不知这是在消耗骨骼的内存,还有爬山,爬得太多对膝关节不好。所以,运动一定要控制在一定的量。要因人而异要科学地运动。特别是老年人,到一定程度没年轻人代谢那么旺盛,不要做那么激烈的运动,老年人跟年轻人是没法比的。记者:您对养生与健康方面有很多独到的见解,请问现代社会如何养生?温建民:养生方面呢,要注意饮食问题,以及生活习惯的问题。如果就是不吃这个不吃那个,人毕竟是杂食动物,什么都可以吃,什么都不会过时。所以,我反对素食主义者。不是说我四五十岁吃什么都不怕,你吃菜就不长肉。那请问羊肉是怎么来的?羊肉是不是羊吃草转化成蛋白质来的。所以,我们人类需要蛋白质。鸡蛋一天到底吃几个好啊?一个就够了,吃多了也不好。科学的饮食,科学的运动,是一定要的。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不管是现在的社会还是古人,关键是心情。养生跟养心有很大的关系! 专家小档案 温建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后)导师、国内外知名医学专家。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曾在澳大利亚留学3年。全国政协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第十一、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教科文体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朝阳区人大代表,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中医研究院院长、大健康学院院长。曾任中医院矫形外科、骨关节二科、创伤二科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原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骨伤科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科带头人。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骨关节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外治分会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促会养生保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民间中医药开发研究协会副会长兼骨伤分会会长、中华医学会足踝学组顾问委员、北京医学会骨科常委、北京康复医学会传统医学分会长。 学术特色 擅长:中医健康养生调理,中西医方法治疗骨折、脱位及并发症;颈、肩、肘、腕、腰、髋、膝、踝、足部疾病,骨与关节疑难杂症。创立微创温氏法治疗拇趾外翻极其相关畸形的中西医结合新方法,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外在此领域的空白。科研成果丰硕,已获国家、省、部级科研成果奖9项,完成国家省部级课题23项。获国专利5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余篇,著作13部。培养硕士研究生30余名,博士研究生10余名,博士后6名,师承弟子12名。 本刊记者徐梦铭实习生张巍仑 本文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科学与大健康(ID:kxdjk)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bomw.com/kjsczz/1332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