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案例一:

病情:张某,男,55岁,一天前因搬重物扭伤腰部。当时腰部不能直立,不敢咳嗽、出气说话用力,家人扶持来院。弯腰扶臀,行走费力。

查体:查腰椎X线示:腰椎侧弯、骨质增生、腰大肌影增量。

治疗:查体腰椎右侧叩击痛,遂进行患者俯卧位,查腰1腰2腰5骶1棘突右侧压痛结节腰部右侧僵硬,消毒铺巾,打开鸡矢藤2支,用小号水针刀垂直刺入0.5公分纵向切割回抽无血注射鸡矢藤1ml,分节进行,用75mm圆利针刺入第四棘突与髂嵴连线的中内三分之一点刺入,针扎阻力明显减小,嘱患者烤电30分钟。患者症状立即好转,可直立行走,正常交谈。

02

案例二:

病情:刘某,56岁,农民,右膝关节疼痛两年,近10天加重,疼痛难忍,不能下蹲,来诊。

既往史:病者右膝关节于20年前摔伤,当时无大碍,休息半个月好转。随着年龄的增长,近两年来,膝关节疼痛越来越重,并逐渐增粗变形,走路,上下楼梯都比较困难,近10天,病情加重迅速,特别上厕所时蹲不下,即使好不容易蹲下,却又站不起来,口服止痛活血药物不能缓解,输液针灸按摩无效后,慕名来诊。

检查:右膝关节明显肿大变形,但无积液,膝关节周围软组织僵硬,髌骨上下推动费力,膝关节内侧及外侧副韧带的起止点,有压痛,可触及条索状结节,压之有响声,髌周三点及九点方向,五点、六点、七点方向均有明显的压痛点。屈曲或下压膝关节均不能忍受。X片显示:关节间隙变窄,关节边缘骨质增生。

初步诊断为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治疗过程:

1、定点,患者仰卧位,屈右膝度,膝下垫枕头固定,分别在膝关节的内侧副韧带,外侧副韧带的起止点定点,在膝关节的3点、9点、5点、6点、7点方向定点,在梁丘穴、血海穴、阳陵泉穴处定点。

2、用碘伏消毒膝关节的定点区域,带无菌手套,选用小针刀,水针刀及埋线针刀羊肠线等抽取利多卡因注射液3ml,维生素B12针6ml,鸡矢藤注射液6ml。

3、用小针刀分别对外侧及内侧副韧带的起止点进行松解,刀口先于身体的纵轴平行垂直进刀达皮层,皮下层到韧带起止点处,即结节处,纵行切开结节数刀,横行剥离,直至刀下松动感出刀,压迫刀口处片刻后,每点注射鸡矢藤混合液2ml,换取水针刀后,分别对膝关节的3、5、6、7、9点钟方向的压痛结点处,进行松解,用水针刀纵行切开结节点,用筋膜弹拨法和扇形松解法,进行松解并注射药物,按压片刻止血后,换取埋线针刀,分别对梁丘穴、血海穴和阳陵泉穴处,埋置羊肠线,手术完毕,刀口贴创可贴。

4、手法,手术完毕后,去垫枕,把患者右膝关节放平,全手掌放在髌骨上,扣住髌骨上下推动,使髌骨的活动度大幅度增加,然后,在尽量屈曲膝关节,促使屈曲度达最大化,已达到关节周围韧带完全松解的目的。

5、手术完毕后,令患者下床做下蹲动作,动作基本到位,完全下蹲时还有轻微疼痛,接着采用王文志教授的平衡针疗法,远端取穴,左侧肘关节背侧面的正中点,膝痛穴,即曲池的位置,用三寸毫针,直针两寸左右,采用一步到位针刺手法,针刺桡神经支配区,局部出现酸麻胀感并向腕关节背侧放射,然后出针,令患者重新下蹲动作到位,疼痛完全消失。

6、治疗完毕后,膝关节弹性绷带固定,回家骑自行车锻炼,少负重,三周后复诊,右膝关节未再出现疼痛,患者很是满意,为巩固治疗,膝关节给予玻璃酸钠注射液2ml腔内注射,嘱咐患者口服一些补肝肾的中药。

03

案例三:

