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去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http://m.39.net/pf/a_4789147.html刘天君老师移空技术及危机干预简化版移空介绍 年1月29日 卢林老师:好,我们今天初五的督导组就开始了,今天有几位督导老师,彭老师是其中一个,还有另外几个老师。今天也很荣幸的请到了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博导教授刘天君老师,给我们大家介绍他的一个非常好的、可以用于我们这次危机干预的移技术,具体介绍刘老师的头衔太多了,我都背不过来,请他的助手尚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 尚旻老师:刘天君老师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是咱们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的首批注册督导师,也是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委会的催眠学组副组长,这是跟咱们心理相关的;然后他是高校教材《中医气功学》的主编,咱们所有国内中医药大学用的《中医气功学》的教材一直都是刘老师主编的。 卢林:好,我补充一条,他与前两天来给我们讲课的方新老师,当时是中德一期行为组的同学。他有一些自己结合临床和他的所学创造的一些新的技术,对于我们这次危机干预也是非常有用的、很实在的技术。我们很荣幸的请到刘天君老师,今天来给大家做一个介绍。同时刘老师可能会留半个小时,结合我们这两天大家接个案,给大家辅导一下。 刘天君:好,那我就开始。我今天讲一下移空技术在危机干预里的运用。先把整个移空技术做一个简单的介绍;然后再根据这次疫情的情况,讲一个简化版的移空技术,很容易学会。一共两个内容。 现在先说第一个内容:整个介绍一下移空技术,为了使这个介绍比较容易接受、比较容易听懂,我还是先讲一个案例。通过这个案例可以了解移空技术的一些特点。移空技术和其他心理治疗技术相比,有一些自己的特点。比如说,它不做诊断、不追原因、不问结果,只是处理当下的症状,这点和其他许多心理治疗技术就不太一样。其他许多心理治疗技术往往要去先找原因,移空技术不找原因、不做诊断、只处理症状,这样对于这些比较急的一些消极情绪、或者感受,就能够比较及时的进行处理和干预。比如说抑郁,或者说焦虑或者说恐惧,我不问你来源是什么,只把这个当下的恐惧焦虑移到没有问题的地方,大概这么一个基本的思路是这样。 我先简单讲一个病例,这个病例不是一个纯心理的病例,是包含生理症状的病例。为什么介绍这个病例呢,一是这个病例我讲的比较熟,这次也来不及准备,我就不找新病例了;再一个我想说明,移空技术不仅能处理心理问题,也能解决一些生理症状。这样对于这次危机干预中症状比较轻的来访者,可以得到心理和生理双方面的疗效。所以我觉得讲一下带生理症状的病例可能比较好一些。这个案例是我去年8月份在山东做的。我每次做移空技术培训的时候,都会现场做案例,现场寻找来访者的方法就是现场征集。通常移空技术处理一个靶症状影响度大于7的来访者,不管是什么症状,生理或者心理的,我不太挑,哪个都行。7是来访者主观的评价,他认为影响度大于7就可以举手,那次培训的时候有几个人举手,当时这个来访者举手是9,她的症状是疼痛、脊柱疼痛。上台以后我就问她这个疼痛的症状是怎么回事,她说是脊柱椎管狭窄加上压缩导致的疼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个生理性的疼痛。疼痛的程度很严重,大概有9左右,应该是很疼了。按照移空技术的思路,我就跟她说,我们先做一个三调放松(三调放松以后我再讲解)。放松之后,我问她:这个疼是哪一种疼。我跟她说,从心理学角度对内部感受的表述都是不很清晰的,我需要表述的更清晰,希望用一个象征物来表述、而不仅仅是词汇。比如说疼这个词,你说针扎的疼、火烧的疼、抽筋的疼是同一种感受吗,其实不是,但是我们在表述上只有一个词,疼。移空技术用这个词表述是不够的,我需要再把它象征化、表述得更准确。我就问她是哪种疼,她就说背后很疼,问了许多问题之后,她说就像是一把大砍刀、直的大砍刀、一把10米长的大砍刀,直接竖着劈进了脊柱,所以疼的非常厉害。那么这把砍刀就是象征物。这个象征物是我反复问出来的。问她这个疼像哪种疼?想着像一把刀砍的疼,问她像一把什么样的刀,反复问,最后确定的是像一把10米长的刀,面还有点锈,有点血迹,直的从上向下砍进了脊柱,那当然是很痛了。10米长是她的主观描述,我不加干预,她说多少就是多少。然后我跟她说,你现在能不能把这把刀拿出来?她说不好拿,切得很厉害、插得很深,拿出来不太容易。我说那我们做个手术,把这把刀取出来行不行?她一听这话就哭了。她说不行,说因为这个病已经做了4次手术,手术太痛苦了,不能再做手术。