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奇迹,也是奥秘!人体本身有着惊人的修复功能,只要给足原料——营养,就能恢复健康。《失传的营养学》用老百姓通俗的语言指出了身体生病的原理以及逆向康复的路径,对于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多种疾病,包括几十种难以治愈的癌症,都从营养学的角度提出了新的见解。

健康是革命的本钱,健康更是享受革命成果的本钱,欢迎您收听《失传的营养学》

第十五章

骨关节疾病(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股骨头坏死)

第一节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好像是一种不明不白的病,关节一痛,往往就被诊断成风湿性关节炎。笔者跟医学打交道20年,至今没明白风湿性关节炎这个名称是什么意思。关于这个问题,还请教过很多医生,但至今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通常的解释是,这种关节炎或是因为关节被风吹到了,或由于阴冷潮湿引起的,或是受中医的风湿影响而命名的。正是因为这种病名的意思模糊,导致很多关节疼痛的病,在搞不清真正病因时,都被诊断成风湿性关节炎。

对于关节疼痛的病(除非那些外伤明显的病因)),病因并不重要,绝大多数患者来就诊时,早已远离病因。但关节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有损伤,机体就要修复,所以把修复关节所需的营养素给足后,关节的损伤被修好,疼痛也就消失了。这样的例子很多,一位60岁的阿姨,双膝疼痛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了,我见到她时,她的双膝肿痛,关节腔内还有积液,已经试过很多方法,效果一直不理想。她的身高大约1.65米,但体重近公斤,肚子很大,这样的体重再加上那样的双膝,你想想,她活动一定很不方便,来时拄着拐杖,双腿发抖。我给她做了营养指导后她的状况在两周左右就明显好转了,一个月后,当她听到我又去她们那里讲课的消息后,急忙赶了过来,小跑着进了屋子,已经不用拐杖了,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她是一位很快乐的人,还跟我讲了她腿不好时的惨状。她60岁,在赶公共汽车时,一位70岁的老人请她先上车,搞得她很不好意思。而腿好了以后,让她如释重负,一脸的轻松,看到她腿病逆转前后的样子,真的让我体会到健康自由的重要。

第二节骨质增生

骨质增生是一个极有意思的疾病,它的形成和消退为我们提示了重塑人体的无限可能。

长骨刺的根本原因是缺钙,而不是像很多人认为的身体里的钙太多了。身体里各种物质是否缺乏一直是困扰我们的一个问题。包括医生也是这样问诊:查一下血里的各种物质,水平在正常范围,就说明身体里不缺。事实却并非如此。我们身体里有各种各样的仓库,比如钙库、蛋白库、能量库等,各种库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供给生命器官营养。生命器官包括脑、肺、心、肝、肾,这些器官是不能出问题的,出问题就会危及生命,所以身体会不惜一切代价保护这五大生命器官。当营养素缺乏时,身体就会从库里、从非生命器官调动各种营养素供给生命器官。以钙为例,即使身体里的钙已经严重缺乏,但血液中的钙也会保持在正常水平,因为血钙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心脏的功能,是不能出现偏差的,身体会不惜一切代价来维持它们的正常需求,对于其他很多营养素也是如此。所以不要认为血中各项成分显示正常就代表身体正常。很多人对自己的健康、孩子的健康是很重视的,查完之后理直气壮地说,什么也不缺,一切正常。这显然是走进了另一个误区。

那么,缺钙为什么就会长骨刺,而且长成那个模样呢?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而且也包含了很多很有意思的知识。这得从骨的应力反应说起。应力反应是骨的一个很重要的特性。大家都知道,骨是一个承重的器官,我们之所以长成这个模样,全是因为这一身的骨架。既然是承受力的器官,那么它对力的变化就特别敏感,而且还会根据力的变化而不断改建自己的结构形状,以适应这种力的变化,使自己在新的受力情况下有能力最大限度地去承受力量、去支撑平衡,这就是应力反应。简单地说,就是骨骼会根据它自己受力的情况去改建自己。而实现应力反应的基础就是骨的改建能力。