病情:张某,四十九岁,体重96公斤,身高1.56米,双膝关节疼痛两年,加重月余。近三天,因不能行走和蹲起来就诊。

既往史:患者于五年前做子宫切除术后。体重逐年增加,于两年前双膝关节出现疼痛。并交替加重后出现行走无力。医院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同时给予针灸理疗,中药熏蒸。配合中药口服,时好时坏,一直未能治愈。近一个月,双膝疼痛再次加重,活动受限,休息后再起步时疼痛剧烈,几乎不能行走和下蹲。口服止痛药也不能缓解,后慕名而来就诊。

检查:双侧膝关节肿胀,双膝眼饱满,浮髌试验阳性,双侧髌骨压痛明显,膝关节的内侧及外侧副韧带的起止点有压痛,触之结节形成。X光片显示,双膝关节间隙变窄,胫骨,髌骨边缘有骨刺形成。双膝作屈曲动作时,胫骨粗隆处疼痛剧烈,动作不能完成。

诊断:初步诊断为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治疗:

1.定点,膝关节屈曲,膝下垫枕。仰卧位,在膝关节的内外膝眼处定两点。在髌周1,3,5,7,9,11点处定六点。在胫骨出隆处定1点。共计九个治疗点,先治疗右侧膝关节,隔日再治疗左侧膝关节。

2.消毒,先用碘伏消毒治疗点再戴无菌乳胶手套。

3.针具,选取水针刀和巨型筋骨减压针。

4.药物Vb12针4ml,利多卡因注射液3Ml,鸡矢藤注射液6ml混合。另备用利多卡因2ml,玻璃酸钠针2ml。

5.治疗用水针刀接20ml空针。抽取利多卡因1ml,对准膝眼定点处,垂直进刀,边进刀边推注利多卡因。到达关节腔后,尽量抽吸关节腔积液,完毕后,将玻璃酸钠注射液推入关节腔。后针刀退到皮下,改变针刀方向,向对侧膝眼处做通透松解。完毕后,对侧膝眼针刀操作将不再注射玻璃酸钠针外,同样做通透松解剥离。然后换取水针刀加鸡矢藤混合液。对髌骨周围治疗点做松解治疗。斜行进刀直达筋膜层。应用筋膜弹割分离法,及白虎摇头针法松解3到6刀。手下有放松感时,注入鸡矢藤混合液三毫升,刀下有骨刺时可用铲剥和削摩法去掉部分骨刺,然后出刀压迫刀口片刻。胫骨粗隆定点处,可用利多卡因注射液局麻。后用巨型筋骨针加压旋转刺入,有落空感时。拔出减压针改用拔罐,拔出淤血后,按压。贴创可贴。术毕。

6.手法治疗,术后,尽量屈曲膝关节。达到松解膝关节,关节囊,和韧带的目的。扳动髌骨,使髌骨的活动度增加。

04

案例四:

病情:梁**,女,54,来我诊所就诊时,手臂不能上抬,活动功能受限,手臂摸不到后脑勺,患者说十多天前在夜间休息时,没有盖被,早上起来后手臂就不能前抬,白天又做了一天的工作,下午疼痛加重,并且服用了氯唑沙宗,去痛片等药物,症状当时缓解,过几个小时后疼痛反复,并且用了十多付中药,效果不明显,

查体:患者手臂前抬功能受限手臂后身功能受限,并且以肩前区,肩后区,阳性反应明显。

诊断:综合以上患者的主诉及我查体,设定为肩关节周围炎症,又称五十肩,冻结肩

病因:此病是人体虚弱所至,外感风寒湿邪侵袭肌表至奏理开,筋脉受袭,气血不能儒养筋肉,故,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天长日久筋骨衰颓,筋脉拘急,而不用

治疗:

以肩前四点位,肩后五点位为主,

1.脉冲松解枪松解

2.鸡矢藤注射液

3.深筋膜活化枪活化

4.能量仓理疗

患者通过一系列治疗,当次手臂前抬功能恢复百分之七十,手臂后背直接能够摸到头部,一共治疗了三次痊愈

05

案例五:

病情:后枕部僵硬不适一年多,近几天疼痛来诊,查体,第一颈椎横突压疼,枕腱弓中点压疼,第二颈椎棘突压疼。

治疗方案:

1.松解液配方:鸡矢藤2支,利多卡因2毫升。

2.针具:中号水针刀,10毫升空针。

3.操作规程:常规消毒,无菌手套洞巾。

4.定点:第一颈椎横突,颞骨乳突下1·5cm,向后1·5cm。快速进针,旋转分离,回抽无血,注药1到2毫升,快速出针,压迫3~5分钟,贴创可贴,枕腱弓中点,颞骨乳突与枕外粗隆下缘连线的中点,斜向上进针达筋膜层,呈八字型,针下有松动感,回抽无血注药1~2毫升,快速出针,压迫3~5分钟,贴创可贴,第二颈椎棘突,枕外粗隆有一凹陷再向下第一个骨性突起就是第二棘突,八字型松解,回抽无血注药1~2毫升,压迫,贴创可贴,治疗完后,患者感觉症状减轻。3天后复诊,疼痛消失,治疗同上,共3个疗程。

06

案例六:

病情:左肩疼痛夜间加重半年多,曾服非甾体类药物和针灸效果不佳,近几天疼痛加重来院就诊,查体,中年女性,左侧肩关节疼痛,搭肩摸背困难,患者不能梳头脱衣。

治疗方案:

1.松解液配方鸡矢藤4毫升,利多卡因2毫升,加生理盐水至10毫升;

2.针具,中号水针刀,10毫升注射器;

3.体位,坐位;

4.操作规程,常规消毒,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喙突点,锁骨中外三分之一点下缘2cm,有一骨性突起,胳膊旋转该骨性突起活动即是喙突,胸小肌,肱二头肌短头,喙肱肌,喙肩韧带,喙锁韧带附着点。喙突主要解决外展后背困难。快速斜行向外上方进针达骨面呈扇形松解3~6针回抽无血注药2毫升;

注意:喙突下方1·5cm分布有腋动脉,腋静脉,臂从神经,大结节肩关节外方肱骨上端外侧的一个骨突,与喙突在一个水平线上,相距6cm。快速进针逐层松解3~6针,回抽无血注药2毫升。小结节位于肱骨上端前方,喙突外侧约2·5cm,约低于喙突水平,快速进针逐层松解3~6针,回抽无血注药2毫升,贴创可贴。

07

案例七:

病情:肘关节疼痛半年多,曾用膏药外敷效果不佳来院就诊,查体,中年男性,建筑工人,右侧肘关节外上髁压疼,前臂旋转时疼痛加重。

治疗方案:

1.松解液配方,鸡矢藤2毫升,利多卡因1毫升;

2.针具,中号水针刀,5毫升注射器;

3.体位,坐位;

4.操作规程:常规消毒,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肱骨外上髁压疼点进针,与前臂纵轴平行,达浅筋膜,逐层松解筋膜结节3~6针,针下有松动感,回抽无血注药,出针,贴创可贴。治疗完后,患者感觉疼痛减轻,7天一疗程,第二疗程巩固治疗即可。

08

案例八:

病情:王**,女32岁就诊时强迫体位,由人搀扶进入诊室,问其没有明显外伤史,在发病前一天晚上洗脸时候突然疼痛,进行性加重,特别是转腰或是侧身时疼痛加重并放射到大腿内侧,没有向大腿后边和下肢串痛的现象,非常痛苦和不舒服,当地诊所考虑是输尿管结石,医院进行诊治,超声ct平片都没有发现有价值的线索,医院考虑是一个腰部扭伤,开了一些舒筋活血止疼的药物,让其家休养,效果很不好。辗转来我这里求治。

查体:让其家属扶趴在床上,沿着髂腰肌走行区进行按压,在髂腰韧带处有明显压痛,并可触及痉挛的韧带,按压时候也可引起腿部的放射性疼痛,和她描述的位置相似,轻轻一按就喊叫,很是痛苦。按压腰5到骶1棘上韧带和棘突间隙无疼痛,肌肉无紧张基本可排除棘上韧带损伤。

诊断:ct显示腰椎没问题可以排除外椎间盘突出和骨质增生引起的症状。综合体征及其症状考虑是髂腰韧带损伤,和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对其进行注射针刀和埋线治疗。

治疗:让患者俯卧位,在肚子下边垫上一个枕头,压痛点位于腰5横突与髂脊最高连线中点处压痛明显。

药物配置:

一、药物治疗:鸡矢藤2毫升+2%利多卡因1毫升+维生素b12注射液1毫升。

注射针头为5号齿科用注射针头,局部消毒后,针头在压痛明显处刺入先抵至腰5横突尖骨面,有麻胀感并有向下放射症状,给予2毫升药液,然后向着腰5与髂脊最高处连线中点进针,回抽无血,注入剩余药物。

二、针刀治疗+埋线治疗:利用针刀治疗,操作时刀口与人体纵轴平行,针体垂直皮肤刺入,缓慢进针探到横突鼓面,先在第4腰椎横突操作,针刀在其下缘寻找最敏感的酸胀部位,手下有较硬和韧性的阻力感,纵行疏通剥离,横行拨动,然后刺至腰5横突鼓面,向着横突尖部位探寻,然后将刀口旋转,使之与腰5横突尖和髂脊最短距离的连线方向一致,纵行疏通剥离,并将刀口线方向调至90度,纵切即到作为松解。

然后操作髂脊内唇,刀口线与横突尖和髂骨压痛点连线一直,针体与皮肤呈30度,针尖刺向髂骨压痛处,针刃达髂脊内唇骨面,纵行疏通剥离,横行摆动几下出针,最后操作髂脊健侧,针刀操作阻力较大,考虑是代偿性痉挛,将刀口线方向旋转90度,即与髂腰韧带的纤维方向垂直,纵切几刀,针下有松软感后出针。

针刀完成以后,随后在其治疗点上进行埋线治疗:

用0-4羊肠线,埋线针刺入治疗时酸胀最明显处,在推针芯将线注入,缓慢退出针尖,按压针孔,检查羊肠线断端无外露,无出血,用创可贴贴敷针孔,红光靠20分钟。都操作完以后病人明显减轻,不用家属搀扶,转身弯腰轻度不适感,其余的症状消失,告诉她在治疗期间注意休息,避免腰部负重工作,局部保暖,避免受凉,24小时内不允许洗澡,以免引起感染。

09

案例九:

病情:

斜方肌的病理病因

1、挥鞕式损伤:如汽车急刹车,乘客的头颈突然前后摆动,以及暴力撞击、摔伤等都可使斜方肌颈段拉伤出现疼痛,日久出现损伤组织纤维性变。

2、长期歪头斜颈肩扛重物及长期低头伏案工作者,肌肉附着点被反复撕伤,出现纤维增生,粘连。甚至钙化而引起症状。

临床表现:因为斜方肌位置表浅,面积大,肌质较薄弱,神经支配复杂,故意受损。美国学者提出斜方肌损伤可找到7个扳机点:

1、位于颈4~颈5横突附近

2、肩胛内上角附近

3、位于下斜方肌纤维之外侧缘处

4、肩胛冈内段的附着处

5、位于中斜方肌中部的纤维

6、位于中斜方肌内。

这些扳机点引起的疼痛可放射至项部脊柱旁、乳突、肩峰等处;而且还引起肩胛上、肩胛间区深部的酸痛、不适感;也可沿肩胛骨脊柱缘及肩胛间区向下放射;甚至出现灼热,浅表的放射痛,有些放射痛可指向颈7和胸3棘突区,检查可触及弥漫性压痛、小结节、挛缩的肌束等病灶。多为慢性发病,以单侧损伤多见。患侧颈、肩、背部酸痛沉紧,活动颈部时患处有牵拉感,颈项上部酸痛僵硬,喜向患侧做后仰活动,甚至伴有头痛,按压、捶打患处有舒服感并可缓解症状。重者低头耸肩和旋颈等活动都有障碍。有些患者只有肩背痛,如背负重物感

治疗步骤:

1、松解液配方:鸡矢藤6毫升,利多卡因2毫升

2、针具:水针刀

3、俯卧位

一、水针刀治疗方法

1、枕骨上压疼点,多在天柱穴处,纵行进针0·5公分,达筋结处,切3~6刀,横行摆动。回抽无血注药1~2毫升

2、肩部压痛较表浅有条索者。刀口线与斜方肌纤维方向一致,垂直皮肤刺入约1公分,纵行切割3~6刀回抽无血注药1~2毫升。

3、肩胛冈、锁骨外侧压痛,刀口线与肌纤维方向一致,垂直骨面进针,纵行剥离,横行摆动,回抽无血注药1~2毫升。

4、背部表浅部位压痛或有结节,纵行进针达硬结约1公分,纵行切割3~6刀,回抽无血注药1~2毫升

二、巨型筋骨针松解加穴位注射

天柱穴:平颈2棘突上缘,斜方肌外缘凹陷中。注射鸡矢藤1~2毫升

大杼穴:胸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公分,注射鸡矢藤注射液1~2毫升

脊中穴:胸1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注射鸡矢藤注射液1~2毫升

巨骨穴:肩胛区、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冈之间凹陷中,注射鸡矢藤注射液1~2毫升

肩中腧:第七颈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公分,注射鸡矢藤注射液1~2毫升。

三、巨型筋骨针疗法:

20毫升针头破皮,天柱穴平刺达浅筋膜向肩井穴扇形松解,大杼穴平刺透风门穴肺腧穴,脊中穴向上平刺达浅筋膜扇形松解,肩中腧斜向外下透肩外腧,区垣穴,术后提拿斜方肌数次,力量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沿斜方肌的边缘向内翻推数次。

10

案例十:

病情:赵某、男、四十六岁、因双足跟足跟痛三年,加重,月余来诊。

既往史:近月余双足不能着地,着地时疼痛剧烈,口服双氯芬酸片能缓解少许。休息后再行走又痛的厉害,问诊职业为建筑架子工。每天脚踏在钢管上工作。工龄十余年,近三年出现脚后跟疼痛,曾做过封闭治疗,口服中药。中药熏洗,垫海绵鞋垫针灸都不能缓解病情。近月与疼痛加重,不能工作。慕名而来就诊。

查体:双足跟无红肿,无变形。脚弓微屈,双足内外踝连线与正中线交点处和向内踝方向旁开1.5厘米,均有压痛,跟后滑囊处压痛辅助检查,x线片显示跟部跖腱膜附着处呈鸡嘴骨质增生。

诊断:根据病史,体征和x线片,初步诊断跟痛症。

治疗:

根据病人的病史,体征的实际情况,选用水针刀疗法松解,鸡矢藤注射液四毫升,利多卡因注射液两毫升进行神经阻滞。组织配合手法进行治疗。

治疗经过:

病人俯卧位,脚背垫枕,定点,定骨质增生点和压痛点结节点,消毒,带无菌胶手套,定向。水针刀,刀口方向与脚纵轴平行,进刀角度与脚掌平面成六十度。根据1.3面就刀法分层次分别治疗。治疗完毕后手法行足底叩击加背伸动作。

11

案例十一:

病情:李某,女,四十一岁,双足跟间断疼痛三月。加重十天来诊。

既往史:李某为缝纫工,从事此项工作十年。每天工作十小时以上,最近三个月突感双足跟疼痛。每天早晨下床时疼痛加重,需要行走五到十分钟后才能逐渐缓解,无服药史。曾用盐和花椒放在盒中浸泡半小时。感觉略有缓解,坚持一月后症状消失。最近十天,无诱因,又突然疼痛加重,再泡脚无效,慕名来诊。

辅助检查:x线片显示,双足跟未见明显异常。

查体:双足外观无红肿,颜色无改变,双足中线处,手触诊可有条索状结节。压之有弹响声且疼痛剧烈,患足弓加深。平伸时可清楚摸到。跖腱膜和跖长韧带。

诊断:根据病史和查体可初步诊断为跟痛症。也可诊为跖腱膜膜炎和跖长韧带炎。

治疗:采取水针刀疗法加鸡矢藤阻滞加手法

治疗经过:患者俯卧位,脚背垫枕,消毒戴无菌乳胶手套。在压痛最明显处和结节处定点,用十毫升空针抽取鸡矢藤注射液四毫升,VB12毫升,加利多卡因2ML,去针头,换取水针刀,用左手拇指按压定点处。右手持水针刀,刀口线垂直于足纵轴线,快速透皮层,皮下层,到达跖腱膜结节点,刀下有阻挡感时,纵行切开硬结。用巷龟探索法。用青龙摆尾法横行剥离,刀下有松动感时,针刀继续下行。达跖长韧带,纵行切开分离,用白虎摇头法转动刀头,使跖长韧带结节点和起点附着处尽量剥离,然后逐层扇形注药5毫升。出刀.手术完毕。刀口贴创可贴,并按压五分钟,然后行手法。背伸动作,左手握足踝和跟部,右手握脚掌部。背伸数10下,后下床,患者症状完全消失,三天后电话随访,患者述从治疗后足跟部没在出现疼痛,总体治疗效果肯定。