我就递餐巾纸给她,说你不要哭了,我们可不可以想些别的办法把这把刀拿出来?如果不把这把刀拿出来,这个痛怎么可能止住呢?她就一边哭一边说,有什么办法?我就开始跟她说、跟她聊,说比如说我们用个磁铁把它吸出来,或者用一个不做手术的办法把它轻轻拉出来行不行。这样反复地问和聊,然后她忽然说她的身子有点晃,说老师我发现我在晃的时候,这把刀子有点松动。我说那好,那你就接着晃,然后就能看到她的身体在晃。晃着晃着就把刀晃出来了。刀晃出来了以后,我说你考虑一下把刀放在什么地方,拿出来放在什么地方比较合适?她想了想就告诉我,说放在一个木盒子里。我问是什么样的盒子?他说是一个很精致的盒子,是他爸爸给他打的。我说放得下这把刀吗?她说放得下,这个盒子长有15米,那把刀长10米,放进去没问题。我问那个盒子里有什么东西?他说盒子里是一块很细致的布,黄色的绸子一样,很精致。我说你放刀进去有问题吗?她说没有问题。然后我说放进去后需要加固吗?她说需要,需要把它绑起来。我说那你要把它绑结实了,因为我们一会要移动这个盒子,把它移动到空的地方,在移动过程中散了可不行,你要把它加固好。在把刀放进去的时候,她已经要关上盒子了,又说不行我要打开。我说怎么要打开呢?她说里面还要再放两朵花进去。我说那好,那你就放。然后她就放了花,再要盖上时,她又说要放卡片进去,卡片上写了字。我问她卡片写什么字?她说看不清楚,我说那好你就放吧。这样,这个案例的象征物是一把刀,箱子是刀的承载物。象征物是靶症状的象征,承载物的心理学含义是来访者内心能够承受问题的能力、或者说资源,这个案例是一个箱子。我让她把箱子和刀画在黑板上,治疗的前一半完成。移空技术共10个操作步骤,前一半就是这样做。 移空技术为什么叫移空呢?空的含义就是没有问题的地方。移空技术的治疗的目标,就是把包含着象征物的承载物,移到没有问题的地方。这一点与其他心理治疗有什么不同吗?其他心理治疗通常都是解决问题。但移空技术除了要解决问题之外,还要把来访者带到没有问题的地方,这是来自于中国传统修炼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要到空才行。 前一半结束之后,开始做第二部分。我说我们要开始移动,移动这个箱子。在移动之前又做了一次三调放松,她安静下来之后开始做移动。我让她在眼睛的正前方平视线的范围,向正前方反复地前后移动。比如说我说5米、10米、15米、30米、15米、20米、50米、80米,这样来来回回的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让她找到一个最远点,最远的地方她说大概是米,我就问他还看得见吗?她说就看不见了。那么在移到之后,我再继续问:、、。我问:“你看不见了,那么这个箱子和这把刀在你心里还有没有?”他说还有。那我说再往、、0、00的向远方移。最后要移到什么程度呢?移到10的时候,她心里没这回事儿了,觉得这件事情完全放下了,感觉很轻松。我就问她,现在问题的影响度是多少?她说的是4,从开始的9减到了现在的4。我说好,这次我们就结束。整个的过程大概是这样。 那次培训一共是两天,第二天早上,我来的时候在电梯口碰到这个来访者,她特别高兴,跟我说:刘老师,我今天早上起来腰真的不疼!真的有效!她说平常早上起来,就哎呀哎呀哎呀,半天才能起床,但今天早上起来,不能说鲤鱼打挺吧,反正也是很顺利的起床了,腰没疼。我一个星期之后随访,说分数从4涨到了6,还是有效。这是做了一次移空技术以后的效果。这个效果说明什么:它可以解决心理问题、也可以解决一定的程度的生理症状。整个过程的基本思路就是先找到靶症状的象征物,再找到承载物,把它们装点好之后,反复移动到空,空意味着没有问题的地方。 还有一个案例写在《移空技术操作手册》上,这本操作手册是我和现在的国际催眠协会主席本哈德先生(BernhardTrenkle)一起写的。他写的是移空技术在欧洲的应用,我写的是在国内的应用。书中有他做的一个案例,小朋友的案例。这个小朋友害怕打针,因为她打了好多次打针之后,非常害怕打针。本哈德先生给她做了一次之后就不再害怕了,也做的是移空技术。她做移空之后还画了一张画,我把这个画放在手册的封底上。这本手册已经出版了,在网上可以买到,我和本哈德先生合著。书中可以看到整个移空技术操作过程,里边讲的很清楚。 下边我就讲一下移空技术的10个操作步骤。在讲之前我先把移空技术的概念说一下。概念比较抽象,但说完了以后我再讲步骤,就容易理解了。移空技术是以中国传统修炼技术的存想与入静技术为核心,由治疗师指导来访者充分运用意识的想象功能,先将所需要解决的心理障碍、心身疾患的症状象征性物化,也就是形成一个具象化的象征物,并放入为这个象征物量身打造的承载物,而后在不同的心理距离上反复移动置放了象征物的承载物,使它们在移动过程中逐渐变化乃至消失,从而缓解或消除症状极其影响的本土化心身治疗技术。这个概念手册子里有,我就不详细展开了。移空技术一共有10个操作步骤,前5个操作步骤叫静态操作,后5个操作步骤是动态操作,加起来是10个。 10个操作步骤里面第1个就是三调放松。三调放松非常有用,是移空技术的重要操作环节,也可以用于其他心理治疗技术。