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朝阳脊柱疾患诊治中心

作者:医院骨科冯子鹤

审校:医院骨科海 涌

本文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在之前的系列科普中,我们详细的介绍了“腰椎间盘突出症”这个疾病。许多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在门诊就诊时,对脊柱医生问诊后开的检查都有或多或少的疑问——什么是腰椎X光片检查、腰椎CT检查、腰椎核磁检查?为什么做了X光检查还要做核磁?今天我们就带大家了解一下骨科医生开的那些腰椎影像学检查。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常见的疾患。大多数患者对这个疾病都有个大致的了解——相邻两椎体间的椎间盘向后方突出,压迫了神经从而引起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临床症状(参考下图)。(在过往的系列科普中我们详细的介绍过这个常见疾病,还不熟悉的患者朋友们赶快返回去复习一下。(一枚椎间盘的一生——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什么?)

作为脊柱外科医生,我们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做出临床诊断,这其中一般包括腰椎X线、CT及MRI等检查手段。这三种检查也给许多患者带来了困扰——到底如何区分呢?我们又该如何选择呢?

01

腰椎X线平片

患者常说的照个“片子”,就是指腰椎X线平片。首先来看看它长什么样子(如图)。

我们先记住X光片的样子,以便和后面的两种检查做区分。通常情况下,脊柱医生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开的X光检查常为腰椎正侧位X光片(如上图)。特殊情况下,也包括腰椎双斜位片(如图)及过伸过屈位X光片检查(又称动力位X光片,见后)。医生从不同的角度便可获得更多的疾病信息。腰椎X光片能够提供腰椎、骶椎骨骼以及椎间隙的诊断依据,帮助脊柱医生初步诊断或排除能引起“腰腿痛”症状的如腰椎滑脱、腰椎失稳、腰椎骨折、腰椎结核、腰椎肿瘤等腰椎疾病。另外腰椎X光片除了作为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规影像学检查外,对于一些有骨质改变的骨病、关节部位骨性病变、发生骨折移位、不透光异物存留,还有一些消化系统疾病(如肠梗阻)、心肺器质性疾病等都有着很不错的诊断价值。

X线诊断表现

X线常有以下诊断表现,例如腰椎正侧位上可以观察到腰椎椎体上是否存在增生,椎间隙、椎间孔等是否存在变窄(如图)。下图中,左侧腰椎正位片中,我们可以看到白色小圆圈内四四方方的椎体边角长出了骨刺,这是椎体增生、退变的表现;右侧腰椎侧位片中,红线标明的椎间隙则有变窄、前后间隙等宽的痕迹,高度提示该椎间隙可疑病变。在X线上我们还可以观察到相邻椎体有没有滑脱的(如图)情况。在下图右侧腰椎侧位片中,我们可以很清晰的发现,箭头所指的两个椎体间产生了相对位移,这就是医生所说的腰椎滑脱症;而正常的椎体前、后缘往往呈一条顺滑的曲线。腰椎过伸过屈位X光片是患者在弯腰姿势下和伸懒腰的姿势下进行拍摄侧位的X光片检查。这样医生便可在脊柱运动状态下,观察是否存在病变的情况,从而判断患者腰椎动态稳定性。

腰椎失稳影像学定义

当过伸过屈位中椎体向前或向后滑移大于3mm,和(或)椎体在伸屈过程中旋转活动度增大,L5-S1节段大于20度,其上位节段大于15度(如图)。

我们不难发现定义中包含两个判断标准——椎体间向前或向后的相对滑移很好理解,可以参考腰椎滑脱的示例;

第二个判断标准,如下图所示,失稳的两节椎体间相互成角(如红线所示)在两张片子中出现变化,其变化大于了定义中的标准。

02

腰椎CT检查

我们再来看看腰椎CT长什么样子(如图)。腰椎CT检查,学名叫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顾名思义,CT和X线最大的区别就是,X线呈现出组织的叠加影,而CT可以提供患者身体某一层面的信息。CT诊断技术不仅包含射线技术,还融合了计算机技术、信号转变等方法,可通过扫描对病变部位及组织进行定位及显像(如上图,黄线代表定位信息),该方法可以清晰显示出腰椎是否受到神经根压迫、髓核与周围组织情况等,并可以三维技术重建椎管与根管的立体形态(如下图)。因此CT是临床中辅助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检查方法。

CT诊断表现

腰椎CT常有以下诊断表现,例如椎间盘的后缘会朝椎管内突出(如图)。下图中,红线所示即为椎间盘边缘,其范围超出了上下位椎体后缘。我们在CT中还可以观察到黄韧带肥厚钙化、纤维环钙化(如图)及髓核钙化等。在CT中密度高的组织更亮,比如我们的椎体;密度低的组织稍暗,比如我们的椎间盘。下图中,椎间盘的纤维环部分呈现出同椎体一样的亮度,这说明了纤维环出现了钙化。这样一来通过组织亮、暗的信息获取,我们便可以判断到底是软性椎管狭窄,还是骨性椎管狭窄。

