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热舒适是一个复杂的不确定因子

在ASHRAE55标准中,人的热舒适被解释为“在此环境中人们表示满意的一种心理状态”。在生理学上认为人处于舒适状态时,人体的热调节机能处于最低活动状态。人体热舒适是一个复杂的不确定因子,它受到许多不可测量和随机因素的影响,但主要的影响因素有物理因素(空气温度、平均辐射温度、空气流速和空气的相对湿度)、个人因素(人的活动量及服装热阻),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影响因素,如瞬时热的影响、非热因素的影响等。

热浪

艾灸热敏度高低不同,对温度的把控也不同

艾灸就属于瞬时热的影响,我们常常在艾灸的时候,有的人艾条或艾灸仪器离身体很近了,还不感觉热,有的人离的很远,就感觉热了。这就是热敏度高低不同的原因。

造成热敏度不同的原因有很多,有的因人而异,也有的是因穴位不同导致热敏度不同。还有一类比较特殊的,就是有些人群由于疾病原因(尤其是糖尿病人、脑出血病人、脑血栓病人),导致神经不敏感,就是说,明明温度已经很高了,但他还是感觉不到热,这种情况下,皮肤就很容易被灼伤,给他们艾灸时,一定要注意对温度的把控;

人体忍受温度

寒性体质和气血亏虚者,热敏感度相对较低,因为虚寒严重,体内寒气就会与热量相抵消,相对来说,不太容易感觉到热,此时应该加大灸量,即增加单穴艾灸时间和频率。

艾灸最适宜的温度是多少?

关于“艾灸最适宜的温度是多少”,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专家特别做过研究,在研究论文《不同热灸温度和面积刺激对神经元的激活作用》中,专家们得出结论:艾灸面积与温度一定时,可以产生治疗效果,但并非面积越大、灸温越高越好。比如,当灸温为40℃、42℃时,不管灸多大面积也不产生效应,而当温度在44℃-52℃之间,SRD神经元总能被激活。而人类对于热刺激诱发的痛阈(指引起疼痛的最低刺激量)在45℃左右,考虑到散热及个体等因素,可以比这个温度稍高一些。

也就是说,既能发挥作用,又不引起疼痛,45℃是相对理想的温度值,是艾灸最适宜的温度。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因为个体及穴位的热敏感度不同。

艾条

怎么艾灸,才能最有效果?

中医说:“灸之要,气至而有效”,“气至”就是:表面不热深部热,局部不热远部热,此处不热他处热(或者麻、胀、痛及其他非“烧灼皮肤”的热感)。

也就是说,灸疗的要点,在于“得气”,通过艾灸某一个敏感的地方,让这个地方发生“感传”现象,从这个地方传到其他地方,就说明有效果。如果没有这种感觉,仅仅是皮肤感到烧灼、烫痛,就会表面热深部不热,艾草的药性就难以渗透,就只是在做无用功,或者效果很差。

推荐阅读:

疼痛科总结|减轻你腰椎间盘突出疼痛的4个动作

艾草全身都是宝,用来泡脚效果好!产妇泡了更加好!

湿热,寒湿丨专家:刮痧或艾灸这3个穴位,在家就可以自己祛湿

有关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腰椎滑脱病因的知识科普短片

久坐,腰疼?健身教练教你科学的锻炼腰肌,保护腰椎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bomw.com/kjscby/1517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