三调放松顾名思义,就是要在三个方面放松,一个是身体放松、一个是呼吸放松、一个是意念放松,合起来是三调放松。怎么做呢?第一,让来访者正襟危坐,坐椅子的前1/3,上身要直起来、要做得正。为什么要做得正?坐得正来访者的自我感比较强、自我把控能力比较强,所以随意躺着靠着坐是不行的,必须要坐正。双手放在膝盖上,轻轻闭上眼睛,晃悠几下找到最舒适的姿势再坐定,这是调身。然后调息,调息是只注意呼气,不管吸气。为什么只注意呼气呢?因为呼气是兴奋副交感,吸气是兴奋交感,注意呼气相当于兴奋副交感,使来访者容易平静下来。但是要注意不要吸满,也不要呼尽,让每次呼吸之间能够平缓的过渡,这是调息。然后调心,调心是随着呼气把脑海放空,将所有的念头放空,让头脑清晰安静。整个操作过程是治疗师说清楚之后,让来访者自己做3到5分钟。可以告诉他:你坐直身体、注意呼气,在呼气的同时放空脑海,等你觉得身体完全放空了,头脑变得清晰了,就可以慢慢睁开眼睛。也可以让来访者按治疗师的口令顺序做。 第2个步骤是确定靶症状。移空技术的靶症状就是来访者的负性感受。负性感受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消极的情绪、一个是消极的感觉,消极的情绪偏于心理,消极的感觉偏于生理。消极的情绪可以是抑郁、焦虑、恐惧、愤怒、担忧,各种情绪都可以;消极的感受感觉可以是疼痛、麻木、胸闷、憋气这些都可以。选择一个负性的感受,做为靶症状,情绪或者是感觉都可以。选择靶症时状要注意:移空技术所针对的靶症状并不是引起靶症状的生活事件。比如说这次的疫情是新型的冠状病毒性肺炎,这是一个生活事件。这个生活事件不是来访的感受。不是这个肺炎有多好多坏,而是来访者对这个肺炎的感受是好是坏。我们要解决的是来访者的感受,而不是肺炎本身。这一点要清楚:生活事件不等于负性感受,我们能解决的是负性感受,并不是生活事件,这要分清楚。 选择了靶症状之后,就要确定靶症状的影响度,通常要7以上的影响度。如果影响度太小了,反而不容易解决。你把一个评分是9分或者10分的影响度减到5分或者4分,比较容易,但是你把一个2分的影响度减到1分就很难。越大的其实越好解决,越小的越难解决。而且如果影响度小的话,不大影响来访者的身心,也就不必去处理。所以通常选择7以上的,最低限度5以上的,5以下的症状不必去处理。这个地方我要再说一句,靶症状的影响度并不等于靶症状的严重程度。这是两个概念:影响度不等于严重程度。症状的严重程度是症状本身的,症状的影响度不是它的严重程度。我举个例子来说它们之间的区别:比如说一个18岁的姑娘脸上长了一个青春痘,它的影响度可能是9,但如果这个青春逗长在一个小伙子脸上的同样部位,它的影响度可能是2。这就是症状可能一样,影响度可是不同,所以影响度并不等于症状的严重程度,虽然这两者通常高度正相关。这次的肺炎影响度和它的严重程度可能高度正相关,但这仍然是两个概念,要区分清楚。我们解决的主要是影响度,解决影响度会同时解决严重程度,但不是一回事。 第3步就是想象、存想靶症状的象征物。靶症状如果是胸闷,不能只说胸闷,胸闷是一个语言表达,我不能直接将它进行移动。我要把它变成一个象征物,怎么变成呢?注意:象征物通常不是来访者主动说的,是治疗师问出来的。治疗师要知道有症状一定有象征物,问是一定能够问出来的,就看你会不会问,这是做移空技术的基本功。他说胸闷,你不要像一般的问诊一样,问什么时候开始胸闷,几天了?不问这些,不问病史、不问原因,不问是不是你们家人有肺炎啊?不问这些,而是问你这个胸闷怎么个闷法?他说好像有东西压在胸前,什么东西压着?像一块石头、像一块铅板。这就是象征物。不问历史只问当下症状的类型,把当下的类型转换为一个具体的物体就行了。如果他说像一块石头,你就开始问他这个石头长宽高、轻重,要把这个石头通过各种问题问得栩栩如生才行。那么引导象征物的基本技巧就是多角度提问,通过多角度提问把象征物问出来。 问出来以后还要把这个象征物具象化、非常具体。一定要把象征物问的栩栩如生才行。怎么问的栩栩如生呢?两个技巧。第一个技巧:细节性的提问。比如说石头,你要问他,这个石头是规则的还是不规则的?是什么材质的?是什么颜色的?有没有污渍?有没有尖角?有多重?还可以问他这个石头是在你的胸口里的什么位置?是在外面还是在里面?位置需要问的很清楚。第二个是多感官通道提问。至少问三个感官通道的感觉,比如石头多重,这个石头看着是什么颜色?有多大有多小,这是视觉的;然后你要问嗅觉的,这石头有没有气味,有没有什么青苔的味道,有没有什么其他的污渍;再问问触觉、温度觉,这石头摸上去是软的还是硬的?是凉的还是热的?这次这个肺炎感觉冷的人很多,你要问这个温度感,象征物的温度感;还可以问听觉,你听一下石头里有声音没有?通过多感觉通道的打开,让这块石头变得栩栩如生,这是一个取得疗效的关键。问得越详尽,这块石头栩栩如生的程度越高,疗效就越好。这不是一般的想象,而是深度想象,在传统修炼技术上叫存想,存想技术高于一般想象。你要把整个石头问得成为一个栩栩如生的石头,来访者看见了,你也看见了。 第4步构建承载物。石头来了以后,你可以顺着这个问,石头拿出来放在什么地方?刚才我讲了,承载物代表着来访者心里面能够接受这个问题的程度,也就是他的资源。