人的一生中,骨一直在改建,它们有自动改造长得不合理之处的能力。做个试验就可以看到骨的改建能力和应力反应。你用右手掌的侧面不断撞击桌子的边缘,一个月后,去拍X光片,会发现遭到撞击处骨的局部会增厚。这就是骨对外力的反应。当不断撞击桌子的边缘时,受力处的骨骼就会感受到力的持续冲击,为了应对这股力量,它就会在受力处改建,加厚加固。有的牙科医生会建议我们平时每天做叩齿运动,也就是用上牙敲击下牙,目的是使牙齿长得更牢固,不易脱落。用力不要太大,否则会导致牙齿表面的那层釉质受损伤。通过每天轻轻叩齿,会刺激牙周的牙槽骨,牙槽骨因不断受到力的刺激,不得不加固自己,使这些部位的骨密度得到改善,骨质不但不被吸收反而有所增多,将牙根紧紧围住。这就是利用了骨的应力反应。但这种方法也有一些缺陷,因为会顾此失彼。牙槽骨被吸收,与全身钙和其他营养素的缺乏有关,通过这种方法将其他地方的营养素调到牙槽骨,使牙槽骨得到加强,其他部位的营养素就更缺了,会出现新的问题。

关于对骨质增生的认识还有一段很有意思的故事。我在向一位令我非常钦佩的老前辈请教问题时,我突发奇想,向他老人家问了一个我也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问题,以至于我后来也觉得这个问题很怪,问得很没道理。为什么要问这么怪的问题呢?是想找个话题陪老人家聊聊天吗?但值得庆幸的是,我多亏问了这个问题,才引发我自己对骨质增生的思考。我的问题是:为什么骨刺长在骨头的边缘并且还可以长成那样?

骨质增生也是应力反应的结果。以脊椎的骨质增生为例(图31)。从脊椎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可知,椎体的中央比周边受力要大,所以当血液里的钙减少,机体要调动椎体内的钙增援血液时,会先从椎体的周边调钙人血,而不是从中央调钙。因为中央受力重,作用大,调钙就会从相对不太重要的周边开始。

当钙质不断从椎体周边流入血液时,椎体周边部位就会越来越软,越来越不能承重。但周边部位也不是一点力都不承受,这些部位也会经常受力,尤其身体在前倾、后仰、侧弯时,周边部位受到的力就更大、更频繁一些。这些椎体的周边部位一受力,自己也感到力不从心,支撑不住,骨头自己也知道:不行,这些部位需要加强。最好的加强方式就是钙质再回流,可身体缺钙,钙不可能回流,怎么办呢?这些地方就只好凑合了,多长一些来加厚局部。骨是由胶原蛋白、钙和其他矿物质组成的。既然缺钙,就只好堆积一些其他成分凑合着用,这样骨质增生就长在周边部位且唇样外突,骨刺就形成了,当然骨刺的形成也与局部炎性刺激有关,由于关节的局部受损,引起骨骼边缘存在长期的慢性炎症,也刺激局部组织增生,在增生的基础上,钙发生病理性沉积。医学上称这种增生为营养不良性增生,是有道理的。从营养医学的角度看,人体内几乎所有的异常增生都是营养不良性增生,如在慢性炎症基础上的各种增生,包括癌都属于营养不良性增生。

临床上有一种病,叫椎管狭窄,产生的原因之一也是骨质增生,是骨质增生在不同部位的表现。临床上怎样治疗骨质增生和椎管狭窄呢?药物的疗效一般较差,更多是采用手术的方法,去除增生出来的骨质。手术会暂时缓解压迫的症状,但不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即椎体因钙及其他一些矿物质缺乏导致骨质局部承受力的能力下降问题,也不能解决局部慢性炎症的消退问题,所以在两三年后,骨质增生会再次发生。怎样治疗骨刺引起的颈椎病、腰椎病、膝关节疼痛和椎管狭窄等疾病呢?最合理的方法就是补充钙和其他的营养素。让钙回流,骨质承受力的能力恢复,骨质自然就不再增生。那么长出来的骨刺怎样能去掉呢?只要钙和其他营养素补充到位,骨刺就会消失,因为骨骼有改建的能力。骨刺长出来是应力反应的结果,但骨骼自己也知道这样长不合理,只是没办法,没有合适的原料,只好凑合着长。当给足营养素后,骨骼会迅速改建,把原来长得不合理的地方吸收掉,骨刺也就消失了。在使用营养配方的基础上,按需要辅以矫正、松解、中药热敷、按座,甚至刺血、拔罐等方法,效果更佳,很多人可以实现治愈。陈哥是我极好的朋友,家住上海。当我们第一次相识时,因为觉得很投缘,我就对他说:“陈哥,将来你的亲戚、朋友里边谁有健康问题就给我打电话。”陈哥并没有欣然接受,说他的朋友里也有一些医生。我告诉他一定要记清楚我这个医生跟别的医生不太一样。结果,年下半年,他的妻子两条胳膊和双手又麻又痛,以至于什么也做不了了。她平时很喜欢打麻将,但这种病搞得她连麻将也打不了。因为坐下来时比站着时症状要更加严重。嫂子在陈哥家的地位举足轻重,一看嫂子这样了,医院,其实从症状上已经可以判定是颈椎病,颈椎的骨质增生了。到医院一查,果然是颈椎骨质增生。医生建议手术,把增生部分凿掉,并从大腿取一块骨头做融合。陈哥一听就慌了,吓得要死,还好没有忘记给我打电话。我指导嫂子使用营养素。两周后,因为要跟踪一下疗效,我电话询问陈哥效果如何,他在电话那头儿非常兴奋,说:“好多了!好多了!”我又电话问候嫂子,嫂子更是开心,力邀我到上海做客。我告诉她要继续用营养素,不要因为不麻不痛就停止服用,因为骨骼的进一步改建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成。

