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孔镜

我院骨二科在三月六日

顺利完成两例

镜下髓核摘除术

患者情况

01

患者丁XX,女;62岁;间断性腰痛10余年,加重伴左下肢放射痛3年;腰痛症状反复发作,3年前感觉左下肢发凉、疼痛,间歇性跛行无法正常行走,3医院行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术后症状减轻,一周前因劳累再次复发,就诊我院,

02

患者樊XX,女;79岁;间断性腰痛40余年,加重伴右下肢放射痛7天;7天前起床下地时突发腰部剧烈疼痛,无法站立,行走。来我院,急诊收入院。现患者腰部疼痛,向右下肢放射,不可平卧,无法站立行走,CT显示突出髓核已经骨化,椎管重度狭窄达四级

讨论会诊

标记定位确定进针路线局麻

采取侧卧位,髓核突出侧朝上。在腰部放一个枕头或支架,髋关节和膝关节保持屈曲。确定进针路线:首先沿着脊突标记正中线,然后标记髂脊。当C型臂放在侧位,达到突出的髓核时,画一条进针路线。然后在水平距离线上再画交叉点。此点即为进针点。

术前准备

椎间孔镜

微创安全经济

“椎间孔镜手术”通过椎间孔途径进入,内窥镜下直视操作,各相关解剖结构如椎间盘、纤维环、后纵韧带、硬膜囊、神经根等均层次清楚地呈现于屏幕上,安全性高,手术彻底,是微创、安全、经济的选择。

“椎间孔镜手术”利用双极射频电极在术中进行良好的止血,消融掉粘连神经的组织,并创造一个清晰的视野,不触及健康组织;可以行纤维环成型,椎间盘源性疼痛的神经毁损,在彻底切除突出或脱垂髓核的同时,清除骨质增生、治疗椎管狭窄,临床应用广泛。

椎间孔镜

术中进程

*放置导丝

先插入18G的针,再沿着18G的针插入22G的针直达椎间盘。然后,退出22G的针,插入导丝。沿着导丝退出18G的针,导丝保留在原位。沿导丝放入逐级扩张套管。

*放置工作套管

放在神经根下方,椎间盘水平,顶端正好在中线,开口朝向突出的髓核。

*放置椎间孔镜

连接椎间孔镜到光源和摄像机。打开光源,调节白平衡,达到最佳彩色效果。把椎间孔镜放入工作套管。调节合适的水流量和压力。插入椎间孔镜后可以看到各种组织结构。

*摘除突出的髓核

在整个手术过程中病人必须保持清醒和配合。通过椎间孔镜的工作通道操作。直接摘除突出的髓核。全部摘完突出的髓核后,通过椎间孔镜可以清楚地看到神经根。转动工作套管观看周围组织检查是否还有游离的髓核碎片。

缝合伤口、创口小

术前、术后对比

王永春主任

Ⅰ椎间孔镜手术具有开放手术不具备优势:

1、微创:避免传统手术对椎管和神经的干扰,不破坏椎板,不影响脊柱稳定性;

2、适应症广:能治疗几乎所有类型椎间盘突出;

3、创口小:术创口仅0.5-0.8cm,符合美学观点;

4、安全性高:局麻,术中能与病人互动,不伤及神经血管,出血少;

5、恢复快:术后次日可下床活动,平均4周恢复正常工作;

6、费用相对较低:减轻病人经济负担和医保负担。

Ⅱ椎间孔镜手术绝对适应症:

1、单侧下肢持续性放射痛、麻木、无力。

2、影像学检查与临床症状及体检相符,且为单间隙病变者。

3、经正规保守治疗3月无效者。

4、如疼痛剧烈且有髓核脱出者。

5、出现足下垂表现或大小便功能障碍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bomw.com/kjsczz/1291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