用中医的话来说象征物是邪气、承载物是正气,所以承载物一定要问。那么如果说他装在一个盒子里面,或者装在其它什么东西里面,同样要把这个承载物像构象征物一样问得栩栩如生。 构建承载物还有一个要注意的问题:有的时候承载物和象征物不匹配。在不匹配的情况下,你要把它匹配一下。比如说象征物是一块石头、带尖的石头,承载物是和牛皮纸口袋。行不行?理论上也没什么不行,但是很不安全。如果一移动,可能石头就会把纸袋扎破。这说明这个人正气弱,邪气强,自己内心承载这个问题的能力不足,这时候你就要帮他加固承载物。比如你跟他商量:换成一个木盒行不行?换成一个铁箱行不行?换也就是在加强他的正气、就是在寻找他内在的资源,只不过移空技术用的是象征性的语言和手法。象征物承载物基本匹配了,象征物和承载物的构建就完成了. 第5个步骤是填写记录纸。移空技术有记录纸A和记录纸B。记录纸A有三个主要内容:一个是分数标尺,从0到10。比如说象征物是7,要勾在标尺上。然后有一个空格是画象征物,有一个空格是画承载物,要把它们画上。注意记录纸就是移空技术的病历,一定要填写。而且应该是让来访这填写不是你填写。做远程怎么解决呢?可以让来访者拿一个白纸画,然后拍照给你,或者你可以把移空记录纸远程发给他,他填完之后再给你拍照回来,留下记录。这个记录很重要,是第一手资料,你要是替他做了就变成二手的了,所以一定是来访者自己画。这是前5个步骤,静态操作。 移空技术的后5个步骤是动态操作。第1个步骤和静态操作第1个步骤一样,也是三调放松,但是这两个三调放松的含义不同。第一个三调放松是让来访从日常生活状态进入到接受心理治疗的状态。第二个三调放松是让来访者从静态操作转为动态操作。动态操作所需要的心理能量比静态操作要大、比较费力气,所以需要一个转折。为什么前一个是静态操作呢?因为前一个是让来访者坐在那里想,一个是想象征物、一个是想承载物,并没有对象征物和承载物进行干预,所以是静态操作。动态操作开始对象征物、承载物进行干预,让他们变化起来、动起来,这就是动态操作。 第2步是把象征物放进承载物,这又可以分成几个环节:一是分离,让象征物和来访者本人分离。这里有不同的情况。比如刚才我说的那个案例,刀插在背上,就需要把它拔出来,这个拔出来就是分离。有的时候分离很困难,比如象征物在患者的心脏、或者腹腔里面,那也需要分离。这种情况分离就困难一点,但也能做成。有的象征物在头上,比如说头疼,觉得是个箍箍着,那你把箍拿了就行了,这就比较容易。二是清洁,让来访者把象征物和承载物都做一个清扫。为什么要做个清扫呢?很重要,这是让来访者开始干预象征物和承载物。比如说一块石头,我会让来访者把石头拿起来,颠过来倒过去得看,让来访者能够拿捏、把握象征物、承载物,也就是加强他对问题的把控能力,能把控了就不是问题了。清洁有两个含义,一是让来访者学会操控、把握他的问题;然后还有一个作用,把问题的一些枝蔓、不必要的东西去掉。比如说刚才的案例里,来访说是把刀的时候,我就问他,这把刀上有没有污渍,她说有,我就让她拿布把刀擦干净,也就是把那些不必要的杂质去掉,让她的问题更加集中。清洁完了以后,三是把象征物放进承载物。放进承载物之后还要问,是不是放得很稳固?可以告诉他,一会我们要移动这个承载物,所以要放稳,如果放的不稳,象征物就会掉出来。如果里面需要衬点纸、衬点塑料什么都可以。要把它打好包,装进去之后还要让他包装好。所以四是加固。加固就是保证移动的时候不会出问题。现在有一个非常好的比喻你可以跟他说:你要把这个象征物和承载物打包像一个快递的快件一样,这样运起来就没问题了。所以这个象征物装进承载物的过程,包含了四个环节:分离、清洁、放入、加固。 动态操作的第3步就是移动。移动过程有3个阶段。初始移动、可视移动或者可见移动、是超距移动。什么叫初始移动呢?初始移动就让来访者看到已经打好包的、装载了象征物的承载物就在眼前,让他向视线水平的正前方移动1米到3米,来回移一两次。初始移动有两个目的:一个目的是让来访者开始做移动,让他适应移动的节奏。第二是让治疗师来学会把握来访者移动的节奏,以后可以把控移动的速度。比如你可以跟来访者说:现在我们开始移动这个装载了象征物的承载物。现在在你眼前,好,移到你眼前一米远的地方,到了点点头。因为通常移动过程中来访者闭着眼,要跟他约定一个到达目标距离的认定标准,比如抬一下食指或者点点头。点头之后你就说3米,然后再点头说1米、3米,做两次往返运动,三次也可以,让来访者逐渐适应你移动,你也适应这个移动的节奏,这是初始移动。 然后是可见移动,就是在可以看到的范围内,在正前方来来回回的移动。为什么是来来回回的移动?就是不让来访者摸到你移动的规律。你可以说1米、10米、5米,20米,15米、25米、30米、来回一共大概20次左右。为什么要移动?移动就是干预和把握,只要来访者能够移动就一定会取得效果。他能够把控他的问题,他的问题就会衰减,所以移动是很重要的。 为什么叫移空技术?移空技术的移空有两个含义,一个是移动至空,至是到达的意思,也就是到达空的地方,还有一个是移动致空,致是导致的意思,就是移动造就了空。移动为什么造成空?因为在移动过程中,问题就会被衰减。一定要来来回回的、出其不意的让来访者每次都认真的去做。 