12

案例十二:

病情:张某,女,六十七岁因双足跟部疼痛五年,加重半月来诊,既往史,患者诉五年前,因受凉出现双下足跟部疼痛,尤其在负重和爬山时家加重,疼痛间歇发作,久行久立后症状加重明显,稍动后,可缓解,在活动长时。疼痛又加重,疼痛为刺痛,曾在别处给予针灸,封闭和中药熏洗。症状缓解一时,但一直未愈,近半月来,双足跟疼痛加重。行走困难,口服止痛药无效,慕名而来诊。

辅助检查:x线片,显示双侧双足正侧片。双侧跟骨骨刺。

诊断:根据病史和查体,初步诊断为双侧跟痛症跟厚脂肪垫炎。

治疗经过:定点,在跟骨结节前下缘和内缘定点。消毒戴手套,用10毫升空针抽取鸡矢藤注射液四毫升,利多卡因注射液两毫升,维生素b12注射液两毫升,胎盘注射液两毫升,应考虑患者年龄大。怕疼,给予换取牙科针头,先行局麻,并痛点,硬结阻滞。分别注射皮下层两毫升。跖腱膜层4ML。跖长韧带附着点4ML,再次按压压痛点痛感消失,然后选用四号小针刀。对跖腱膜及跖长韧带中央部。内侧部进行松解,纵行切开跖腱膜和跖长韧带结节处数刀,横行剥离直至刀下松动感。再掉转刀口方向90度,向骨刺尖端铲切数刀,刮掉部骨膜。铲除骨尖部,使骨刺尽量变钝,术后,被动牵拉跖腱膜和跖长韧带。粘贴创口,手术完毕。

讨论:跟骨骨刺是跟痛症常见的病因,压痛是跟痛症最常见而且是诊断最可靠的体征。压痛点常在跟骨内侧结节和跖腱膜的中央部及内侧部。x线片不是确诊跟痛症的重要依据,跟骨骨刺也不是跟痛症的主要诊断病因。

13

案例十三:

病情:患者,女性,32岁,左项部不适,左肩背部酸痛半年,左肘关节内侧酸痛1年,查体:左肩部皮神经压痛,冈上肌,冈下肌筋结点,左肩胛骨内上角压痛,左肘关节内侧有一约4*4厘米肿物,略压痛。

病因病机:患者日常低头织布加上夜班受寒湿之邪气。导致局部经络不通,经脉聚结,从而导致肌肉筋脉失养,不通则痛,不荣则痛,从而导致虚实夹杂之症。

西医:局部软组织无菌性炎症。

治疗:水针刀+新医正骨疗法,水针刀松解颈四五,五六,椎间孔外口,颈七棘突,肩背部皮神经,冈上肌冈下肌筋结点,两侧肩胛骨内上角,肘关节内侧肿物。注:肘关节内侧肿物,医院检查无异常。

药物:鸡矢藤,维生素B12,利多卡因,臭氧。

14

案例十四:

病情:某患者女性,60岁腰四五,腰五骶一椎间盘突出半年,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骶部坠胀,右腿后侧及小腿外侧疼痛,弯腰时加重,步行米疼痛难忍,经多次治疗腿痛症状减轻,但腰骶部坠胀无明显好转。

查体:腰四五,腰五骶一棘上韧带压痛,第一第二骶后孔压痛,臀上皮神经压痛,局部有筋结点,梨状肌压痛明显。

治疗:水针刀+新医正骨疗法+电针治疗。水针刀松解注射腰四五,腰五骶一关节囊,棘上韧带,棘间韧带,第一第二骶后孔,臀上皮神经,梨状肌。松解梨状肌起止点,药物,鸡矢藤,利多,维生素B12、曲安奈德,臭氧注射完后第二天症状明显缓解。

15

案例十五:

病情:患者,绥化人,男性72岁,病人是经别人介绍,找到诊所,病人主诉,头痛,耳内痛,耳内流水,口眼歪斜五天,疼痛难忍,不能入睡,在当地当做中耳炎,面神经麻痹治疗无效。