如果不用营养素,可不可以把骨质增生治好呢?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运动。生活中,我们会见到这样的人,因为颈椎病,两臂很麻很痛,非常痛苦,什么事情也做不了,疼得甚至连觉也睡不好。因为什么事情都做不了,又痛,心情自然很不好,为了散心就去逛街。结果看到街边有跳舞的,老年迪斯科,反正也没什么事儿,看一会儿,看着人家一举手一投足是那样舒展自由,很是羡慕,看着看着就有点感觉了,感觉还挺好,明天还来看一连看了好几天。越看越有意思,而且对音乐越来越有感觉,有时看人家跳舞自己的脑袋也跟着音乐动,动着动着差不多会跳了,就下场参与其中,跟大家一起跳。别人把双臂举过头顶很轻松,他因为颈椎病举不了那么高,但也不断地跟着举,终于有一天,不知不觉中,他的双臂也可以自由地高举了,两条胳膊和双手也不麻不痛了。这样颈椎病就治好了。

为什么没有用营养素也可以治好颈椎病呢?是不是本来就没必要用营养素呢?其实我们的身体很遵循“用进废退”的原则。哪个部位用得多了,身体里更多的营养素就要向这个地方流动,身体甚至不惜拆东墙也要把拆下来的营养素补到不断被使用的西墙。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经常运动的老年人腿脚一般更灵活一些,比他的同龄人更硬朗一些;经常用脑的老年人,他的精神状态一般会很好,头脑比他的同龄人更清楚更灵活,还不容易发生脑软化和老年痴呆。我读博士时的导师,已经八十多岁了,但每天精神矍铄,思路清晰敏捷,还忙于写书。同样道理,虽然身体里缺钙,但跳迪斯科时,要不断地摇头和拾起上肢,也就是说肩颈部的关节不断被使用,而你哪里长得不合理,身体就会赶快把钙调过来,对这些地方进行改建,是它们灵活好用起来。虽然颈椎病是治好了,而身体里钙和其他营养素缺乏的状况并没有得到纠正,所以其他地方可能又出问题了,甚至有可能会更严重的问题,比如股骨头断了。所以补充钙和其他营养素才是从根本上治疗骨质增生的正确方法。

如果能充分利用应力反应和骨骼的改建能力,甚至可以对人体进行重塑,人体很多长得不合理的地方,身体自己都知道,只是因为没原料,所以没办法进行改造。当给足原料后,身体自己就会自觉改造,而且原料给得越早,效果越好。最合理的是从小就给足各种营养素,这样你的孩子身体的各个部位都会长得非常合理,该凸的地方凸,该凹的地方凹,该胖的地方胖,该瘦的地方瘦,腿很直,肌肉发育得也很好。一句话,当营养素给足后,子的身体就会以遗传信息为基础,最大限度地良性发展自己。身高没达到预期、O形腿、牙齿排列不齐等都是钙和其他营养素缺乏造成的。利用应力反应和骨骼的改建能力,O形腿变直也不是没有可能(图32)。

O形腿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缺钙。我们的两条腿每天承受很大的力,而O形腿承受力的能力显然远远小于长得很直的腿,连你的小腿的骨头自己也知道这杆长不合理,只是没办法,因为缺原料。当你把钙和其他营养素给足后,它也会自动改建,可能只是需要的时间长一些,而且需要一些其他的辅助措施。

第三节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坏死也是骨关节疾病中一个很常见的病。吸烟、喝酒等不良的生活嗜好或用药不当等都可引发或导致该病的发生,至少是对此病不利。但当我们认识到它是一个慢性病时,就知道它的病因往往是不明显的或不鲜明的。这就是急性病和慢性病显著的区别之一。所以在治疗慢性病时,病因探究在很多时候就不是特别急迫的事,而应把治疗治愈放在第一位,同时把可能的病因排除一下就可以了。而急性病则不同,首先要去除病因,去除病因也是治疗的重要手段。股骨头坏死显然是一个慢性病,其病因较复杂,很少有像非典时大量使用激素后导致的股骨头坏死这样病因明确的病例,故采取有力措施治愈此病是最重要的。