在可见移动过程中要问来访者两个问题,第1个问题:有没有最佳距离?什么叫最佳距离,就是移到一定的米数来访者觉得停住就很舒服,不想移了。比如说移到50米的时候,他觉得在这里停下就行。注意啊,如果象征物找得准确,应该没有最佳距离。因为象征物是症状的象征物,症状是负性感受,负性感受是应该被抛弃的,不应该想留下来。如果有最佳距离通常意味着:第一象征物找的不够准确,比如说这个象征物里混进了其他东西,不是纯粹的靶症状,这个时候就会有最佳距离。第二有些问题不能处理的很干净也会有最佳距离。比如说亲子关系,这种矛盾不可能清到零,它也会有最佳距离,但要注意这种类型的最佳距离一定比较遥远,如果是近处的最佳距离一定是象征物不准确。所以这个问题一定要问,可以判断象征物找得是不是正确。可视移动在可见的范围内,移动20次左右就可以了。问过最佳距离后,第二个问题最远距离在哪里?你问他什么时候这个承载物看就不见了?就一个小黑点,再远就看不见了,这个点就是最远距离。一定要问得很清楚,他说米,那么你就说,他说还有一点,但是看不见了,那这个时候最远距离是,并不是他说的。你要通过问题确定。为什么一定要确定这个最远距离呢?因为确定最远距离才有超距移动。超距移动就是在看不见的地方移动,也就是在空境里移动。 移空技术用距离创造了一个空境,到达这个空是移空技术治疗的关键,一定要移到空才行。空是东方传统心理治疗技术最重要的核心内容之一,因为空代表着没有问题。一个健康的身体,就是没有感觉的身体,哪有感觉哪就有毛病,所以就主观感受而言,健康就是空,生理和心理是一样的。空境时脑子是不转的,这个时候没有问题,要把来访者带到这个地方才行。 超距移动从最远距离开始。问清楚到达最远距离之后,问他进到,他说看不见了,进到,看不见了,,看不见了。超距移动中要再问他两个问题:第一,你看不见了还感觉得到吗?也就是你心里还有这件事儿吗?如果还有,就再往远移,这个时候你要加大移动的距离,、、、0,一定要移到他完全心里一点感受没有了,也就是说从心理学的角度把这件事从心里完全放下了,才算完结,这个治疗步骤在其他心理治疗里还没见过,我觉得这是一个东方的心理治疗活动,来自于传统修炼的路径、就是深度入静、到达一个没有任何事物的地方,也就是没有问题的地方。到那里问题才算解决完了,所以一定要做超距移动。初学者做不好的,往往是超距移动,前两个移动其他心理治疗技术里有类似,但是在空里移动其他技术好像还没有过。但这是移空技术治疗的关键步骤,要学习一下、练习一下才行。到空了以后问第二个问题:还想让它回来吗?如果还想回来,仍然是两个因素:第一个因素还是象征物不准确,但这个不准确的程度很微小,还有一点留恋,所以还想回来,完全不想要回来才是最好的状态。但是有的时候很矛盾。我做一个案例,象征物移走之后,最后要求把绑承载物的红丝带移回来。于是那根红丝带回来了,飘在来访者身边,她觉得这样很舒服。后来我知道,这根红丝带是她和家庭的连接,不能丢掉。所以来访者要回来就回来。 如果要回来,做移空技术动态操作的第4步,移回承载物和象征物。移回来的过程还是要来来回回的移,但是次数可以减少。从看不见的地方移到眼前,移回来东西一定有变化。你就问他,象征物有什么变化、承载物有什么变化?这一步就是要看象征物承载物移动后的变化。如果在空的地方不回来了,就不用做这一步。移不移回来要跟来访者商量,不要治疗师自己决定。来访者要回来就回来,要不回来就不回来。他要回来一定说明他有些东西还不想扔掉,那你就让他回来,然后看看有什么变化。通常的变化有两者,先看承载物的变化,承载物通常变旧了变小了。承载物打开后,如果是正常的情况,里面可能没有了、空的。象征物也可能变了,变成其它东西。本哈德先生在德国做的时候,里面通常会有一朵玫瑰,这可能和德国的文化有关系,问题解决了里面就是朵玫瑰,这是他们的文化。我们的文化通常里面什么都没有。所以里面变化很多,移回来以后我们再看,如果不移回来就没有这步。 动态操作的第5步,全过程的第10步,就是把这些变化画在记录纸上。跟静态操作的第5步一样。这就是移空技术整个10个步骤。通常整个过程做50分钟左右。 步骤完成后,然后就问:现在影响度是几分?(如果承载物不移回来,就在超距移动的空境里问;如果移回来,移回来之后再问。)疗效评定当场给出,当场问,然后将记录纸A和B的分数相减就行了。如果第1个记录纸A是9,记录纸B是4,那么他分数降低了一半以上,这就是显效。如果分数降到6,那降了1/3,就是有效,1/3以下不计。所以这个疗效判定很简单:分数降低了一半以上显效、1/3以上有效,1/3以下不计。 移空技术可以反复做,但每次只做一个靶症状。 移空技术的整个操作过程就这样,不知道大家听清楚没有。下面大家可以先问一下问题,然后我再讲针对这次疫情的简化版移空技术。现在整个操作步骤讲完了,如果要想详细了解,建议在网上买《移空技术操作手册》,那里比刚才讲的详细很多。大家看看有什么问题? 提问1:“我可以问一下刘老师吗?”“刚听了刘老师这个移空技术,我觉得特别好、特别神奇,好像把一个催眠暗示的部分放这个地方,非常的不错,在临床上应该有很好的适用价值。医院里工作,是一个精神科背景的心理治疗师。