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是万能的吗?”“非也。有些手术,能不做就不做!”

好喽大家好,我是正经、严肃的饺饺:

我们生活在一个医疗技术不断进步的年代,很多手术分分钟就可以完成。这也让我们有了一些误区,以为手术是最稳准狠的治疗手段——为了尽快减轻痛苦,我们大多数人都会不计后果地接受手术。然而,很多手术的效果其实并不理想,甚至可能诱发更为严重的副作用,比如术后出现行走不便、进食困难等,真乃得不偿失也。所以今天,饺饺就一本正经地带你了解一下:为了幸福活到岁,哪些手术是我们能不做,就不做的?

饺饺特别喜欢的日剧:《Doctor-X~外科医大门未知子~》

01

腰痛,靠手术治不好这里要着重cue一下“腰痛”,因为它是第一个“不该做的手术”。很多情况下,即便接受手术,腰痛也不会消失,而且往往术后不久就会复发。发展到最后,患者只能勉强坐下,几乎走不了路。最典型的,是治疗椎管狭窄和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你肯定要问,为什么手术治不好腰痛?主要原因有两个:其一,术后腰痛得到缓解的可能性不大。很多人知道腰痛的原因在于神经本身受到挤压,导致疼痛和麻木。但不知道的是,在现代医学中,这种慢性疼痛的本质,是中枢性痛觉过敏。为便于理解,我打个比方:痛觉过敏类似过度灵敏的火灾警报器,只要点燃一下香烟就会发出火警声。同理,神经过敏的时候,一个极小的动作就会发生慢性疼痛。另一方面,椎管狭窄算是中老年病。如果60岁和70岁的老年人接受核磁共振成像,即使他们身体健康,MRI图像也会显示椎管狭窄。有些老人发现检查结果异常就慌了,经常会急于做一些完全没有必要的手术,结果术后疼痛加剧,病情变得更糟。其二,预后不良,将不得不重复手术。接受过两次手术的人可能会出现纤维肌痛的症状,导致全身剧烈疼痛。因为手术越多,痛觉过敏就越严重,疼痛的范围就会逐渐扩大。举个例子:火灾时,一开始只有一个房间着火,但随着火势的逐渐扩大,最终将演变成大范围火灾。所以说,对于大部分腰痛,采取保守治疗就可以有效缓解。当腰痛严重影响生活时(比如连续走十几分钟都走不了),你再考虑做手术也不迟。

缓解腰痛,试试俯卧沉腰法~

02

膝关节痛:关节好了,血管和脊柱坏了与腰痛一样,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也是中老年病,症状是膝关节疼痛。膝关节痛真的需要手术吗?建议你谨慎选择。给你讲个真实病例:一位70岁的女性患者,接受人工膝关节更换手术后不久,脊柱椎体竟然骨折了。原因是,虽然人工膝关节手术消除了膝盖疼痛,但患者突然能够移动,令脊柱受到的压迫力突然加大,最终导致了脊柱骨折。骨质疏松症会让老年人的骨骼变得十分脆弱。虽然特定部位的疼痛能够通过手术得到有效缓解,但其他部位却会因为分担这部分的压力而变得不堪重负。不仅如此,人造关节的使用寿命可能也存在问题。人工关节通常可以使用20~30年。我们假设当代人有年的寿命,患者在60岁时开始佩戴人工关节,那么到岁为止,患者还需要佩戴40年的人工关节。也就是说,患者在80岁左右就要进行二次手术。但是,大多数高龄患者都没有勇气接受手术。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中,最好也不要轻易嵌入人工关节,因为人工膝关节会增加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一旦足部血栓导致肺部血管堵塞,患者就必须坚持喝一辈子的抗凝剂,这将成为沉重的负担。

缓解关节炎的小动作~

再比如,肩周炎发作时手臂不能向上移动,人会很痛苦。但无论多么痛苦,医生盲目进行手术都很危险,因为肩周炎的发病原因本身就很复杂——通常要在手术中去除部分骨骼,这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肩周炎的发病原因可能和颈部及其周围的肌肉有关。由于疼痛交织在一起,即使实施了手术,效果也并不明显。尤其是60岁以上的患者,最好采用保守疗法——如通过拉伸或洗澡来预热患处——而不是盲目选择会给身体带来沉重负担的手术。

跟着一起做,缓解肩周炎~

03

白内障手术,会诱发更严重的疾病7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中,90%患有白内障,白内障手术早已司空见惯。但是,这项手术仍然存在危险。其最大的风险是,晶状体被移除后,需要在患者眼部放入人工晶状体,如果支撑人工晶状体的的膜被破坏,眼球中的玻璃体就会流出来,或将导致患者失明。

在白内障患者眼部放入人工晶状体

在欧洲和美国,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成人失明的第一大主要原因。做过白内障手术的眼睛,黄斑变性的发生率增加了1.7~3.8倍,这是由白内障手术期间显微镜的光损伤或白内障摘除引发的蓝光损伤导致的。患者可以考虑佩戴蓝光滤过性晶状体,并注在意外出时佩戴太阳镜。

用于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PDT(光疗法)手术伴有风险,且不能保证完全治愈。PDT手术会通过高功率激光束凝固并破坏病灶。但同时,正常细胞也会受损,导致视力显著下降。目前,世界范围内已经很少进行这项手术了。

另一方面,青光眼手术比白内障手术更难操作。青光眼是眼压和视神经压力引发的视野障碍,通过用药可以使眼压恢复正常。但如果视野障碍没有得到控制,就必须立即进行手术。

饺饺友情提醒:不要关灯看手机哦,会得青光眼~

04

扁桃体切除导致味觉障碍饺饺觉得啊,如果一台手术不能让你恢复正常生活,那接受这台手术就没有任何意义,特别是以失去味觉享受为代价的时候——如果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的手术,会导致下颌疼痛和进食时口腔萎缩,那么这台手术是否真的有必要呢?某天,饺饺就在日本网站上发现了这样一个病例——生活在东京的高田美智子奶奶(71岁,化名)接受高血压手术后,出现了味觉障碍。高田奶奶说:“2年前,我一年中有4次发烧超过39°C,喉咙特别疼,低烧持续了一个多月。医院做检查,发现原因是重度扁桃体炎。医生建议我说,‘如果你摘除最大的腭扁桃体,那你的整个扁桃体就不会再继续肿胀了’。那个时候我觉得自己年龄偏大,但一想这也是个治病的机会,就接受了扁桃体切除手术”。随后,高田奶奶发现,打从自己做了这个手术后,味觉就开始变得很奇怪,吃蛋糕之类甜的东西总会觉得口头发苦。医生告诉她,味觉障碍会在几周内好转,但现实是,直到现在,味觉也没有恢复。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扁桃体切除术必须打开患者的嘴巴。当机器强行打开嘴巴时,患者的舌头可能会被强力压缩,进而导致味觉障碍。无论一台手术看上去有多么简单,都有可能引发行走不便、视觉障碍或味觉失灵等问题。在接受手术之前,饺饺还是建议你三思而后行,想想这台手术,是否真的有必要做。

--------------------------------

声明:非沟通不合作,转载、投稿请务必私信饺子姐,擅自转载者直接投诉处理。获得授权后,标明文章出处“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bomw.com/kjsczl/1225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