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脑的普及以及人们扶案工作时间的延长,腰痛的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患病人数也逐年增多。这些疼痛已经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那么腰椎间盘突出症到底是什么呢?得了这个病该如何治疗呢?

针对这一问题,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河南中医院,副主任医师、任彬彬教授做客直播间。

一:当今社会许多人工作都需要久坐,熬夜,经常会出现腰部困胀、疼痛,甚至腿部也会疼痛,这些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表现吗?腰椎间盘突出症到底有什么表现呢?

答:其实腰痛不单单指腰椎间盘突出症,还有其它病也会引起腰痛,比如妇科、肾脏等出问题也会腰痛。

今天我们主要讨论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大多表现腰部一侧或两侧发生疼痛为主要症状,常可放射到腰骶部、腿部、足部。重者出现神经卡压症状,如:大小便障碍,双下肢不完全瘫痪等。

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都会伴有腿部的疼痛麻木或运动功能障碍。那为什么腰部的毛病会反应到腿上呢?

答:坐骨神经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导致坐骨神经痛的主要原因之一。一般认为腰椎间盘突出引起坐骨神经痛的发病机制为突出的髓核压迫和过度牵伸脊神经根所致。在神经根部位,神经外膜组织极不发达,没有弹性缓冲作用,受到髓核机械性压迫,神经根常易损伤,沿神经根产生放射性疼痛。

其主要表现为自腰部向一侧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直至足背放射,腰骶部、脊柱有固定而明显的压痛、叩痛,小腿外侧、足背感觉减退,膝腱、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咳嗽或打喷嚏等导致腹压增加时疼痛加重。

三:在日常生活中,大家经常说某某椎间盘突出了,椎间盘破裂,椎间盘是个什么样的东西?它有哪些作用?

答:椎间盘由纤维环、髓核及透明软骨板组成,它的形状像一个“馅饼”,“饼”的厚度约8--10毫米,“馅”是胶状的髓核,四周包绕的是致密的纤维环,上下有软骨板。上下的软骨板与纤维环一起将髓核密封起来。

连接上下椎体;保持脊柱腰段的高度;维持脊柱腰段的生理曲线;保持椎间孔孔径、容积大小及关节突关节的间距;使椎体表面承受相同的压力;缓冲减震作用:在人体跳跃、高处跌落等身体垂直运动或肩、背、腰部突然负荷重物等活动时,髓核的流体力学能将上部体重均匀地传至下位椎体表面,因此可产生吸收震荡及逐渐减压的作用,以达到缓冲的目的。

四:腰椎间盘突出症与我们常说的腰椎间盘突出,这两者之间有区别吗?

答:“腰椎间盘突出”指的是由于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这一系列变化。如果突出的髓核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或产生了炎性刺激,并表现出来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如腰痛、单侧下肢的放射性疼痛、间歇性跛行、脊柱活动受限、感觉麻木等,就称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俗称“腰突症”。

也就是说,前者讲的是髓核突出的状态,后者讲的是由于髓核突出导致的一系列以疼痛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虽然,“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腰椎间盘突出”所引起的,但是并非所有的“腰椎间盘突出”一定会导致腰部及下肢疼痛。有研究表明,“椎间盘突出”的发生非常普遍(椎间盘突出经常会表现在腰椎和颈椎),在正常人群中,发生无症状的“椎间盘突出”情况约占1/3左右。也就是说,三个正常人站在一起,可能就有一位的腰椎或颈椎的椎间盘是突出的。

五: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到医院又该做哪些检查呢?

答:腰椎间盘突出症大多是在椎间盘退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所以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之前,就有可能产生一系列前驱症状。

①反复“闪腰”,多是有一些小的动作引起,并没有剧烈长时间的运动。-----这是由于活动时椎间盘变形,向后或者一侧突出,压迫硬膜囊或者神经根。

②慢性腰痛,通常患者经过几次急性腰痛发作后形成,这种腰痛常在咳嗽、大便后加重。------这是由于腹压增高,破坏了椎节与椎管之间的平衡状态。

③下肢放射痛或者伴有麻木,有时到臀部,有时到膝关节后部,有时小腿,有时到足部。------主要有神经根不同程度受压有关。

④下肢无力或者间歇性跛行,------主要有神经根严重受压引起。

⑤脊柱姿势改变,有不同程度的脊柱侧凸,以及脊柱生理曲度的改变。------这可能是椎间盘突出后,一侧神经根受压,肌肉疼痛,患者保护性侧屈身体。

⑥如果出现大小便功能障医院,这是严重的“信号”。------很可能是脊髓或者马尾神经受压了。

检查:-------体格检查,影像检查

1.腰部活动受限大部分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腰部活动受限,急性期尤为明显,其中以前屈受限最明显,因为前屈位时可进一步促使髓核向后移位,并增加对受压神经根的牵拉。