我想问一下老师,如果遇到一些比较严重的精神紊乱的一些病人,就是在临床上我们诊断可能有一些符合诊断的分裂症或者是一些比较严重的情绪障碍,这个技术它适用吗?” 刘天君老师:“好,你的问题是两部分。首先,移空技术和催眠有一定相似,但有区别,区别在哪?第一,移空技术是明示而不是暗示,治疗师直接发指令,来访者直接做,并没有暗示他做什么。第二,来访者不进入trance状态,始终在清醒状态,这一条也不是催眠。第三,移空技术是来访者主动完成操作,不是被动完成操作。所以它的效果比催眠快。另外,刚刚我说了移空技术不做诊断,不问病史,那什么情况下可以做呢?能做三调放松就行。完成三调放松,能出靶症状和象征物就可以做。所以三调放松很重要,做不了三调放松,说明他没有自我把控能力,那就做不成了。” 提问1“大概我明白了,就是这个来访者能够做到三调放松,说明他的自我功能还可以,” 刘天君老师:“没错没错”,“说明他的自我把控能力还挺好的”,“一定要让他正襟危坐,坐直了,躺着不行,这是检验来访者自我把控能力的重要步骤”。 提问1“是的,谢谢刘老师,这个太好了,我们临床上可以使用”, 刘天君老师:“对,马上就能用。后续督导可以随时联系,我们有督导群” 提问2:“我们会碰到有一些来访者,他想的特别多。曾经我有来访,做了很长时间,他没办法放松,这种情况怎么办?” 刘天君老师:“要看你怎么问,这是你的问题,不是他的问题。如果你这样做,只说双手平放放在膝盖上,身子坐直,开始去调呼吸,放空大脑的时候,会有很多情绪感受型的来访者,情绪很乱坐不住”,“你可以跟他说:你默数呼气,随着默数的数字把大脑放空,让大脑清醒。不要要求太高,只要他能放松就行,他自己的感觉放松就行”,“移空是感性治疗,不做理性分析,从感性消除感性。“我曾经碰到这种来访,五分钟他都坐不住”,“是有这样的来访者。还是和你的定力与诱导有很大关系,别让他自己想,让他跟着你的提问走,跟着你的指令走,这样你的困难就会小很多。当然也有处理不了的人,任何疗法都不万能,移空技术适应面还是挺宽的。” 提问3:“刘老师您好,移空技术这个方法非常好。我有一个问题想问您,就是如果患者急性焦虑发作,或处于一个急性创伤的早期阶段,可不可以使用移空技术?谢谢”, 刘天君老师:“能做三调放松吗?关键是这个,你能把他引导到做三调放松就行”。 提问3:“噢,就是只要他能够做到三调放松就可以。” 刘天君老师:“他基本的自我把控能力还可以就可以做,如果做不了三调放松,先做其它的情绪稳定化技术,再做移空技术。移空技术有一个好处,它直接干预负性情绪,并不是只把它放那里,只要进行干预就会有效。三调放松只要缓慢的诱导,一般是能做成的。但是严重的精分就很难做,自知力都没有就不行,所以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三调放松是一个能够把握的尺度”。 提问4:“我看群里有一个伙伴问问题说,我之前看书也是说,移空技术可以通过视频和网络来做。这一条能不能请您说一下?因为现在是肺炎,刚好是隔离原则,个体或者团体只能通过网络来做,如果说是做团体的话,可不可以做?然后有的时候需要注意的地方?谢谢您!” 刘天君老师:“团体可以做,视频可以做。视频音频都可以,但是视频更好一些。移空技术非常注意观察来访的非语言性表达,肢体表情非常重要,所以最好做视频,而且最好是全身的视频,但这个有点难。只做一个头像,象我们现在这样做也行,但是最好是全身的视频。为什么呢?就因为进入存想之后,来访者通常会有肢体动作出现,而出现肢体动作,说明进行具象的诱导是成功的,所以看他的动作也重要,不能光听他的声音。他哭了、他动感情了、他有动作了,这通常是做成功的表达。所以不管什么情况,哭了也好、有动作也好,接着往下做。他哭了你只需要递给纸巾,其它一概不管,接着往下做就行了。视频有很大的好处,就是你能够看到大部分非语言的表达,音频就差一点,但是音频也可以做。团体在这个危机干预的时候我觉得比较容易做,因为生活事件是同一个,虽然感觉不一样,但引发危机的生活事件是同一个,所以适于做团体。用ZOOM就行,一个督导师我建议带20-30个来访者,不要太多。还是用同样的十个操作步骤往下做。但是一会我讲一下,我把它简化成了五个步骤,应该半小时能做完,而且可以做隔天做、反复做,对消除症状应该有作用”。 提问5:刘老师我问一个问题。这是一个以问题解决取向的治疗,那么不诊断、当场当次见效的话,还有没有下一次的预约呢,就是如果是生理问题他可能会减轻,如果是情绪问题呢,我们会做下一次的预约吗? 刘天君老师:通常一次只解决一个问题,不管是生理还是心理的。再预约实际上是下一个问题。通常我们做移空技术安排3到4次。第1次不做移空,只建立治疗关系,要建立一个适应来访者和适应你的治疗关系。因为移空技术大家不熟悉,你需要用来访者能接受的语言,把操作过程说的比较清楚,让他知道他要做什么。这是第1次,差不多要四五十分钟时间。第2次就是做正式的移空治疗。第3次是看一看上次做的有没有什么问题,需要不需要重新做或继续做。第4次就是随访了。通常两次都能解决问题,如果不行再约的话,其实也相当于另一次新的移空。在我做的移空技术治疗里没有超过4次的,所以它相对是一个短平快的项目。