查体:病人面色晦暗,唇舌紫暗,苔黄腻,口角向右上方歪斜,左眼不能闭合,说话口齿不清,口角流涎,外耳道内有一处溃疡,耳廓有两处疱疹。每处有四五个水泡,外周有红晕,耳内有分泌物流出,耳朵及头部呈阵发性疼痛,有时轻轻一碰耳朵就会疼得跳起来。

诊断:耳带状疱疹,亨特氏面瘫

附:这种面瘫治疗起来很麻烦,而且恢复较慢,如不及时治疗,会形成顽固性面瘫,留下终身的后遗症,而且还要解决这个病人疼痛的问题。

治疗:针灸,加鸡矢藤注射液穴位注射,配合中药口服,静点综合来给病人治疗的,治疗一个半月,病人痊愈。

16

案例十六:

病情:患者,女,87岁,因为脸上起疙瘩,头痛,由其女儿带到我的诊所就诊。患者主诉,头痛,不爱吃饭,口苦,尿黄,便干,脸上起疙瘩,三天。查体,病人神清语明,表情痛苦,面部左侧,围绕眼睛周围和前额,出现一簇簇的水泡,水泡周围有红润,簇与簇之间,皮肤完好。皮损没有越过面部正中线,触摸她的头发,发现,头皮里也有丘疹,簇状的水泡,患者自述,又痛,又痒,无法入睡。测血压/85mmHg,心电图基本正常。

诊断:眼带状疱疹,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这样的病人必须及时治疗,否则一旦侵蚀到眼角膜,患者的视力,就会受到影响。

治疗:阿昔洛韦静点,阿昔洛韦外用和穴位注射鸡矢藤注射液加维生素B12,B1,利多卡因,选穴:合谷,曲池,足三里,各一毫升。迎香,颧寥,每穴0.3毫升,挑比较大的丘疹点刺放血拔罐,眼睛周围不能拔罐的位置也把每个水泡刺破放血。疱疹局部簇团围刺注射利多卡因,B1,B12,利巴韦林混合液。一周两次,阿昔洛韦软膏和王不留行膏交替外用,阿昔洛韦滴眼液滴眼。治疗当天,患者就不疼了,治疗三次,患者痊愈。

17

案例十七:

病情:患者女,姓名,王艳杰,年龄,47岁,主诉,强直性脊柱炎十多年,腰痛,后背痛,不能平卧,不能翻身。不能转头,驼背。发作起来痛得不敢呼吸,医院诊所治疗效果都不理想,因为脊柱弯曲,两手臂在身前垂着,曾有人跟她开玩笑说,她像句号。由其爱人陪伴,来我诊所就诊,经体格检查,病人胸椎向后突起,多处棘突有明显压痛,整个脊柱强直,不能做前伸,后仰,侧弯等动作。病人俯卧在床上,身下需要垫三个枕头,才能俯卧,否则病人像个拱桥一样扣在床上。还伴有骨质疏松症。病医院的辅助检查,x光片,CT,血液检查.诊断结果是强直性脊柱炎,稳定期,骨质疏松症。

治疗:

一、手法推揉脊柱两侧和棘上韧带,以提升脊柱各关节的活动度;

二、取夹脊穴,隔俞,肝俞,肾俞,大肠俞,秩边,环跳,承扶,居髎,风市,委中,绝骨,命门,腰阳关及痛点注射鸡矢藤注射液,每穴0.3~0.5ml每隔五天一次;

三、脉冲枪松解粘连组织;

四、理疗,(神灯加脉冲治疗仪);

五、长期口服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

六、穴位注射与针灸交替进行,并配合,按摩,脉冲枪松解,理疗,经过一次治疗,患者就明显见效,疼痛减轻,后背明显变直了,经过二十多天的治疗,共注射鸡矢藤注射液四次,病人疼痛完全消失。整个脊柱虽然比不上正常人灵活,但已完全直起来了,有照片为证,病人非常感激,经常过来看望我。

18

案例十八:

