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天冷了建昌的朋友们注意保暖!

他40岁,27岁前还能开车挣钱养家,不料却突然莫名瘫痪,但还可勉强完成吃喝等简单动作;33岁时病重彻底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如今年近古稀母亲是他全天候专职护工,好心人为其在屋内安装个"升降机",才得以在老妈帮助下每天随滑轮像坐山车似的上下轮椅,然后再由老妈推着轮椅带他看风景。别看像个废人一样,可心态乐观和孝顺的他经常开导老妈。为感恩社会,他立下身后事:捐献器官回报社会。

20多岁棒小伙突然瘫痪

他叫秦继伟,家住葫芦岛市连山区凉水井子村,父亲15年前因病去世,姐姐出嫁后目前仅和老妈相依为命,母子靠低保和五保补助生活。他的家距离灵山寺风景区山门仅有百余米,娘俩赖以生存的小房也是政府捐建。

11月16日,记者见到秦继伟时,他刚在母亲帮助下借助"升降机"从炕上来到轮椅上。"你--好!"尽管言语表达不利落,也不很清楚,手脚不会动,嘴也有些歪,可轮椅上的秦继伟始终面带微笑。他的母亲赵玉连说,儿子出生时和正常孩子一样,十六、七岁时就很能干,先开四轮车拉沙子和石头等,后来又开电三轮拉人挣钱。"26岁时突然发病,感觉浑身没劲儿,脑袋和手等总不由自主颤抖,根本控制不了,去医院检查也没检查出啥毛病。"

后来秦继伟把家中玉米卖了多元钱后,医院做了磁共振检查,初步诊断为颈椎管狭窄。"医院能够通过手术治疗,但需要40多万,这些钱简直就是天文数字。谁也没想到,27岁时我就不知为啥突然瘫痪了。"

秦继伟刚瘫痪时,母亲还有些力气照顾,另外那几年也没有这样严重。那时虽然身体也无法动弹,但双臂双手还有些力量,支撑着在炕上能挪动身体,吃喝等都能自己完成,甚至还能用双手挪动轮椅。"年家里发生火灾,我上半身受到些伤害加剧了病痛。但我觉得还是身体疾病恶化造成了自理能力的彻底丧失。因我体重有多斤,而老妈年岁越来越大,为让我能活动活动,老妈可跟我遭了很多罪,也经常摔倒在一起。即便在炕上要把我挪个窝儿都得半小时,中间要歇上好几回。而要把我从炕上挪到轮椅,对她来说没有啥办法。从此我只能坐炕上看日出日落,我的世界变得更黑暗。"

母亲和"升降机"是他生活助理

正当母子无力无助的节骨眼儿,景区一个好心人得知秦继伟遭遇后来看望,并给安装个"升降机",这改变了其生活现状。从此他要想从炕上到轮椅或从轮椅到炕上都要靠母亲和"升降机"来共同完成。

记者在秦继伟家房间里看到了这个特殊装置。两根钢梁上固定了一个电动机和滑轮组合,连接电动机的是个提升装置。现场母子俩演示了一下,记者看到,秦继伟身下有一块方形白色帆布兜住其身体重心,四角有四个铁圈。再看母亲先把白色帆布围在儿子身下,再用提升机上钩子先勾住帆布四角的铁圈,然后按动上下电钮,这样帆布兜着他开始升降。在此期间,他浑身总在颤抖,就像抽筋一样很吓人。尽管程序并不复杂,但因母亲年老力轻,加之他太沉,因此每当完成一次这样"升降",老人都付出全身力气。"一天至少2趟,如果赶上特殊情况和解大手,还要多2回。毕竟快70岁的人,本来我身体也不好,但即便有再多困难,咋硬撑着也得这么干,谁让我是他老妈。别说夏天弄完一个来回汗珠子滴滴淌,就是冬天也浑身是汗。但只要我在还有力气就一定坚持,这样我和儿子才都有活的希望。"赵玉连说。

