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脊柱外科医生马骏

标签:冷静缜密抗压王者

脊柱外科,被公认为骨科最具风险、最具难度的领域,而脊柱外科治疗最难的,非脊柱畸形矫治莫属。三十而立的马骏说,“要做这个领域的‘钟表匠’。”

师从陶惠人教授

马骏选择学医的初衷简单而朴素,因为家族里没出过医生,父母将这份期望寄托在他的身上。

年,马骏以高分考入中南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开启慢慢学医路。年本科毕业的马骏,在工作与深造之间,选择攻读研究生。

因为对骨科非常感兴趣,马骏偶然得知,医院医院脊柱外科脊柱畸形及微创脊柱外科专业组组长的陶惠人教授,正在招收研究生。

“陶教授尤其在脊柱侧弯方面颇有建树,而全国这样的专家屈指可数。”一向喜欢挑战高难度的马骏,毫不犹豫,决定报考。

本科打下的扎实功底,和一年备考期间的熬夜苦读,马骏得偿所愿。“能尽早明确攻读方向,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

年9月,马骏正式开启一边求学,一边跟随陶惠人老师上门诊、临床、手术的研究生生涯。这段时间,正是他飞速成长的黄金时期。除了技术,马骏从陶教授身上,感受到更多医生的品格。

高强度

马骏至今记得,他跟随陶惠人教授上的第一台手术,是一台椎管内肿瘤及脊柱侧弯,手术极其复杂,难度很高,前期预判术中出血较多。从早晨七点,一直到次日凌晨两点,对体力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脊柱外科医生必须有个好身体。”马骏说,第二天还要照常出门诊。

温柔

用温柔形容一个男人,似乎不太妥帖。但如果见过陶惠人教授出诊,看到他对患者的态度,就会觉得这个词,恰如其分。

“对患者非常有耐心,非常温柔。”马骏说,脊柱侧弯的患者大多数家庭情况不太好,将病情拖得越发严重,行动受限,不能很好的配合检查;但陶惠人教授对患者,从来都是轻声细语。

“不论患者情况如何,这是医生最基本的态度,也是最能直击灵魂的关怀。”马骏说,陶惠人教授,是他一生学习的榜样。

来大兴再相聚

年,研究生毕业的马骏,走了一段曲折的路,最初并没有如愿到脊柱外科工作,而是在肿瘤外科干了三年。

郁郁不得志的马骏,在年10月底,接到了来自师兄袁斌的电话。

“医院工作十几年,老师是罗卓荆教授,师兄告诉我,他要来大兴,组建脊柱外科,问我有没有兴趣。”此时的马骏,早已有了“跳槽”之心,更何况,他还得知医院骨科名誉主任,每个月不定期在大兴出诊、手术。

老师、师兄都在大兴,马骏丝毫没有犹豫,年11月2日,就办了入职。

“11月2号是礼拜一,我记得很清,要不我1号就想来报道。”马骏想在脊柱外科施展拳脚的机会,终于来了。

“师兄是个急性子,开科后,引进设备、收治患者、开展手术,紧锣密鼓,马不停蹄。脊柱骨折的、脊椎病的、腰椎间盘突出的等等,患者不少。”马骏说,大兴的节奏快、效率高,而处女座的他抗压能力极强,和这里“一拍即合”。

提及未来的规划,马骏说,要努力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脊柱外科医生,争取成为“钟表匠”,尽最大努力为患者解除病痛。

因为熟悉陶惠人教授的出诊流程,马骏起初负责教授出诊日和脊柱外科日常门诊。随着门诊流程理顺,同事们开始轮岗,最近,马骏如愿回到病区。

“袁斌主任下一步想把队伍打造成手术组和康复组,更加专业化、精细化。”喜欢上手术的马骏,等不及每天都泡在手术室里。

马骏说,研究生期间,陶教授给他们授课时讲过,“外科医生既要和钟表匠一样,有一颗精细而敏感的心;要把手术当成艺术,才能成长为外科宗师。”

通讯员:卜亮

责编:刘书海

-END-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bomw.com/kjscyf/1578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