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儿治疗白癜风好 http://pf.39.net/bdfyy/zqbdf/181104/6623402.html

在中国,颈动脉狭窄问题日趋严重。由此带来众多相关并发症,尤以中风最为常见。中国每年中风新发病例可达万人,其中,缺血性中风约占中风总人数的50%。而在缺血性中风患者中,约1/3的患者与颈动脉狭窄有关。在第三届中国血管大会(CVC)期间,来自中医院(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的蒋雄京教授介绍了运用介入技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现状与最新进展,医院2,余例治疗经验。

颈动脉狭窄治疗

目前,临床上对于颈动脉狭窄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基础。另外还有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外科治疗)和颈动脉支架术(腔内治疗),腔内治疗与外科治疗相比优势在于只需局麻而且微创。随着腔内技术运用的逐渐成熟,到年,使用CAS技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无论是对有症状患者还是无症状患者,围手术期卒中和死亡率已经可以与外科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相媲美。在提高支架的安全性上可以通过支架类型的选择、脑保护装置的运用(包括远端球囊保护或者滤网保护等)、学习曲线对并发症的影响(随着手术数量的增加,并发症可有明显减少)等。

医院经验分享

医院于2-年,对颈动脉狭窄介入临床表现开展了相关研究(N=2,)。腔内技术的运用疗效相对较好(Table1)。

Table1

医院颈动脉狭窄腔内技术的运用与国际水平对比

对于双侧颈动脉都存在狭窄需要手术的患者,是同期还是分期进行支架术?

医院对此也进行过探索。运用同期双侧颈动脉支架术,与分期颈动脉支架术相比,能够降低医疗费用、方便患者、不拖延其他外科手术时间、不必再次介入以及缩短住院时间。虽然,更可能诱发高灌注综合征(HPS)以及血流动力学抑制(HD),但两者差距不明显。所以,同期双侧颈动脉支架术是一种可供选择的临床治疗方式。

冠脉搭桥合并颈动脉狭窄专家共识

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血管疾病高血压分会专家共识组发布了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处理策略的专家共识,可供临床医师借鉴。在对比了CAS(N=)、CAS+CABG(N=)以及CAS+PCI(N=9)三组患者治疗效果后,可以发现三组安全性都达标,虽然CAS+PCI组患者不良反应最少,但可能是由于样本量缺乏的原因所造成。而在颈动脉狭窄支架术后需要行CABG的患者,建议术后1周~1月后进行较为合适。

总 结

随着腔内技术在临床不断成熟,各类新技术对患者远期预后如何将逐渐显现,未来会有更多临床证据出现。比如:证明颈动脉成形术联合远端和近端保护装置是安全、可靠;吸栓装置被证实能够为患者带来更大获益,进一步减少卒中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当然,传统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仍然是临床重要的治疗方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bomw.com/kjsczz/1349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