有了这个"升降机"和母亲,秦继伟才能再次走出小屋看看外面世界。也是这个好心人又给他制作了一台电动轮椅。每次母亲推着他上下坡时,电动轮椅也都会让母亲省点力气。母子生活用水也还是好心人帮打井解决。"还是好心人多,我们母子非常知足,也非常感谢。"

别看是一级残疾,生活也特困难,可秦继伟心态非常好,同时更懂得心疼老妈和孝敬老人。"遇到我发愁和有啥不开心的事情,他就主动开导我,经常讲笑话逗我开心。有啥好吃的必须分给我一半,要不他不吃。我一想到这些就忘记了烦恼,也知足了。"赵玉连说。

捐献器官遗体是唯一心愿

赵玉连目前有心脏病和风湿病等,母子几乎都靠药盯着。"不知啥原因,有好几次在推轮椅时,我就突然犯病摔倒人事不省,后来尿裤兜了,大小便失禁。给我儿子吓坏了,但我醒了后还没啥大事儿。老天可怜不让我这么快走,我还要照顾瘫痪儿子啊!"

10多年的瘫痪让母子生活很困难,母亲的低保金和他的五保费每月共计多元钱是娘俩生活全部来源,屋内一台电视是乡里买的。母子最怕冬天,为节省点柴禾和煤,屋内常常在零下。而秦继伟因为瘫痪无法挪动身体,所以比一般人更冷。今冬尽管有时也很冷,但小院里买的柴火还得算计着烧,毕竟母子还指望着过完整个冬天。

采访期间,记者突然发现秦继伟上半身哆嗦,浑身也开始左右摇晃。这时赵玉连马上用手帮助儿子活动下左右肩膀、再敲敲背啥的,尽量缓解儿子病情。"他不能长时间坐,稍微坐长些就都这样犯病,这时我就得给按这按那。别看他四肢能动下,但却没有知觉,一天吃喝拉撒等都靠我,除了能慢慢说几句话外,他就是个废人。"

年,秦基伟病情继续加重,撒尿费劲,直到现在还得需要用导尿管帮忙解决。记者问他有啥心愿?他说将来想把器官和遗体捐献出去,这10多年想的最多的有俩问题:一是为啥突然瘫痪?医院做了检查,医生说可能是颈椎管闭塞造成的。"这只是初步诊断,我还想听到权威答案。因为现在除身体瘫痪,我说话时面部肌肉、发音等与脑瘫患者很像。而没有条件治疗,等到权威答案就只好解剖遗体。虽然那时已不知道结果,但对医生尤其对同病相连人来说可能会找到治疗办法。"

目前他与外界沟通最重要方式是网络,在手机上看到很多捐献器官救人新闻。于是他想将来帮助需要器官的人。"从27岁瘫痪到现在啥也干不了,真是白活一回。这些年要不是好心人帮助,母子生活到啥艰难程度都不敢想。如果老母亲不在了,我的生活生存就只能靠政府。像我这样没有任何自理能力的人还得需他人照顾,我的大半生都是在别人照顾下活着,因此无论如何也不能这样过完,得给社会和别人作点贡献。而对我来说捐献器官和遗体是唯一能做到的,老妈也支持。"

采访接近尾声,忽然外面有人敲门,原来是葫芦岛市正能量爱心协会志愿者裴嘉隆、王培和姜楠等一行来看望。志愿得知秦继伟母子困境和故事后很同情,共捐款元和米面油等物品。志愿者袁艳华是中医大夫不但捐款元钱,还当场为母子测量血压把脉义诊并开出药方,准备下次再来给送药。当志愿者将多元钱送到赵玉连手中,母子感动得流下热泪,并祝愿好人一生平安。

辽沈晚报·ZAKER沈阳记者胡清文并摄

建昌微生活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bomw.com/kjscyy/1207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