另外移空技术可以和其他心理治疗技术在一起做,合并起来做,可以是其他心理治疗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可以连续长期做移空。它是一个比较灵活的技术,搁在精分里也行、搁在行为也行、搁在家庭也行、或者人本里也行,或者格式塔里也行。 提问老师6:刘老师,我提一个问题。我从06年开始就跟朱建军老师学了意象对话,我听到您的这个移空技术跟意象对话其实有很大的一种相似的地方。曾经其实我在一个临床里面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因为您刚才讲的个案让我回想起这样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来访者他在想象的时候,他有一个象征化的一个东西,就是一把刀插在他的心脏上。那这个时候我们面临的要有不仅仅要有医学方面的一个常识,因为在心脏上面,如果他说在大动脉啊什么之类的,如果我们仅仅只是去把它挪开吸开,这样子其实是有一个非常大的一个危险。我不知道在您的经验里面,面对这样子的一个临床,您会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好,我的问题完了。 刘天君老师:这种案例我见过、接过一些,这种情况是有的。移空技术怎么处理呢?就是把它拿出来,拿出来是没有问题的。另外移空技术和朱老师的意象技术有相似之处,但是也有很多不同。意象对话似乎没有空,而移空技术的关键是空,不是意象,意象为空服务并不是反过来,所以这点有很大差别。另外,因为到空是目的,所以所有的症状都不是问题,不到空的东西一概都可以移走。我做过两个心脏的,一个是一条锁链把大动脉锁住了,我就让来访者把动脉做一个侧支循环,然后把锁链拿出来。还有一个是铜丝把心脏绑住了,就让来访者拿钳子一根一根把铜丝拔出来。两例当下症状就缓解了,没有任何问题。移空技术是想象性的治疗,并不是真的做手术,是安全的。移空技术的理念是空,不是症状,这点可能和其他心理治疗有理念上的差别。移空技术没有什么危险,至少我从09年提出到现在已经10年多了,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任何有副作用的案例。 提问老师7:刘老师我可以这么理解吗?就是您在这里有个假设,假设来访者就是就像您所说的,如果能进入三调放松的话,是有自我把控能力的,那如果遇到那些比较严重的是没有办法的,特别是那些处在一个抑郁的状态,比如说他很无助的,他说完全没有办法去动这个东西,我没有能力。我是这样理解您刚才讲的案例:您是假设他里面有一个能够去做一些事情的,一个这样的能力在的,比如说一个能够动外科手术的、或者动手术的这样的一个能力在啊,您看用钳子也好,铜丝也好,还是去拔刀也好,还是什么样,就是你假设是个有能力的,如果遇到一个没有能力的,我们在就是热线里面还有很多初学者,肯定会遇到这样的一个问题,他们会遇到有抑郁的那样子的情况,好。 刘天君老师:您说的对,是有这样的情况。但处理在很大程度上是看你怎么问。比如说钳子也好手术也好,都是我启发他说的,他自己想不出来。我并不假设他有这个能力,我只知道他能做三调放松,他就有一定的把控能力。然后就要诱导他的积极的东西。主意不是他想的,是你想的。所以说来访者他的能力强不强没有关系,而是你的能力强不强,你能不能把他调动起来。所以移空技术不是催眠,是你要用积极的方式去引导他进行积极想象。主意通常是你想出来的,但是你要把它做成像是他想这个方式,也就是你要把他带动起来。不是看他原来有没有什么东西,他原来没有,他要有他就不抑郁了,是看你怎么能调动他。所以我没有什么假设。好多人问做移空技术有什么准备没有?我说要去做移空技术,最好的准备就是不要有准备,有准备就有框框了。每个来访者情况是不同的,你要根据他的情况,他的象征物、承载物帮助他找到解脱的办法。移空技术的治疗关系也和其他的治疗关系有点不一样,最好的治疗关系是你和他一块打游戏,玩就把病治了,这是最高境。而不是你帮他郑重其事的去做什么,要把它做成一种轻松的,类似于游戏的状态是最好的。 提问7:我想回应一下刚才老师刚刚说的话。其实有时候我们在门诊上,看到来访者他是很无力的,我们刘天君老师他是权威,他有医学背景,他就可以去判断。但是我们面对来访者,很多时候他就说我不知道怎么办,我没有能力。在这个时候我觉得我处理的,就是我们把这个没有能力也放好,也对它很友好。如果你很用力的去把它往外拉,用力往外拉的时候,也许他会有一个对抗,这个时候也许你这样问问他:它想做什么?它想到什么地方去?它想用一个什么样的东西来包裹?这样安顿他那个地方然后再用,等他自己跟那个部分建立好关系的时候,你只要稳定的在旁边,你要相信他是有能力的,来访者也是有能力的。我们是陪伴他、支持他到他要去的地方,就是到我们刘老师说的,到那个空的地方去,但是我们不能拽着他去,我们要是拉着他去的话,往往是控制就有反控制。或者他的过往也有一种被控制的感觉,所以我们去尊重他的每一个想法,我们做的一个目标,我感觉是要跟随,但是又有一点引导,只能多半步,不能多太多。刘老师他有一个权威在那儿,所以那个来访者对他会很信服,但我们刚开始的初学的人哈,一定要跟在边上,稳定地在边上。