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指导:医院骨二科脊柱1组何升华、冯华龙

小心驾驶我们经常挂在嘴边

但总会有交通意外发生

前几天,开摩的的老张

一不小心就出了事故

老张平时身体健硕,以开摩的营生。一天,老张跟往常一样载客,路过窄桥时为避让行人,不小心摔到了桥底。乘客没有任何问题,老张意识清醒,但四肢却动弹不得。

乘客立即拨打医院急诊就诊。检查发现老张患有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管狭窄症。

考虑老张是车祸伤,医院诊断为颈椎“挥鞭伤”伴四肢瘫,建议转院进行手术治疗。老张家属慕名找到了医院骨伤科的何升华教授,当晚转入医院骨伤科住院。

颈椎平均椎管矢状径为9.5mm,属于绝对椎管狭窄范畴。

老张颈椎间盘不同程度突出,伴相应椎管狭窄,硬膜囊受压。

何升华教授组织骨二科脊柱一组医生积极讨论,剖析患者病情。

经过科内反复讨论后,老张被诊断为“中央脊髓综合征伴不全截瘫”。医生们一致认为老张需要立即手术以稳定颈椎,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

何升华教授决定为老张行颈椎前路脊髓减压零切迹内固定术。由于老张在受伤后的第五天才来医院治疗,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只能积极手术尽量挽救老张的脊髓功能。

何升华教授在显微镜下为老张行手术治疗,术中观察到颈椎前纵韧带明显断裂,颈椎不稳。

何升华教授为老张的颈椎减压后采用零切迹内固定稳定颈椎。

术后,老张耸肩肌力明显恢复,两个胳膊的肌肉恢复自主收缩,转入康复科进一步康复治疗。

END

跟着杏林君一起来学习这种车祸后尤其需要注意的颈椎“挥鞭伤”什么是颈椎“挥鞭伤”?

挥鞭伤多数由后方撞击,所致的颈部加速、减速机制造成的骨或软组织损伤。

是交通事故中较常见的一种颈部损伤,坐车时遭遇急刹车,由于汽车的惯性,脖子会先前屈后弹回,犹如鞭子挥动时的反应,医学上就称为颈椎挥鞭损伤。

颈椎“挥鞭伤”怎么发生的?

挥鞭伤的发生率与道路交通伤发生率呈正相关,尤其以追尾事故高发。在追尾过程中,人体头颈部运动情况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回收/伸展在碰撞瞬间,车身有一个向前的加速度,由于靠背的阻碍和头部的惯性,躯体胸部向前运动并有上提的趋势,而头部水平向后运动,导致出现颈椎下部伸展而上部弯曲的反“S"形出现,随后头部继续后仰,整个颈部伸展。2向前运动在有头枕的情况下,头部与头枕接触并继续后仰,但是头枕的存在阻止了这种趋势的继续,在头枕的反弹作用下,头部开始向前运动。如果没有头枕,头部将进一步后仰,颈部伸展达到极限。然后开始反向运动。

3

拉伸/弯曲限制在向前运动超过正常位置后,头颈部继续向前运动,并带动躯干向前,胸部接触到安全带,人体开始在安全带约束下向前运动,此时颈部开始向前弯曲,并处于拉伸状态,直到头部运动达到极限。怎么判断自己有颈椎“挥鞭伤”?

1、典型的颈痛表现为颈后区的钝痛,颈部活动可使疼痛程度进一步加剧,疼痛还可向头、肩、臂或肩胛间区放射,多数患者可出现颈部肌肉痉挛和颈椎活动受限,这些症状多在1~2周内缓解。

2、头痛在挥鞭伤中是仅次于颈痛的最常见症状,有时甚至是最为明显的症状。其典型表现为枕部或枕下疼痛,并可向前放射至颞部、眼眶及头顶部。

3、大约有20%~35%的挥鞭伤患者在伤后第1个月有肩胛间区或腰背部疼痛。

4、挥鞭伤的上肢症状有别于因神经根受压所引起的典型根性痛症状,多数患者在肩胛骨周围有明确的压痛点,但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及反射改变少见。

5、挥鞭伤可造成记忆、思维等方面的能力下降,患者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容易疲劳和神经过敏。

6、其他的症状还有吞咽困难、头晕、视力障碍、颅神经损伤、自主神经系统损害、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斜颈、前胸痛等。

7、严重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上肢感觉障碍或肌力减退,括约肌功能障碍,行走无力,踩棉花感或步态不稳,病理征阳性,下肢反射亢进,甚至颈以下完全瘫痪。

怎样预防颈椎“挥鞭伤”?

