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仗着自己年轻,轻易地消耗着身体,却不知道,你的颈椎正一点一点地出卖你…… 1 周末和几位朋友吃饭。等待上菜的时间,大家都不约而同地低着头,玩手机。 我忍不住提醒道:别玩了,玩手机,容易得颈椎病。 一位朋友抬起头:我这么年轻,怎么会得颈椎病? 另一位朋友耸耸肩:就算有也不怕,去按个摩就好了。 真的是这样吗? 来说三个真实事件。 第一件。刚工作两年的武汉市民小张,因为脖子开始发僵,觉得不太对劲,医院检查。 检查的结果吓了她一跳:虽然她只有25岁,但颈椎已经形同70岁的老人。 不仅生理曲线变直,还伴随着骨质增生,以及骨刺。平时一发作,脖子僵硬到无法动弹。 什么情况? 医生说,这是因为她低头玩手机的时间太长,原本正常的颈椎曲线被强行拉直了。 第二个案例 今年40岁的王先生,开了家小面馆,平时上班就煮煮面,下班就玩手机。 突然有一天早上,王先生觉得脖子酸痛。到了下午,他竟然出现了手麻脚麻的症状,后来直接全身无法动弹。 医院时,王先生已经下肢瘫痪,大小便完全功能障碍。 医生说,这是椎间盘突出,压迫到了颈脊髓,导致的截瘫。 原来平时王先生下班回家,喜欢躺在床上玩手机到两三点才睡,长时间持续的低头曲颈,终于让他的颈椎不堪重负。 又是玩手机。 低头玩手机。这种看似无光痛痒的习惯,正在不经意间,摧毁你的健康。 无独有偶。 10岁小朋友小鹏,低头玩手机玩到瘫痪。这是小鹏一张磁共振图片,可以看到颈椎管内出现明显的突出。三分之二以上的椎管被突出的椎间盘占据,脊髓被严重压迫变形。 红色箭头指示黑色三角即为突出椎间盘 这一眼就可以看出了椎管狭窄有多严重,结合病人的年龄,不禁倒吸一口冷气。 为什么会这样呢?还是玩手机! 事情是这样的,10岁的小鹏最近迷上了吃鸡游戏,每天一放学就霸占着爸爸妈妈的手机玩个不停。 因为玩得太投入,他一直保持着低头的姿势,一玩就是几小时,累了就换个姿势,后脑勺靠着沙发仰着玩。 不管是吃饭、上厕所,小鹏都离不开手机,父母劝他不要再玩,他就生气不吃东西。 宠溺儿子的鹏爸鹏妈忙着自己的事,一来二去也没太在意儿子了。 一个月前小鹏照样低头玩着手机,突然哭喊自己脖子疼。鹏爸鹏妈开始以为他是低头玩手机久了肌肉酸痛,帮他按摩后让他休息。可是一连几天,疼痛都没有明显缓解,有时候半夜都会哭醒喊痛。 更严重的是,小鹏说自己的双手发麻、左手又沉又重,一点力气都没有,还几天没有解大便了。 鹏爸鹏妈感觉到事情不对,赶医院。医生给他做体格检查发现,小鹏的颈椎有压痛、活动障碍,左手肌力不仅下降了,还有轻度的肌肉萎缩。 医生赶快给他安排颈椎增强CT检查,发现第5、6颈椎之间的椎间盘钙化并髓核突出、颈椎管严重狭窄,寰枢关节失稳。 拿到检查报告的医生也是一阵惊讶,这么小的孩子颈椎管狭窄这么严重,再不治疗,脊髓长期受压迫,很有可能导致瘫痪。 医院用脱水药暂时缓解压迫后,鹏爸鹏医院治疗。 经过颈椎磁共振复查,明确了第5、6颈椎之间的椎间盘变性并髓核突出、颈椎管严重狭窄。 脊柱外科评估小鹏的病情后给出了手术方案,最后通过手术把小鹏突出的椎间盘和部分椎体切除,用钢板固定了松动的椎骨。 小鹏的左手肌力恢复了正常,颈部疼痛也改善了,不过他以后就没有办法再低头玩手机了。因为装了钢板的脖子不能过曲和左右转动了。 钢板固定的颈椎侧面 钢板固定的颈椎正面 2 智能手机普及之后,玩手机对很多人来说已经不是习惯,而是一种依赖。 地铁上,公交上,等红绿灯的街头,排起长队的奶茶店前,全是低头玩手机的年轻人。 