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治疗白癜风 http://m.39.net/news/a_9241922.html PhotobyValeriiaMillerfromPexels 运动神经元病的诊断: 一般中年以后发病,起病隐袭; 缓慢进展,进行性加重; 表现肌无力、肌萎缩和肌束震颤,伴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等上、下运动神经元受累征象; 无感觉障碍; 肌电图(electromyogram,EMG):典型神经源性改变。 运动神经元病的鉴别诊断: 颈椎性脊髓病(脊髓型颈椎病?) 常伴有相对应节段的感觉异常、疼痛、麻木,也可有感觉平面; 脊髓受压严重者可有括约肌障碍; 无舌肌萎缩和肌束震颤; 无延髓性麻痹; 胸锁乳突肌EMG无改变,而ALS阳性率达94%。 脊髓空洞症或延髓空洞症: 可有手部小肌肉萎缩,舌肌萎缩和肌束震颤; 病变节段出现分离性感觉障碍; 常伴有颅骨及脊柱畸形; 进展缓慢; MRI可清楚显示脊髓空洞病灶。 多灶性运动神经元病: 慢性进展的、区域性下运动神经元损害,肌无力呈不对称分布; 不伴锥体束受损表现; EMG:周围神经阶段性多灶性运动神经传导阻滞和纤颤波; 血中抗神经节苷脂抗体滴度增高。 肯尼迪病(kenney病): X染色体连锁的、遗传性下运动神经元病; 主要见于中年男性,表现为缓慢进展的延髓损害和近端肢体对称性肌肉无力,萎缩和肌束震颤; 锥体束通常不受累; 部分患者轻微感觉异常; 雄激素不足的表现,包括乳房女性化,阳痿等; 确诊需要基因检测。 整理徐鑫鹏 排版徐鑫鹏 审核黄秋园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bomw.com/kjscys/1384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