病情:男性,刘某,54岁,是经别人介绍,由老伴儿搀扶着来到我的诊所的。病人患病三个多月,经过多种治疗,静点,局部注射,口服药物,理疗,针灸,手法推拿,都没有效果,CT显示腰间盘突出症,腰4~5腰5骶1间盘突出,轻度椎管狭窄,医院诊断为梨状肌综合症。

查体:患者表情痛苦,步履蹒跚,站立时左腿坠胀痛,向小腿腓侧放散,臀部肌肉萎缩,仰卧位时,直腿抬高至五十度左右角时,疼痛加重,抬至七十度左右角时,疼痛缓解,梨状肌处压痛明显,并可在深部,触摸到条索状疼痛隆起,剧痛。

诊断:梨状肌综合征

治疗:

一、手法点按,剥离梨状肌处疼痛明显的肌肉。(使患者呈俯卧位,放松肌肉,用拇指在梨状肌投影部位用力深压,触及梨状肌肌腹后由轻至重缓缓点按约1分钟。再顺肌纤维方向由轻至重来回拨约1分钟,至病人有酸麻涨的感觉,再沿肌纤维方向用滚法揉5分钟左右);

二、脉冲枪松解梨状肌,环跳,秩门,殷门,委中,阳陵泉等穴位;

三、以上穴位注射鸡矢藤注射液,梨状肌投影部位最痛的痛点,环跳,秩门1毫升,其他穴位0.3~0.5毫升;

四、骶管注射鸡矢藤注射液,方法:用20毫升注射器取鸡矢藤注射液四毫升,维生素B1B2各一支,加生理盐水至20毫升,将针头换成细长约6cm备用,骶尾部碘伏消毒,找准骶骨裂孔穿刺,缓慢注射;

五、理疗。针灸和穴位注射方法交替使用治疗注射间歇的几天用针灸的方法。治疗当天患者疼痛明显减轻,三次治愈。

19

案例十九:

病情:患者,女,姓名,赵丽杰,年龄,47岁。脑梗塞后遗症。一个月前,患者,由其家人,抬入诊室,右侧肢体不能活动,肌力零级,主诉,患脑梗塞十天

查体:血压:~90毫米汞柱,能正确回答问话,口角向左侧歪斜,左侧肢体肌力零级

治疗:治疗,口服药物,针灸,穴位注射鸡矢藤注射液,按摩,理疗,功能锻炼,治疗第一天,患者的腿就能往起抬了。第二次,也就是第六天,患者,就能走了,现在,患者还在我诊所接受治疗,一共是一个半月的时间,患者已经行走自如,只是手的活动能力,还没有完全恢复。

20

案例二十:

病情:患者曲广艳,女,42岁经医院确诊为“子宫肌瘤”多年,近日来我门诊求治。

超声所见:子宫体径线4.1×4.2×3.8cm机层回声不均匀,前壁间可见范围约4.1×3.5×2.7cm的非均匀低回声边界欠清晰,CDFI:周边及内部可见血流信号,内膜厚1.0cm(双侧)初步诊断为子宫肌瘤大小4.1×3.5×2.7cm。

治疗:该患先行八髎穴脉冲枪松解后应用鸡失藤注射液每次两支,4ml注射于腰部膀胱经的八髎穴上,再用深筋膜活化枪使药物完全布散吸收后做腰骶关节手法整复,十五次为1疗程,九次后患者复查超声,肌瘤已消失又经一疗程后痊愈随诊至今无复发。

21

案例二十一:

病情:患者,赫某男21,双肘关节疼痛、肿胀明显,双足红肿,拇指疼痛难忍三年,于近期吃海鲜饮酒加重,来诊时不能自主活动。由家人抬入诊室经全面查体后,确诊为痛风型关节炎,双肘部痛风石鸡蛋大小,双手小指及膝踝足拇指均有痛风石累积,均活动受限实验室检查尿酸umol/L。

治疗:患局部痛点及病灶部位先行脉冲枪松解,应用鸡矢藤注射液原液以痛风石为中心扇形给药关节腔内穿刺给药及痛点给药相结合,再用深筋膜活化枪使药物均匀布散,间隔三至四日一次,15次为一疗程,一疗程后疼痛明显减轻,痛风石显著缩小溶解排出少量被吸收关节活动自如,两疗程后治愈完全康复。

赞赏

长按







































擅长白癜风疾病的诊疗
北京最好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bomw.com/kjscyy/825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