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脊柱骨科成功为一位严重颈胸段后纵韧带骨化、脊髓极度受压患者施行了手术,充分解除脊髓压迫,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明显改善。 颈胸椎部位的疾病,是脊柱骨科风险最高的区域。胸椎后纵韧带骨化所导致的胸椎管狭窄,是脊柱外科医生的梦魇,瘫痪风险极高。虽然近年来脊柱手术设备更新、脊髓诱发电位监护完善,胸椎黄韧带骨化所致的胸椎管狭窄症的成功率不断上升,但对于胸椎后纵韧带骨化,尤其是巨大突出物者,依然是脊柱外科世界级难题。 患者陈先生,男,47岁,江西人,主要症状为颈部不适伴活动受限,进行性双下肢无力。CT可见颈胸椎交界区广泛后纵韧带骨化,最严重部位椎管狭窄达90%以上。MRI显示脊髓严重受压(图1)。患者奔走于江西、浙江、医院,医院都以技术原因,建医院就诊。医院脊柱外科主任介绍,患者向张忠民主任求诊。 图1术前CT、MR 为了顺利完成此手术、挽救神经功能并避免脊髓损伤,张忠民主任带领团队,反复研究此病变的特点,设计出完善的术式,在神经显微镜下,采用低温超声骨刀,巧妙切除脊髓腹侧骨化物。术中麻醉师配合娴熟,神经电生理监测一直保持正常。手术历时3.5个小时,麻醉苏醒后患者四肢感觉运动正常,术后第2天患者起床活动,术后第4天顺利出院。术后CT可见骨化后纵韧带切除满意,椎管减压充分(图2)。 图2术后CT 此术式设计合理,操作过程中尽量减少对脊髓的干扰,在未增加脊髓张力的情况下,尽可能彻底切除骨化物,解除脊髓压迫,成功为陈先生解除病痛。患者术后四肢感觉、运动良好,顺利出院 专家介绍 张忠民 医院脊柱骨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在国家级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发表SCI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基金4项,主持或参与省市级课题十余项。参与多篇专业论著编写与翻译。被评为“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现任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委员兼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白求恩基金会基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教育委员会脊柱外科学会常委兼腰椎外科学组副主任委员、国际矫形与创伤外科学会SICOT中国部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脊柱外科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脊柱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脊柱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常务委员等学术任职。擅长:1.采用神经显微镜技术治疗颈椎病。2.上颈椎疾患。寰枢椎脱位、上颈椎肿瘤的切除与重建、椎管内肿瘤切除与重建。3.胸椎黄韧带骨化和胸椎椎间盘突出造成的胸椎管狭窄症。4.脊柱结核。本中心脊柱结核科研成果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开创了国际脊柱结核外科治疗新纪元。5.儿童先天性脊柱畸形。6.设计撬拨复位技术治疗重度腰椎滑脱。7.脊柱翻修手术。8.脊柱侧凸、后凸畸形。出诊时间:周二13:00-16:00 周四08:00-12:00 出诊地点:医院,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广州大道北号。预约挂号方式:①-②医院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bomw.com/kjsczz/1320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