医生已经意识到股骨头坏死与股骨头的血液循环障碍有直接关系,故采用手术的方法将血流较好的血管与向股骨头输血的原有血管吻合,以改善股骨头血液循环,这样可以起到一定的疗效。但股骨头坏死与两个因素直接有关,就是缺钙和股骨头循环障碍,故只有在改善股骨头的循环障碍的同时,补充足够的钙和其他营养素,才会达到很好的疗效。其实股骨头坏死并不难治,很多病例也无须动手术,使用营养素,尤其是对早期的病例,也就是股骨头还没有明显变形之前的病例,可以.%治愈,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患者使用营养素,两周内临床症状就可完全消失。即使有一定的变形,营养治疗后,也可以正常生活。如果再辅以松解、矫正等众多辅助治疗方法,很多病例可以彻底治愈。

千万不要把我们身体里的“零件”轻易地扔掉,比如股骨头坏死后,去换成金属的股骨头,就注定一辈子都要使用这种股骨头了,再也没有治愈的可能了,因为你身体的修复能力不可能再帮到你,金属股骨头是不需要营养素的。类似的情况如心脏瓣膜置换,各种器官如肝、肾的移植,都应该非常谨慎。因为我们的身体真的是潜力无限,很多时候在我们认为没有可能时,身体自己却将它变成现实。中央电视台曾播放过这样一个例子:一个16岁的男孩,左下肢和左脚疼痛,肢体变黑,到医院去救治,医生诊断为“左下肢脉管炎”,建议截肢。但这个孩子死活也不肯截肢,就回家了,在家躺了十几年,结果他的左下肢又长好了,完好无损。那你想想,如果当初截了,怎么还会有今天的这条腿呢?只有不截肢,身体的修复能力才有机会把这种病治好。

第十六章

慢性肾炎能治愈吗

尽管慢性肾炎也属于慢性炎症的一种,但慢性肾炎与其他慢性炎症有一定的区别,其中最大的区别就是肾结构的不可再生性。肾的结构单位会坏一个少一个,不能再生,这就很危险。说明一旦有肾的结构单位被破坏,肾脏再回到正常时的功能贮备的可能性是零。这与肝脏形成鲜明对比,肝脏被破坏后,可以完全修复再生。故肾炎一定要早治,越早越好。

临床上治疗肾炎,更多地使用激素。激素治疗本身就不是从根本上治愈肾炎的方法,因为肾炎不是因为体内激素水平下降引起的,即使暂时将病情稳定住,也会看到一些患者多少年后患上尿毒症。也就是说,肾炎并没有真正治愈,炎症还在不断地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蔓延。营养治疗慢性肾炎,一方面修复肾脏的损伤,另一方面对体内的各系统功能紊乱进行纠正。这样就可以达到治愈。理论上可行,主要可以发挥以下几方面的作用,一是有助于减轻或消除慢性炎症:二是有助于修复肾脏内各种受损的细胞和结构;三是调节机体免疫系统;四是对体内各系统功能紊乱具有稳定作用。可见营养对慢性肾炎的治疗是多层次的、立体的。

从实际效果看,营养治疗越早介入效果越好,这也符合肾脏自身结构和功能特点。在很多情况下,除了营养配方,还需要医学方法的综合治疗,包括白蛋白甚至血浆的输入,以及纠正病人的水和电解质紊乱,但因为病人出现水肿情况而武断地采用利尿治疗的方法,不是好的思路。总之,在营养医学框架下的多种手段的综合治疗应该是治疗肾炎病人的好的思路。

在治疗肾病时,很多人包括医生对蛋白质的使用有所顾忌,认为本来肾就坏了,使用蛋白质会进一步损伤肾功能。这是没有必要的担心。首先,不管是不是使用蛋白质,患者每天都有尿蛋白,这说明尿蛋白与是否使用蛋白质无关;其次,大量蛋白质每天随尿液排出,身体处于低蛋白状态,很多器官的蛋白质会被抽调来转变成血液中的蛋白质,所以不补充蛋白质,全身各器官都会进一步受损,其中以肝肾受损最为严重;再次,尿液排出的蛋白不一定是你吃进来被身体吸收的蛋白质,因为身体要经过肝脏进行蛋白质代谢,合成人体需要的蛋白质;最后,有足够的蛋白质供给,才能平衡机体的免疫功能,修复损伤的肾脏。所以在肾功能没有明显异常的情况下、使用蛋白质不会对肾产生任何负面影响,反而会加速肾功能恢复和肾结构的修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bomw.com/kjscyf/1377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