司机是“挥鞭伤”中最多见的受害者,而乘车打盹的乘客,当车体晃动或者刹车的时候,因惯性一时难以调节身体平衡,颈椎更易遭受“挥鞭伤”。此外,玩过山车、漂流、高速水上滑梯等刺激的游乐项目,如果没有保护好,也可出现“挥鞭伤”。

“无论是司机还是乘客,要调整好坐姿,尽量保持身体平衡,发生突发情况时,要稳住。当然,关键是要控制速度,速度越快惯性越大,对颈椎的损伤也就越大。”何升华教授提醒,尤其是颈椎有基础疾病的人,或是功能退化的老年人,乘车或开车时最好佩戴颈托保护颈椎;对于颈椎软组织尚未发育完全的小孩,乘车时一定要配备儿童安全座椅,谨防颈椎“挥鞭伤”。

预防“挥鞭伤”,要遵守交通规则,安全驾驶;

开车时系好安全带;

不超速、不酒驾,避免车祸的发生,都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预防挥鞭伤,乘车时最好要保持清醒,尽量不要打瞌睡。

如果实在是太困,可以选择侧面靠着座椅打会盹。

如果长期坐车,要及时活动下脖子,缓解颈肩部肌肉的疲劳。

平时也要保持良好的生活、工作方式,避免长期伏案工作,而是要劳逸结合减少颈部劳动强度,延缓颈部退变。

“因此,还要加强颈部肌肉的锻炼,这对预防‘挥鞭伤’的发生也是有好处的。”何升华教授给大家推荐一个简单的锻炼方法:颈部肌肉对抗锻炼。

颈部肌肉对抗锻炼

由于“挥鞭伤”常表现为颈部疼痛,症状并不典型,而被忽视,进而耽误了及时治疗,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何升华教授提醒

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急刹车等情况,出现颈肩部疼痛不适,医院进行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接受治疗。对于长期颈部不适的人来说,也要及时就医。

何升华教授指出:“挥鞭伤”的治疗,如果症状较轻,一般无需手术治疗,如患者颈部疼痛明显,可以在急性期应使用颈托行局部制动并给予镇痛及肌肉松弛药物治疗。而对于伴有颈椎间盘突出或颈椎管狭窄的颈脊髓损伤的患者,应尽早行手术治疗。

专家简介

何升华

主任医师,教授

医院脊柱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欧美脊柱微创访问学者。荣获中共深圳市卫健委优秀党员,全国“郭春园式好医生”称号,深圳市优秀中医,医院“十佳医务工作者”,深圳市好医生等荣誉称号。主持的“过伸牵引弹性按压法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研究”课题,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35LC-39-R-OI)。

精于中西医结合诊治骨伤科疑难病症,脊柱及相关疾病治疗,骨质疏松症治疗。擅长脊柱外科、年在国内较早开展经皮椎间孔镜(PELD)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症,PELD、MED微创治疗颈、腰椎退变性疾病。目前,先后完成脊柱内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症等余例,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手术技术。精于脊柱脊髓神经损伤手术治疗,脊柱畸形矫正、骨质疏松椎体骨折微创治疗等。发表SCI论文2篇(Spine1篇),专业论文40余篇。

中华中医药学会脊柱微创专家委员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分会椎间盘退变与修复专家委员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微创脊柱内镜学组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脊柱内镜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脊柱疼痛与内镜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脊柱外科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委员、深圳市中医药学会骨伤专业委员会员副主委、深圳市中医药学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副主委、深圳市医学会脊柱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卫健委脊柱质控中心委员、深圳市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脊柱微创学组副组长、深圳市骨科学会脊柱学组委员,深圳市脊柱微创学组副组长。

往期回顾

脊柱侧凸影响美观?专家一招帮她重回颜值巅峰!

下肢无力,行走不稳,问题可能出在颈椎上……

腰椎间盘突出症,看专家如何妙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bomw.com/kjscyy/1217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