我们的三调放松首先很重要,我们很放松了,来访者在我们那个放松的环境他就很安全。我想分享到这儿。 卢林老师:谢谢各位老师!刘老师,关于这个你还有继续要补充的吗?因为我们有一个今天上午接了个案的老师,她要督导、请求援助。先请刘老师就这个技术再给我们大家补充一些,可能我们就要进入督导环节了。 刘天君老师:我简单的说一下针对这次疫情简化的移空技术,共5个操作步骤。另外,我安排助手给一个能联系的方式,有关的督导可以找她联系。这5个步骤是这样: 第1步,三调放松。一定要做,刚才我讲过,三调放松很重要,做得时间长点都没关系,只有好处没坏处,通常三分钟左右。而且还有,当你束手无策的时候,或者来访者情绪反应不好的时候,你可以说“我们再做一次三调放松”,让来访者的情绪安定下来,同时你也可以想想主意。所以三调放松可以随时启用,是一个灵活的步骤。 第2步,确定靶症状。这次疫情的生活事件一样,都是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但引起的靶症状,来访者会有不同。比如说有人恐惧为主、有人焦虑为主、有人胸闷为主、有人憋气为主,这些都可以是靶症状,选一个。选不准的时候,比如说他又胸闷又恐惧,那你跟他说,我们先选一个为主的,问他愿意选哪个,他愿意选哪个就选哪个。在评分标准上,选择7分以上的,如果两个拿不准的话,选择分高的。分数一定要确定,以便评估疗效。 第3步,引导象征物。象征物是来访者的负性情绪、感觉的表征。例如将抑郁表达为胸中的冰块。此外,针对疫情,可以把象征物扩展成生活事件。如果他说,他的害怕来自于看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某一个场景,你可以把那个场景当作象征物;比如说他看到一个新型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的患者去世,感到很害怕,可以让他将这个场景拍一张照片,然后把照片移空。这个疗效会差一些,但针对现在的疫情可以用。又比如听到一些恐怖的声音,可以把这个声音录下来,把录音带移空。用拍照或者录音的方式构建象征物,实用性很强。 第4步,统一承载物。现在是公共卫生事件,大家的承载物可能都不够用。针对这种情况,可以统一使用带有红十字标志消毒柜、消毒包、消毒盒等。例如将某一场景的照片放入消毒信封移空。但做个案的时候,要根据情况处理。如果来访者有症状,心理的这种能力要强的话,还是可以按10个步骤做,有可能帮助他把生理症状也解决一部分,所以要灵活处理。但是作为针对疫情的统一的承载物,就是消毒器皿。 第5步,移空。初始移动、可见移动和超距移动都要做,但可以适当减少次数。超距运动很重要,一定要让他把心里的感受都去掉才行。当来访者说象征物离远了看不见的时候,你要确定最远点是哪儿。来访者说米,你要再说一个比米多一点的数,比如说或者,他确定完全看不见的点才是。然后做超距移动时,移动距离要成倍地增长,或者成10倍地增长。比如说可见移动是10米10米或5米5米地移动,那么在超距移动时,要50米米,甚至可以0米0米移动,一定要移到非常远的地方,让他觉得心里的这件事情放下了,心里没这事儿了。然后让他在没有事情的空的感受中停顿片刻,问他多少分,评估疗效。 这5个步骤很简单吧?我再重复一遍:第一、三调放松,第二、确定靶症状,第三、引导象征物,第四、统一承载物,第五、移空。大家有问题的话,可以联系助理老师,安排一些学过移空技术的学员就这个技术来督导大家,有问题都可以联系。卢老师,这样行吗? 卢林老师:非常好,我听了一下,我也蛮有启发。我发现这个技术非常好。但是我想告诫群里的老师啊,如果是你的自体不稳定,我发现这个技术其实对于治疗师自己要求蛮高的,必须要你自己很稳定,然后有很好的一个contain,就是容纳来访者感受的这样的一个能力才能去用。所以新手的话,我建议大家:如果你确实也很欣赏这个技术,那你们可能要联系尚老师去具体地学过,反复的练习过,用到在危机中很混乱的人。不要是新手看到这个技术好,马上就去用,刀很好一定要拿刀的人手很稳才行啊!这是我的感觉,如果大家想学这个,大家自己和尚老师联系,好吗?就练习好,然后自体比较稳定,你的手的这个肌肉自己的控制能力,自己的整体感很好的人,大家可以来用。刘天君老师,我的理解对吗? 刘天君老师:卢老师您说的非常对。我再说一遍,如果你自己都没把握,先自己用。移空技术不但是一个治疗技术,也是一个自我成长的技术,自己的问题,自己先用。用了以后你就有把握,你再给别人用;先自己用着试试。 卢林老师:太好了,谢谢刘老师。 附:冠状病毒小蓝书蓝天联盟 新冠肺炎疫情 危机干预志愿者培训内容(一) 蓝天联盟 新冠肺炎疫情 危机干预志愿者培训内容(二) 蓝天联盟 新冠肺炎疫情 危机干预志愿者培训内容(三) 蓝天联盟 新冠肺炎疫情 危机干预志愿者培训内容(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bomw.com/kjsczl/1231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