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神经外五科开展了椎旁入路经皮通道显微镜下腰椎管狭窄减压及椎间盘突出切除术,从而填补了我院通道显微镜下腰椎管狭窄减压及椎间盘突出切除的空白。

年近70岁的张女士是一名常年高血压、糖尿病的老年病人,起初表现是腰腿疼痛,经过“按摩、理疗”等长时间保守治疗,但依然有左臀部、左下肢及左足疼痛、麻木等症状,进而出现间歇性跛行,走一段路就出现疼痛无力,必须休息后才能减轻,再走症状反复,甚至出现了大小便的障碍等。患者及家属辗转邯郸、石家庄、医院,均告知需以常规后正中切口椎板开放入路、螺钉固定的手术方式才能解决。患者家庭条件差,负担不起昂贵的手术耗材费用,后患者家属找到神经外五科宋国智主任,宋主任在详细了解患者病史、充分与家属沟通后,决定应用小通道微创新技术解除患者病痛。

在麻醉科、手术室大力支持配合下,宋国智主任亲自现场指导,陈建军医师应用通道技术在患者腰部仅用两处1.5cm切口,术中出血仅20毫升,且未影响患者脊柱稳定性,用时2个小时解除患者病痛。患者术后左臀部、左下肢的疼痛即消失,术后3天即可自主下床活动并遵嘱出院。患者及家属对我院神经外五科、手术室及麻醉科给予高度评价,直医院,医院技术最好!

术前腰椎CT平扫提示患者腰椎骨质增生明显,腰椎管及椎间孔狭窄。

术前腰椎MRI平扫提示腰2-3、3-4、4-5及腰5-骶1椎间盘均有异常,尤其腰3-4及腰5-骶1节段椎管狭窄明显(后者甚至有腰椎间盘脱出)

术前定位腰3-4及腰5-骶1节段

术前画出切口标识“切口约1.5cm”

置入逐级通道

置入通道后定位

一侧椎旁入路置入通道可以做到双侧椎管及神经根的减压

术后复查腰椎CT提示腰3的小关节保留完整

术后复查腰椎CT提示腰5的小关节保留完整

术后腰椎三维CT重建证实腰椎稳定性良好

常规手术方式为后正中切口入路全椎板咬除、螺钉固定,然而该术式存在对椎旁肌肉、韧带、棘突、椎板等损伤较大的缺点,其创伤大,出血多,脊柱活动受限,术后切口疼痛等。而经皮通道下显微镜手术方式通过脊柱旁正中入路管道系统,可在1.5cm直径的通道管深入椎管内硬脊膜后方,沿椎管纵向开放2cm脊髓空间,可完全暴露椎管范围。且显微镜下操作,有效减少、避免脊髓及神经损伤。椎旁通道管退出时术区肌肉自然复位,最低程度减少了肌肉损伤。术中可应用高速磨钻磨除部分椎板及棘突下方骨质,既可充分暴露椎管内手术空间,又减少对椎板、关节突、棘突及韧带损伤,降低术后脊柱不稳风险。该手术方式单一切口可以做到双侧减压,减压彻底,疗效明显,切口长度不足2cm,全麻手术,病人全程无痛苦,术后3天即可出院。手术不用螺钉固定,费用低,且不影响脊柱稳定性,不影响腰部活动度,恢复快,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费用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bomw.com/kjsczz/1403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