腰椎CT检查是一种常用的检查手段,扫描速度非常快,而且价格相对来说比较低,在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时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对于软组织显像清晰度以及分辨率不是很高,存在局限性,这时就需要借助腰椎核磁共振(MRI)检查了。

03

腰椎MRI检查

最后再来看看腰椎MRI(核磁共振)检查(如图)。

刚刚学习完CT影像的我们在看过腰椎MRI后,第一直观感觉是不是更清晰、更真实、更确切?没错!MRI是影像学中的重大进展,其对椎体及软组织结构的显像较CT检查更为清晰、确切和真实,临床优势更加明显;不仅如此,在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诊断中,髓核游离形成硬膜外肿物,腰椎MRI的鉴别能力也明显优于腰椎CT。

MRI诊断表现

腰椎MRI可以对腰椎的横断面、矢状位以及冠状面的观察突出的椎间盘(如图);同时还能通过对软组织更高的分辨率,更清晰的显示,例如矢状位的间盘游离(如图)、脱垂等情况。MRI的优点包括能显示椎管内肿瘤、检查全脊柱并能根据含水量的减少来确定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也用于检查发现椎间盘病变、半月板病变、脊髓病变、炎性病变以及出血性病变等。而且核磁共振在检查过程中是没有X线辐射的,所以对机体的损害会大大减少。

综上所述,腰椎的X光片、CT和核磁共振三项检查,是不能够互相代替的。脊柱医生在进行临床诊断或腰椎间盘手术术前,不管是腰椎X光片还是CT或者核磁共振,这三项检查是必须都要做的。医生需要通过查体,结合以上影像学资料,才能做出最合理的判断,这样才能确保手术成功率的提高。

我相信通过本文的科普,我们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治过程中常见的三项检查有了初步的了解及认识。借助图片示例,我们也可以对于三项检查做出很好的区分。

End

版权声明:本文由作者授权骨科大夫发布,转载须获原作者同意。

文章仅供参考和学习分享,一切视患者自身情况和以专业医生诊断治疗为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骨科脊柱专业组简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脊柱专业组近年来在海涌教授的率领下,不断发展壮大,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以崭新面貌更加专业地为患者服务。从事脊柱畸形的临床救治和实验研究30余年,成功主刀救治了余名脊柱畸形患者,给予无数患者重生的希望。年全年完成各类脊柱手术余台次,其中脊柱畸形手术数质量再创新高,收治各类脊柱畸形患者余人次。脊柱微创手术增幅更为明显,全年微创技术手术近台次。专业组全年共发表SCI文章21篇,获得10项科研课题,并开展了包括天玑机器人辅助手术、MIDLF技术等在内的多项临床新技术。同时,医院自主研发的严重脊柱侧凸并发症预测系统的建立及临床应用获得了医院创新一等奖;牵头的PE-TLIF技术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已有30医院加入,进展顺利。脊柱专业组将继续秉承创新、务实、凝练、提高的原则,力争新的突破!

医院脊柱精英团队

(*出诊信息仅供参考,以门诊公布为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骨科简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骨科成立于年,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经发展成为集临床、科研、教学、保健和预防于一体,创伤骨科、关节外科、脊柱外科和肿瘤骨病四个专业学科分工精细、并行发展、特色突出的骨外科模式。近年来在骨科主任海涌教授的率领下,医院骨科正在不断壮大,在骨科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以崭新面貌更加专业地为患者服务。目前医院骨科是北京市重点学科,排名位居北京地区骨科第一方队,是首都医科大学骨外科学系的牵头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首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医院骨科发展至今,形成了本部、京西院区、燕达院区、怀柔院区“一院四区”的大骨科制模式,科室床位已达张,年均手术超过例。

骨科拥有国内外享有极高声望的知名专家和中青年骨干,担任了国内外多个专业学术组织和机构的一系列重要学术任职。骨科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学科发展,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承担了国家、部委和北京市等各级课题75项,多次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积极参与国家援外任务。科室人员主编、主译、参编学术专著30余部,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论著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近篇。此外,每年举办国际级、国家级学术会议12次,每年开展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3次。长期大量基础与临床研究为骨科疾病诊疗防治建立了扎实的理论研究基础,目前针对各类骨科疾病开展了系列化、个性化的精准诊治程序。

医院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工体南路8号

热线电话

-,

医院本部乘车路线

路、路、路、28路公共汽车东大桥站下车;

43路、路、路、路、医院站下车;

地铁6号线东大桥站;地铁10号线呼家楼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bomw.com/kjscyf/1504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