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的李女士腰和腿疼痛半年,感觉像针扎一样难以忍受,甚至连20分钟的坐位或者行走都不能承受。我院疼痛科医生根据李女士的症状、结合查体以及腰椎CT、腰椎核磁共振、红外热成像等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后诊断为“腰5-骶1椎间盘巨大突出”,并建议她进行椎间孔镜微创手术。 看见李女士对微创手术心存顾虑,疼痛科薛朝霞主任耐心地给她详细解释椎间孔镜微创手术的原理与优势:椎间孔镜就像一部微型放大摄像机,它能把病变部位的图像清晰传送到高清晰显示器上,手术医生通过影像系统,清晰辨认出突出的椎间盘、神经根等组织,将突出或脱出压迫神经的椎间盘组织取出。从人体解剖结构看,在每两个相邻的脊椎骨之间有一个神经出入脊椎的天然圆形小洞,这就为我们椎间孔镜技术微创治疗脊椎相关疾病打开了“一扇窗户”。 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是指,在局部麻醉下医生先用一根细针在影像设备引导下从体表穿刺到病变节段那扇“窗户”附近,通过影像引导将工作套管置入到受压需要松解的神经根周围,利用带高倍摄像系统的内置工作管道,在直视下直接进行突出髓核摘除,清理神经周围骨赘或粘连,确定神经根无任何挤压或刺激后,通过等离子射频电极对破裂的纤维环裂口进行修补以预防椎间盘再次突出复发。这个手术最大的好处就是全程采用局部麻醉,在手术过程中实时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感受,医生根据患者的感觉及时调整,可避免神经损伤,这让手术的安全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一般椎间孔镜手术切口7毫米,仅需缝合一针,出血20毫升左右,术后即可下床,至多再住院观察1~2天后即可出院。手术过程不破坏腰椎骨质结构和稳定性,因此避免了传统开放手术后的内固定或融合技术。 听了薛主任的解释后,李女士和家属欣然同意手术。手术经过40分钟就顺利结束,腰部仅留下7mm的小切口,只需缝合一针。术后1天李女士的腰腿痛立刻消失,又能随意行走了。 椎间孔镜和传统的手术有什么区别呢?传统手术要想达到病变部位,除了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还要将病变节段的腰椎椎板切除一部分,像李女士这样巨大椎间盘突出,术后为了保持脊柱的稳定性,一般都需要做病变椎间隙的植骨融合或钉棒系统内固定。这样做到的减压和稳定,是建立在人体生物力学发生改变的基础上的。但是平均术后5年左右,临近节段椎间盘会“亮起红灯”。而椎间孔镜技术对于合适用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而言,就能避开传统手术的这个难题,疗效要更好。优势在于:1、创伤小:与传统常规开放手术相比,椎间孔镜技术手术切口更小,对椎旁肌肉的损伤也明显减小、出血更少。2、恢复快:椎间孔镜术后1分钟即可下地,不考虑观察因素的话甚至可以当天出院。3、更安全:不同于开放手术在患者出现意外状况后无计可施,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后如果没有取得效果,在疾病复发和再发时更容易补救,甚至可以补救开放手术。4、适应症广:椎间孔镜技术几乎适用于所有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山医大一院于年成立疼痛科专科门诊,从年即开始进行经皮穿刺椎间盘射频温控消融技术及臭氧椎间盘减压技术,治疗脊柱相关慢性颈肩腰腿痛经验丰富。到年开始引进椎间孔镜技术,在脊柱相关疼痛微创手术方面不断前行,目前山医大一院疼痛科已经成功开展了数例椎间孔镜治疗腰间盘突出症和椎管狭窄的脊柱微创手术,使得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发生了本质性改变,真正实现了患者安全、疗效确切、术后即可站立行走的梦想,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一致认可。 山大一院疼痛科简介? 医院疼痛科从年开设疼痛门诊,年正式成立疼痛科,科室现有医护人员13人,护师4人,医师9人。 ■山医大一院疼痛科七大特色治疗技术:1、神经阻滞疗法治疗头痛、颈椎病、带状疱疹性神经痛; 2、经皮穿刺射频疗法、治疗肩周炎、颈腰间盘突出症; 3、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肌肉软组织疼痛; 4、精准感觉神经长效阻滞治疗各种顽固性神经痛,如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癌性疼痛、三叉神经痛; 5、神经调控技术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 6、臭氧疗法治疗关节痛、颈腰间盘突出症及缺血缺氧性疾病; 7、椎间孔镜、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脊柱源性疼痛疾病。 ■医院疼痛科专家出诊时间 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上午薛朝霞郑仰林刘保江薛朝霞王肇云张辉下午郑仰林裴晋锋郑仰林张辉裴晋锋白癜风诱发因素中科白癜风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