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脸风有什么症状 http://m.39.net/pf/a_4800901.html点击音频,即可收听 (本音频经过后期剪辑处理,并非节目完整音频,收听完整音频,请下载大象新闻APP) 本期嘉宾: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宗慧凯长期性的腰痛, 下肢放射痛, 坐着、躺着的时候好点, 站着、走路,累的时候加重…… 出现这种情况, 您有可能是腰椎滑脱。。。 很多人都听说过腰椎滑脱这个名词,但是很多人容易和腰间盘突出混淆。虽然二者都有腰疼的症状,但是形成原因却完全不同。 腰椎间盘突出 是因为两节椎体之间的腰间盘出现了突出,压迫神经,导致的腿疼、腿麻等症状。 腰椎滑脱 正常人的腰椎后缘是一条连续的曲线。如果这条曲线不连续了,则意味着其中一个腰椎的椎体相对于邻近的下一个腰椎向前(较多)或向后(较少)滑移,就称为腰椎滑脱症。 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宗慧凯告诉大家: 这两种病虽然引起的症状相同,但病灶部位却不一样。腰椎滑脱的特点 在我国,腰椎滑脱的发病年龄多在20-50岁之间,占85%,发病男女比例为29:1,男性多于女性,腰椎滑脱常见的部位是在L4、L5、S1,其中L5发生率为82-90%。 腰椎滑脱的五大病因 目前,腰椎滑脱的病因还不是很明确,但已经确定的两个原因一个是因为先天发育缺陷,另外一个是慢性劳损或应力性损伤,一般认为以后者为主要原因。 1创伤性原因 腰椎下部可因急性外伤,尤其是后伸性外伤产生急性骨折,多见于运动场或强体力的搬运工。 2先天遗传因素 腰椎在胎儿发育时,如果发育的不够完善,则会形成先天性峡部崩裂,又称为先天性峡部不连,局部会形成一个假关节。行走以后,由于站立可使上方的脊椎向前滑动,称为腰椎滑脱,也可以因为骶骨上部或L5椎弓发育异常,而产生脊椎滑脱,其峡部并无崩裂。 3疲劳骨折或慢性劳损 人在处于站立时,下腰承受的压力较大。导致迁移的分力作用于骨质相对薄弱的峡部,长期反复作用可导致疲劳性骨折及慢性劳损损伤。 4退变性因素 由于长时间持续的下腰不稳或应力增加,使相应的小关节发生磨损,发生退行性改变,关节突变得水平,加之椎间盘退变,椎间不稳、前纵韧带松弛,从而逐渐发生滑脱,但峡部仍保持完整,故又称假性关节。 5病理性骨折 这是全身或局部的病变,累及椎弓、峡部、上、下关节突,使椎体后结构稳定性丧失,发生病理性滑脱。这里所说的局部病变是指肿瘤或炎症。 腰椎滑脱的症状 腰椎滑脱又分为真性滑脱和假性滑脱。前者是由于急性外伤等原因导致椎弓峡部断裂而发病,后者则是随着年龄增加而发生的退行性的腰椎滑脱。劳损也可以导致峡部断裂。显然,后者更为多见。 早期腰椎滑脱者只有腰部轻微酸痛,适当休息后多有好转。但症状持续加重会影响行走活动,典型症状是疼痛向骶尾部、臀部或者大腿后方放射,以及久行后的腰部下坠感。 腰椎X光片(腰椎正侧位,过伸过屈位及双斜位片)可以明确脊柱结构,了解滑脱的程度。而CT和核磁检查可以显示脊髓或神经根有无受压。 专家简介 宗慧凯 生于年,外一科主任兼骨科一病区主任,骨科主任医师,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医学院,年毕业于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年晋升为骨科主任医师,年10月被河南省卫生厅特聘为医院骨科学科带头人。 现任河南省骨科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委员;河南省残疾人康复协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残疾人康复协会肢体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康复医学会脊柱畸形分会常务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盆髋臼学组常务委员;河南省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分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卫生系列高评委专家组成员。 曾医院、医院、医院进修学习,擅长颈椎病、胸腰椎疾病与畸形、骨性关节炎、骨结核、骨肿瘤、小儿运动系统先天性畸形的诊断与治疗。对全身各部位骨折、四肢人工关节置换、腰腿疼痛、脊柱畸形、颈椎病、腰椎滑脱、胸腰椎管狭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新鲜骨折的手法整复外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及骨折后遗症、多发骨折的处理、骨折不愈合的手术治疗、微创治疗、非手术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发表SCI论文2篇,国家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省级以上论文40余篇,省级科研成果2项,地厅级以上科研成果6项,发明专利2项,主编专著2部。 坐诊时间:周一、周三全天。 -。 《名医在线》 播出时间:河南广播电视台信息广播每天中午十二点 收听频率:FM.6AM 手机收听:下载大象新闻客户端进入“随身听” 点击广播收听信息广播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bomw.com/kjsczl/1263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