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癫分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index.html一临床概述在临床上上臂痛十分多见,其原因多样,包括因颈段或颈胸段椎管内的脊神经根受压,向上肢走行的各主要神经干受累,以及因位于锁骨下的臂丛伤患均可引发。由于许多症状相类似,以致在诊断上易引起混淆,需要加以鉴别,以防延误诊治时机在上肢诸多伤患中的根性痛、干性痛及丛性痛中,因根性病变所致者最为多见,约占80%以上,其次为干性因素,而丛性者相对少见在根性痛者中,其病因多起源于下颈段,尤以C5~6、及C6~7为多见,其次为C~T1和C4~5;大多因致压性病变所引起,尤多见于颈椎病及颈椎椎管狭窄之病例。而在干性神经痛者中,则以正中神经受累者为最多,其次为尺神经;桡神经主要是运动神经,故较少引起上臂痛。在丛性痛病例中,除胸腔出口狭窄症及肿瘤外,则多为外伤性所致,包括锁骨骨折及上肢牵拉伤等…二、致病因素颈臂部之根性痛、干性痛与丛性痛三者的原因完全不同,必需加以区别,因其治疗原则及具体治疗方法亦不一致。因此,应全面加以了解,以防因误诊而导致误治。(一)根性原因所引起的臂痛其主要病因均位于椎管内,包括以下五类1.颈椎退行性变最为多见,无论是颈椎失稳、椎间盘突出(脱出)、或是骨刺形成期,均易刺激或压迫颈脊神经根而出现臂痛症状,其中以钩椎关节处的病变最早出现。2.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症多为中年后发病,多与前者伴发,症状多为持续性3.急性椎间盘突症近年来发现此病较为多见,其常发症状除颈痛外,主要是臂痛,需加以鉴别4.椎管内肿瘤臂痛为其早发症状,尤以邻近根管处之肿瘤5.其他包括粘连性蛛网膜炎、后纵韧带骨化症及脊髓空洞症等,均可引起上肢疼痛症状。(二)上肢神经干伤患所引起的臂痛均发生于上肢神经干伤患,其中以外伤及腕管综合征最为多见1.外伤其多系骨折后断端对周围神经的直接刺伤或割伤,或骨折愈合后骨痂的嵌压或粘连束带的挛缩等。此两种原因常见于肱骨干中下1/3骨折时对桡神经的损伤、肱骨髁上骨折对尺神经的压迫和桡骨远端骨折对正中神经的损伤。此外,各种锐器的刺伤、刀割伤及火器伤等亦可引起周围神经的干性损伤2.腕管综合征在临床上,此征较为常见疾患,最为多发的症状是对腕管中央处正中神经的嵌压,并出现手指麻木及疼痛等症状。3.周围神经炎近年来虽已少见,但仍时可遇到,其病因大多因过敏、感染或中毒等所致,尤以前者为多发4.其他包括外伤性神经瘤,周围神经干以及四周的肿瘤等均可引起干性臂痛(三)丛性神经臂痛的原因主要是由C58脊神经前支和第1、2胸神经所构成的臂丛神经痛,其原因常见于以下四种情况,尤以第1、2项为多见1.臂丛损伤临床上最为多见,除直接暴力外,亦多发于对上肢的过度牵拉及扭伤。因直接暴力所致者,多伴有锁骨骨折。因此,凡有锁骨骨折损伤者均应对臂丛神经进行检查2.胸腔出口狭窄症临床上亦较多见,主因第7颈椎肋骨畸形、第1肋骨变异及前斜角肌症候群等引起臂丛受压而出现上肢麻木,以尺侧为多发,并向小指放射。3.肿瘤除邻近臂丛的骨性或非骨性肿瘤外,应注意肺上沟瘤,其亦可侵犯臂丛,并对其形成压4.其他指锁骨上窝或锁骨下窝处淋巴结肿大,臂丛局部的炎性感染或肩部的化脓性炎症等均可波及臂丛神经。三、三种病因所致臂痛的临床特点根性、干性及丛性臂痛三者所共有的临床症状主要是臂痛、感觉障碍及患侧肢体功能失调等,但亦各具特点,现分述于后(一)根性臂痛1.疼痛特点表现为与颈部症状同时出现的上肢放射痛,并随咳嗽、喷嚏等颈部活动而加剧;疼痛部位一般以指尖处最为明显,并视受累椎节不同而部位不一,常见于拇指(C6~6)中指(C6~7)及小指(C~T1)。多为刺痛或钝痛,并伴有麻木或蚁走感2.颈部症状由于根性臂痛之病因位于颈部因此颈部症状均较明显,主要表现为颈部活动受限及僵硬,呈被迫体位状。于棘突两侧及肩胛骨内侧处多有压痛,并与病变部位相一致3.根性牵拉痛及头、颈部加压试验一般均较4.反射改变视受累脊神经不同而出现相应之改变。C脊神经根受累时,肱二头肌反射减弱,C6脊神经根影响肱桡反射,而C脊神经根则波及肱三头肌反射;其余脊神经对反射弧多无影响(二)干性臂痛1.疼痛大多表现为灼性痛,尤以正中神经受累时,因其含有丰富交感神经纤维2.运动障碍及手形外观神经干受损时所表现的运动障碍与该神经干所支配的肌组范围相一致,呈现周围性运动麻痹及肌萎缩征。例如:正中神经损伤时出现“猿状手”,主要为鱼际萎缩所致;桡神经受累时为“垂腕”状,主因伸腕肌及伸指肌失去神经支配所造成的;而尺神经损伤时,则表现为“爪形手”,乃由于骨间肌萎缩之故3.反射改变一般多无明显改变,此点与根性臂痛不同,可用于鉴别4.交感神经症状因周围神经干中同时混感觉、运动及交感神经三种纤维,因此当其受损后,在呈现感觉及运动症状的同时,尚可出现皮肤潮红,多汗及过敏等症状,尤以正中神经为明显。(三)丛性臂痛1.疼痛其特点是疼痛多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并与上肢活动关系密切。由于肩部活动时可牵拉臂丛神经引起剧痛,因此患者尽可能地避免诸如梳头、搔背、牵手及其他上肢活动。2.体位为减轻对臂丛的牵拉,患者喜采取将头颈倒向患侧的被迫体位,以求使臂丛处于松弛状态3.压痛除于锁骨上窝或锁骨下窝处有明显压痛外,在各大神经干的近端处亦多伴有压痛点4.臂丛牵拉试验多呈阳性,患侧直臂抬高试验亦多为阳性。中动障碍主要表现为上臂麻痹,一般分为上臂丛麻痹和下臂丛麻痹两型(1)上臂丛麻痹:为臂丛上干受损症状,其由C5、C6神经根组成,因此主要表现为上臂外侧的感觉障碍和肩部周围肌肉麻痹所引起的肩臂下垂及上臂外展外旋征(2)下臂丛麻痹:当由C7,8及T1.2脊神经所组成的臂丛下干受损时,主要表现为尺神经和正中神经受累症状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bomw.com/kjschl/1361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