调查显示,中国人每天玩手机的时长位居世界第二。每天大约平均每6.5分钟看一次手机,每天约看次手机。 当玩手机占据了生活,最先受害的,正是你的颈椎。 去年2月,欧洲脊柱协会就发出警告:低头玩手机,正在影响年轻人的健康。 他们用了个十分直观的例子:人的头部重量大概在10斤左右,当你倾斜15度,颈椎负重就上升到24斤。 如果达到60度,正好是我们玩手机时的角度,负重就高达54斤。 54斤是什么概念?相当于你的脖子上,骑了个八岁的小孩。 这么大的压力长期加在颈椎上,能不出问题吗? 据最新报道,我国如今有约两亿人患有颈椎病,其中年轻人的发病率,已经超过了中老年人。 年的一份研究,调查了名颈椎病患者,也发现30岁以下的颈椎病患者占比达到37%。 年轻,不再是你的护身符。颈椎病的年轻化,已经是不可忽视的健康问题。 在保定,就有一位9岁的男孩,因为天天低头玩手机游戏,颈椎成了一条直线,已经无法弯曲。 如果你经常玩手机,有时会无故感到头晕、恶心、肩膀痛、颈部僵硬,要小心了。 颈椎病,可能已经不知不觉找上你。 3 可能会有人觉得,颈椎病算什么?又不是什么大病。 大错特错。 颈椎病的危害,比你想象中可怕一百倍。 颈椎病,会导致高血压。 15岁的武汉男孩小李,饮食健康,体重正常,却检查出了高血压。 医生发现:小李的高血压,很可能是颈椎问题引起的。正上高中的小李因为长期伏案学习,造成了颈椎的关节问题,而颈椎又诱发了血压升高。 颈椎病引发的高血压,会令人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视力下降等,对学习工作影响极大。 失眠,也是颈椎病的副产品。 颈椎病一旦严重到一定程度,就会压迫颈部交感神经,进而引发脑供血不足和大脑皮层血管痉挛。 不仅如此,重度颈椎病患者,还会因为没有合适的姿势睡觉,“失眠到想自杀”。 这样的失眠,再多褪黑素都救不回来。 当中的痛苦,岂止是撕心裂肺。 颈椎病,甚至会致死。 颈椎病会死? 真的。 年,49岁的银监会非银部主任李某某,突然心梗发作去世。李主任表面看是心梗,而实际上是颈椎病所致。 他本身颈椎就不好,当晚还加班到凌晨,维持一个姿势很久。 晚上睡觉,他侧睡加头低,导致颈部肌肉收紧,刺激了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冠状动脉平滑肌痉挛,心肌缺血,心梗而死。 颈椎病可引发的全身病症,至少有70种。 从上肢无力,突然摔倒,到瘫痪,神经性肠胃功能紊乱…… 颈椎病,真就是洪水猛兽。 颈椎病的危害甚多,治疗起来,也不容易。 天使投资人薛蛮子,就患有严重的颈椎间盘突出。 医生告诉他,此病严重到要从脖子开刀,换上一段人工骨头。手术过程三小时,风险也不小。 “穿越喉管呼吸道食道绕过声带才能找到问题颈椎骨,要用刀换下一块压迫神经的骨头。换上人工骨头,是个很复杂的过程。这里是脑神经与骨髓相连的神经密布的地区,稍有差池产生后遗症会影响你一生。” 虽然他最后顺利恢复,但当中的惊险恐怖,真不是我们能想象得到的。 顺便提一句:薛蛮子患颈椎病的原因,正是每天玩4个小时手机。 网上也流传过一张,54岁男人做完颈椎病手术后的X光图。 可以看到,他的颈椎有很多骨刺,椎间隙也已变窄。而为了治疗椎管狭窄而做的手术,他的脖子上被硬生生打进了很多钉子。 很多人说,这就是“低头族”们的终极大结局。 深以为然。 颈椎病不是小毛病,千万别掉以轻心。远离颈椎病,要从现在开始。 