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宋黎胜朱佳超记者柯静年,浙江省启动“双下沉,两提升”((医学人才下沉、医院下沉,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群众满意率)),作为试点单位,医院医学专家早在年就“下沉”至嘉兴市医院(医院医院)开展工作。该院骨科行政副主任、主任医师李晓林从医32年,从年11月起,每周3天在海宁工作,可以说是浙江最早,所呆时间最长的几位“下沉”带教医生之一,至今已有8年。一天充实“双城”路两天前的早上6点半,李晓林从家里出发,步行10多分钟到医院,乘坐班医院,开启一天的“双城”生活。40分钟后,在7点30左右,班车就到目的地。“早餐对于我来说很重要,因为有时候大手术比较多,会一直做到下午,也顾不上吃午饭。”李晓林笑着说,起得早,一般早餐在医院解决,通常会点一碗料足鲜香的长安面。吃罢早饭,李晓林大步赶到病房,换上白大褂,开始一天医疗工作。走进医生办公室,他看到几位医生正在讨论一位骨盆骨折术后的病人。李晓林便走进电脑旁,认真地看起了术后的复查的片子,细细地回顾手术中的操作,讲解手术的注意事项。随后,李晓林边和几位医生一起查房。这是一位腰椎手术的病人,看到李晓林和医疗组长、副主任医师周学亮,这位病人一下子轻松起来,说身体上还有的一些不舒服,一边向医生们道谢。李晓林安慰她,现在恢复得已经不错了,躺在床上可以多翻翻身,等下周医生会帮她拔除引流管,拔掉之后身体会更舒服一点。在专家门诊,二三十位病人早早地等候在那里。看到李晓林来到专家门诊,不少和他熟悉的老病人纷纷向他打招呼,“李主任,你来啦!”“李主任,我又来找你了。”戴着口罩,李晓林一一和他们点头致意。下午的门诊,一直持续到4点半,脱下白大褂,李晓林顾不上喝口水就匆匆赶往手术室,还有一台腰椎手术等着他。这是一位高处坠落的病人,前期已经做了脑部手术,现在要处理腰椎骨折的问题。李晓林换上绿色的洗手衣,洗手,消毒,进入手术室。查看病人情况后,换上手术服,开始手术。医院骨科主任、副主任医师金建强等医生也上了手术台。无影灯下,手术刀、血管钳等不断变换……“一上手术台就不会有时间概念。”等手术顺利结束,李晓林回到杭州,已是晚上7点多。回杭途中,他还不忘打今天做手术的病人,需要注意术后恢复问题。“有点疲劳,但这一天很充实。”一声“谢谢”都值了据了解,“下沉”医联体带教医生大多是轮换制,一二年或二三年一轮换,是什么支撑李晓林一呆就是8年?“当地需要啊,听到一声‘谢谢’都值了。”他笑着坦言。邬大叔是海宁市长安镇某村人,股骨颈骨折也是老毛病了,是他10多年前从高处摔下造成的,现在又出现术后病变,家人开始考虑去杭州手术。邻村有个老太太跟他们说,老伴85岁高龄了,手术是李主任做的,术后三天就下地了。邬师傅及家人最医院做手术,李晓林主刀。果不其然,手术及康复很顺利,邬师傅及家人一遇到李晓林就不住地说谢谢。年那会儿,医院还没有专门的骨科,许多手术做不了,医术很难提高。金建强深情地说,变化来自他们的师傅李晓林,他“下沉”到这里后,手把手教他们,带给我们医疗技术上的提高是非常大的,我们要感谢这位好师傅!李晓林已带出了当地骨科医生10多名,医院已能够开展了颈椎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术,后开门颈椎椎管扩大成形术等一系列海宁领先的手术。今年2月,因疫情,除了疑难手术还赶去海宁,按要求李晓林“双城”路暂停,3月恢复正常。“开始几年,一年得有好多次休息时间赶到海宁,解决一些棘手的手术。”慢慢地李晓林转为“幕后”,通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bomw.com/kjscyy/1655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