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管狭窄症的康复训练方案 腰部脊柱管因受到某种原因导致椎管管腔变窄,使其中内容物(马尾和神经根)长期受压而出现下肢、会阴部症状的一种症候群。可因退行性变、椎管发育性狭窄、创伤或医源性等原因引起。本症好发于40~50岁之男性,尤其是腰椎4/5和腰5/骶1最多见。典型症状为间歇性跛行。 脊柱由24块椎骨(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1块骶骨和1块尾骨组成。其中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椎幼年时有5块,成年后合为一块骶骨;尾椎幼年时为3~4块,成年后合为一块尾骨。 腰椎椎管狭窄是怎样产生的? 腰椎椎管狭窄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其发病原因十分复杂,有先天性的腰椎管狭窄,也有由于脊柱发生退变性疾病引起的,还有由于外伤引起脊柱骨折或脱位或腰手术后引起椎管狭窄。 其中最为多见的是退变性腰椎管管狭窄症。按照病因可将腰椎管狭窄进一步分为: 1、原发性腰椎椎管狭窄 单纯由先天性骨发育异常引起的,临床较少见。 2、继发性腰椎椎管狭窄 由椎间盘椎体、关节退化变性或脊椎滑脱、外伤性骨折脱位、畸形性骨炎等。 椎管狭窄症的症状 椎管狭窄症最早的症状表现是双下肢步行乏力,步态不稳或步行不远即感腰腿痛,稍坐下休息后,疼痛缓解还可行走,医学上称“间歇性跛行”。 当你发现双下肢发凉、无力、步态不稳、间歇性跛行,或小便频繁、大便无力时,就应注意你的腰曲是否有问题了。如果腰曲加大了,后仰时双下肢有麻痹甚至窜痛感。腰曲变直或弯腰困难,用力弯腰双下肢有麻痹或窜痛感。椎管狭窄仅靠x线片不能明确诊断,必要时需要CT以及核磁共振进行明确诊断。 椎管狭窄如不及早治疗,则可逐渐导致大小便无力或失控,双下肢不能步行,乃至瘫痪,过着坐轮椅的生活。可见,椎管狭窄症是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疾病。 维持正常腰椎的曲度,是预防椎管狭窄症的关键。腰椎管狭窄患者在平时一定要注意功能性的康复锻炼,可以有效预防病人因长期卧床导致的肌肉萎缩。 腰椎椎管狭窄症的检查 1、腰椎X线片 有时需加摄过伸过屈侧位片。可见椎间隙狭窄、骨质增生、椎小关节骨性关节炎改变等,多见于腰4/5与腰5/骶1之间。 2、CT、MRI检查 鞘膜囊和骨性椎二者大小比例改变,鞘膜囊和神经根受压,硬膜外脂肪消失或减少,关节突肥大使侧隐窝和椎管变窄,三叶状椎管,弓间韧带、后纵韧带肥厚。 腰椎椎管狭窄症的治疗 1、非手术疗法 如卧床休息、牵引、按摩、理疗及药物治疗等。同时应避免着凉与过劳,以促进神经刺激之症状恢复。 ①休息与功能锻炼疼痛严重者,卧床休息,以缓解症状。症状缓解后应配戴腰围下床活动,酌情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以调节新陈代谢及巩固疗效。 ②推拿有舒筋活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作用。软组织损伤、椎间盘突出患者可选用,但应注意适应证的选择与手法操作。 ③理疗热敷、超短波、低中音频、特定电磁波、多功能频谱、激光等,有改善局部血循环作用。 ④牵引慢性腰劳损、椎间盘突出患者,可采用骨盆水平牵引。 ⑤痛点及穴位封闭药物可选用当归、丹参注射液或2%普鲁卡因2~4ml加入强的松龙25mg。5~7天一次,可连续3~4次。压痛点明显患者,治疗效果好。 ⑥中西药治疗内服或外用中成药有舒筋活络、活血化瘀功效,如:云南白药、三七片、跌打丸、虎骨膏、骨仙片、骨刺消痛液等。常用消炎止痛西药有:消炎痛、吲哚啦新、布洛芬、芬必得等。有肌肉痉挛时还可服用舒筋灵片。 2、手术治疗 应考虑手术治疗。手术以全椎板截除,彻底减压为主。所谓彻底减压是指在截除椎板时不但要够高够宽,而且要解除椎体后部(椎管前部)和侧隐窝的增生骨质,以便彻底解除马尾及神经根的一切压破。手术治疗适应证: ①有较重的神经功能障碍,特别是马尾神经功能障碍者。 ②长期非手术治疗无效,症状严重者。 ③多数混合性椎管狭窄症。手术要求解除对硬脊膜及神经根的压迫。操作包括椎板切除、肥厚黄韧带切除、上关节突部份切除、神经根管扩大及神经粘连松解等。彻底减压的标准是恢复硬脊膜搏动、神经根滑动范围在1cm以上。对术前有椎间关节不稳定、双侧椎板及关节突要融合者。 