4 怎么保护你的颈椎? ★经常变换坐姿 久坐是上班族的通病,长期保持一个坐姿不仅容易肌肉酸痛,还会伤害到颈椎。这也让办公室成了颈椎病的重灾区。 长辈常说的“挺起腰来做人”,不是没有道理的。 ★改善睡眠环境 枕头的选用要适当,同时枕头内容物不能过软或过硬;每天睡觉姿势要经常调整。 ★改变你的生活习惯 最重要最重要的,别低头玩手机! “低头族”,正是青年颈椎病的主力人群。低头玩手机对颈椎的伤害之大,相信我也已经讲清楚了。 为了你的颈椎着想,为了你的下半生健康着想,放下手机吧。 如果有需要的话,也一定要控制时长,并且每30分钟停下来,活动一下。 用手机时,手机最好与眼睛保持30到50厘米的距离,不要低头玩,把手机拿高点。 呵护颈椎,以下4个方法一定要牢记: 01 改变日常工作中特别是电脑和手机使用时的不良姿态,端坐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适当的放松和休息。 正确的坐姿应是:头正、颈直、身体挺直。手的高度与键盘平行,手腕不要靠在桌子上。 正确玩手机的姿势应该是:脖子抬起与背部呈水平状态,手机的视角略低于眼睛的位置。 02 在工作或学习时,可以每隔20-30分钟,适当做一些简单的颈部保健操。 这套颈椎操一共有5节,注意做动作时要慢慢来,不要用力过猛,不然会适得其反。 第一个动作,用肩膀画个圆圈圈,你能做到吗? 先来他个5圈: 第二个动作,尝试两个手在背后握一握,不过动作慢一些,小心拉伤胳膊: 如果实在僵硬,那就让毛巾拉近你左手和右手的距离吧! 第三个动作,跟着我左右右手一个慢动作,右手左手慢动作重播: 感觉自己微微有些身轻如燕了? 来!第四个动作,靠墙舒展一下筋骨吧: 第五个动作,谁说在办公室不能做运动的,这不就来了吗? 03 睡眠时,注意选择合适的枕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般高度在9-10厘米之间的枕头,比较符合颈椎生理弧度,但具体尺寸还要根据个人情况而定,一般肩宽体胖者枕头可略高一些,瘦小的人则可稍低些。 习惯仰睡的人,枕头高度应以压缩后与自己的拳头高度(握拳虎口向上的高度)相等为宜; 习惯侧睡的人,枕头高度应以压缩后与自己的一侧肩宽高度一致为宜。当然,无论仰睡、侧睡都能保持颈部正常生理弧度的枕头是最理想的。 充填物不要太软,也不要太硬。而且枕头建议垫在颈部。 04 这里,再推荐4招瑜伽拉伸法: 1、雷电式变体 膝盖跪地,右手放在下背部,左手上举 然后左手撑地,放左脸着地,左手放在下背部 保持10次呼吸,换边重复 2、蝗虫式变体 趴下来,双脚打开与髋同宽 右手左手来到下背部,掌心朝上 吸气抬起胸腔、下巴,左手放到前额 保持5次深呼吸,换边重复 3、三角式 双脚打开一条腿的长度,右脚内扣,左脚朝外 双手打开平举,呼气左手去找左小腿 保持背部延展,胸腔打开,看上方 4、简易坐扭转 双腿简易坐,左手来到右膝盖外侧,右手在身后伸直 呼气,往右侧扭转 保持10次呼吸,换边重复。 5、猫式婴儿式转换 先做婴儿式,然后吸气来到猫式 呼气回到婴儿式 重复做10次 注意呼吸的配合,动作缓慢 别让“低头玩手机”,毁掉你的人生 来源:KG运动 国际康复会议与展览ID:rehabcanton 本稿由国际康复会议与展览采编,转载请注明出处. ———————————————— 欢迎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