椎管狭窄症的康复锻炼 1、飞燕点水式背伸肌锻炼 病人俯卧位,使腹部着床,四肢、头部抬起像飞燕一样,锻炼目的同拱桥式。 2、侧卧位梨状肌舒缩锻炼 病人侧卧于床上,上边的腿抬高,抬腿时应尽量使两腿之间的角度为直角,两腿交替进行。此方法可使下肢的外展肌群和臀部得到锻炼。 3、仰卧位拱桥式背伸肌锻炼 包括三点式、五点式:病人仰卧于床上,双脚掌、双肘部、后枕部着床,小腿与床垂直用力,使身体其他部分离床拱起像拱桥一样。此方法可使脊柱两侧腰背肌得到锻炼。腰背肌发达吃力平衡,可保护脊柱在受力时不挤压椎间盘。 4、直腿抬高锻炼 主要锻炼腘绳肌和股四头肌。病人平卧于床上,双腿交替抬高、放下,反复进行,抬腿时应尽量使下肢与身体成直角。 腰椎管狭窄症的功能锻炼要遵循先慢后快,先小幅度后大幅度,先局部后整体,先轻后重,循序渐进的原则,持之以恒,才能有助于疾病的康复。 脊椎涉及的种疾病图解脊柱是身体的支柱,位于背部正中,上端接颅骨,下端达尾骨尖。脊柱的健康涉及种相关病症。 腰椎受损或受累,可能发生的疾患 第一腰椎段:结肠功能失调、便秘、腹泻、腰痛、下腹痛。 第二腰椎段:下腹痛、腰酸痛、性机能减退。 第三腰椎段:膀胱、尿少、腰、膝内侧痛无力。 第四腰椎段:腰痛、坐骨神经痛、排尿困难、尿频或尿少、腿痛放射至腿肚外侧、痔疮。 第五腰椎段:腿血液循环不良、下肢无力怕寒冷、腰腿痛麻至腿肚后外侧月经不调。 颈椎段脊柱受损或受累,可能发生的疾患 第一颈椎段:主要关联头、耳、鼻、喉、脸等。如发生障碍,易患头痛、失眠、视力下降、记忆减退、眩晕、高血压和面瘫等症。 第二颈椎段:主要关联耳、鼻、喉、舌、声带、口等。如发生障碍,易患昏眩、偏头痛、耳鸣、胸闷、扁桃腺炎、腮腺炎、鼻窦炎、过敏、失声等症。 第三颈椎段:主要关联咽、颊、肩、横膈等。如发生障碍,易患咽喉炎、咽喉部异物感、牙痛、颈肩酸痛、呼吸困难、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症。 第四颈椎段:主要关联颈部肌肉、咽、臂等。如发生障碍,易患肩酸痛、牙痛、三叉神经痛、甲状腺功能亢进、胸闷、呃逆(打呃)等症。 第五颈椎段:主要关联手肘、食道、气管、横膈膜、心脏等。如发生障碍,易患气管炎、咽喉炎、哮喘、手臂酸痛、心动过速或过缓等症。 第六颈椎段:主要关联甲状腺、食道、气管、心肺、上肢等。如发生障碍,易患上臂或手腕痛、甲状腺炎、低血压、心律失常、五十肩、大拇指酸麻痛等症。 第七颈椎段:主要关联甲状腺、食管、气管、心肺、肱肌等。如发生障碍,易患甲状腺炎、低血压、心律失常、手臂外侧、中指、肱肌、无名指酸麻痛等症。 胸椎段脊柱受损害,可能发生的疾患 第一胸椎段:主要关联心脏、气管、食道、前臂等。如发生障碍,易患心慌、心悸、气管炎、气喘、咳嗽、呼吸困难、左上胸痛、手腕痛、手臂后侧痛等症。 第二胸椎段:主要关联心脏、气管、食道、肩臂等。如发生障碍,易患食道炎、胸痛、气喘、咳嗽、血压异常、心律失常、肩臂酸麻痛、手麻木等症。 第三胸椎段:主要关联肺、支气管、食道、心脏、胸腔等。如发生障碍,易患气喘、咳嗽、支气管炎、肺炎、食道炎、肋膜炎、心脏病、胸闷、胸痛等症。 第四胸椎段:主要关联肺、支气管、胆囊、胸肋等。如发生障碍,易患肺炎、气喘、黄疸、胸膜炎、乳房痛、肋间痛等症。 第五胸椎段:主要关联肝、胆、脾胃、胸壁等。如发生障碍,易患肝炎、胆囊炎、脾肿大、低血压、胃炎、乳房痛、胸壁痛等症。 第六胸椎段:主要关联胰、胃、胆、胸背等。如发生障碍,易患肝区痛、胃痛、胆石症、上腹胀痛、肋间痛、食欲不振、胸背痛等症。 第七胸椎段:主要关联肝、胆、胰、十二指肠等。如发生障碍,易患肝区痛、胆石症、胃溃疡、2型糖尿病、十二指肠炎、扁桃腺炎等症。 第八胸椎段:免疫功能低下、肝胆病、糖尿病、呕逆、尿频。 第九胸椎段:肾功能障碍、小便白浊、尿不畅、过敏证、身体手脚冰冷、癫痫。 第十胸椎段:肾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易倦、干藓。 第十一胸椎段:肾功能障碍、尿道病、皮肤病、湿疹。 第十二胸椎段:下腹疼凉、疲劳综合症、不孕症、风湿症、生殖器官表面痛痒。 骶椎:腰骶关节病变、足根痛麻凉感、膀胱病、前列腺炎 尾椎:尾骨痛 白癜风治疗那家医院好白癜风哪个医院看较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bomw.com/kjscys/1042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