2.压痛、叩痛及骶棘肌痉挛压痛点主要位于椎旁1cm处,可出现沿坐骨神经放射痛。叩痛以棘突处为明显,系叩击振动病变部所致。压痛及叩痛的部位基本上与病变的椎间隙相一致,80%~90%的病例呈阳性。约1/3患者有腰部骶棘肌痉挛。

特殊体征

1.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患者仰卧,伸膝,被动抬高患肢。正常人神经根有4mm滑动度,下肢抬高到60°~70°始感腘窝不适。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神经根受压或粘连使滑动度减少或消失,抬高在60°以内即可出现坐骨神经痛,称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在阳性病人中,缓慢降低患肢高度,待放射痛消失,这时再被动屈曲患侧踝关节,再次诱发放射痛称为加强试验阳性。有时因髓核较大,抬高健侧下肢也可牵拉硬脊膜诱发患侧坐骨神经产生放射痛。

2.股神经牵拉试验患者取俯卧位,患肢膝关节完全伸直。检查者将伸直的下肢高抬,使髋关节处于过伸位,当过伸到一定程度出现大腿前方股神经分布区域疼痛时,则为阳性。此项试验主要用于检查腰2~3和腰3~4椎间盘突出的患者。

影像检查

1.腰椎X线平片

单纯X线平片不能直接反应是否存在椎间盘突出,但X线片上有时可见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增生等退行性改变,是一种间接的提示,部分患者可以有脊柱偏斜、脊柱侧凸。此外,X线平片可以发现有无结核、肿瘤等骨病,有重要的鉴别诊断意义。

2.CT检查

可较清楚地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大小、形态和神经根、硬脊膜囊受压移位的情况,同时可显示椎板及黄韧带肥厚、小关节增生肥大、椎管及侧隐窝狭窄等情况,对本病有较大的诊断价值,目前已普遍采用。

3.磁共振(MRI)检查

MRI无放射性损害,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MRI可以全面地观察腰椎间盘是否病变,并通过不同层面的矢状面影像及所累及椎间盘的横切位影像,清晰地显示椎间盘突出的形态及其与硬膜囊、神经根等周围组织的关系,另外可鉴别是否存在椎管内其他占位性病变。但对于突出的椎间盘是否钙化的显示不如CT检查。

4.肌电图电生理检查(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与诱发电位)可协助确定神经损害的范围及程度,观察治疗效果。实验室检查主要用于排除一些疾病,起到鉴别诊断作用。

5.肌肉骨骼超声对典型病例的诊断,结合病史、查体和影像学检查,一般多无困难,尤其是在CT与磁共振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如仅有CT、MRI表现而无临床症状,不应诊断本病。

六: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他们该采取什么样的治疗方法呢?哪些人适合保守治疗?哪些人必须采取手术治疗呢?

答:腰椎间盘突出症大多数病人可以经非手术治疗缓解或治愈。其治疗原理并非将退变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回复原位,而是改变椎间盘组织与受压神经根的相对位置或部分回纳,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松解神经根的粘连,消除神经根的炎症,从而缓解症状。

手术适应证

①病史超过三个月,严格保守治疗无效或保守治疗有效,但经常复发且疼痛较重者;②首次发作,但疼痛剧烈,尤以下肢症状明显,患者难以行动和入眠,处于强迫体位者;③合并马尾神经受压表现;④出现单根神经根麻痹,伴有肌肉萎缩、肌力下降;⑤合并椎管狭窄者。

非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①年轻、初次发作或病程较短者;②症状较轻,休息后症状可自行缓解者;③影像学检查无明显椎管狭窄。

急性期:

(1)绝对卧床休息初次发作时,应严格卧床休息,强调大、小便均不应下床或坐起,这样才能有比较好的效果。卧床休息以一周为宜。

(2)腰围制动卧床休息3周后可以佩戴腰围保护下起床活动,腰围固定时间不要太长,一般20-30天。3个月内不做弯腰持物动作。此方法简单有效,但较难坚持。

急性发作期:神经根水肿和无菌性炎症明显,理疗禁用温热疗法;牵引距离不要太大;手法治疗以肌松类手法为主。

缓解后,应加强腰背肌锻炼,以减少复发的几率。

2现代治疗技术

2.1理疗:

短波:电极板腰腹对置,伴坐骨神经痛者采用腰-患肢小腿并置,治疗间隙2-3cm,急性期为无热量或微热量,时间5-6min开始,可增加至10-12min,qd。慢性期剂量可改为温热量,时间15-20min,qd;15-20天为一疗程。

红外线:以痛区为中心,灯距一般为15-20cm,每次照射20-30min,qd,7-20天为一疗程。

中频:2个电极置于痛点两侧,调幅75%-%,波形为全波-间调,治疗实践10-15min,qd或qod,6-20天一疗程。

低频:止痛。

超声波:移动速度每秒1-2cm为宜,强度0.5-1.5W/c㎡,时间15-20min,15-20次为一疗程。

2.2麦特兰德:国外治疗是惯用,以缓解疼痛,改善脊柱活动度。手法各成体系,有独特的操作方法。

2.2麦肯基:在Mckenzie力学诊断治疗中将腰痛分为机械性疼痛,化学性疼痛和创伤性疼痛三大类,并将机械性疼痛分为三大类型:姿势不良综合症,功能不良综合症和移位综合症。

在Mckenzie力学治疗中,姿势不良综合症以姿势娇正为主,包括坐姿,走姿,睡姿,工作姿势以及生活中一些动作姿势。

功能不良综合症以持续的功能活动,最终达到改善患者功能障碍的目的。屈曲功能不良用屈曲原则,伸展功能不良用伸展原则,神经根粘连用屈曲机原则,

移位综合症以持续一个方向的运动,限制另一个方向的运动,并不断力的升级,以达到纠正解剖移位,并最终使症状消失的目的。后方移位用伸展原则,前方移位用屈曲原则,病在骶髂关节时,配合适当的治疗技术。

Mckenzie力学治疗对化学性疼痛和创伤性疼痛无效。

Mckenzie力学诊断治疗与传统推拿,理疗等其它治疗方法相结合,对腰痛病能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2.3肌力训练:

2.3.1被动运动

(1)按压腰椎棘突:双手固定,上身前倾,借助上肢力量将棘突垂直向腹侧按压。

(2)推腰椎棘突:双手固定,上身前倾,借助上肢力量将棘突垂直向对侧推动。

(3)垂直按压腰椎横突:双手固定,上身前倾,借助上肢力量将横突垂直向腹侧推动。

(4)腰椎旋转摆动:双手固定,两上肢同时用力将量将髂骨向前推动。

2.3.2主动运动

(1)卧位屈曲:患者双手带动双膝向胸部运动,达到运动终点时,双手用力下压,随后放松,双足回复至起始位。

(2)卧位侧弯:患者一侧手向同侧脚靠近,达到运动终点时,随后放松,回复至起始位。

(3)卧位举腿转腰:仰卧双腿屈膝上提至小腿与地面平行,双腿一起向右摆,身体向右拧转至右膝碰床,两手臂尽量不离开床面,然后还原。双腿再向左摆,身体向左拧转至左膝碰床。两手臂不离床,左右交替练习。

(4)卧位架位桥:患者仰卧以两手叉腰做支撑点,两腿半屈膝成90度,脚掌放于床上,挺起躯干时,以头后枕部及两肘支撑上半身,两脚支撑下半身,成半拱桥形。

(5)背伸锻炼:俯卧位,两腿交替向后做过伸运动;两腿同时做过伸运动;两腿不动,上身躯体向后背伸;上身与两腿同时背伸。

(6)立位伸展:患者尽量向后弯曲躯干,用双手做作为支点,达到最大伸展范围后回复至起始位。

(7)立位屈曲:患者向前弯腰,双手沿大腿前方下滑,以提供必要的支撑,并可做为测量的依据。达到最大屈曲范围后回复至起始位。

2.4悬吊:加强腰背肌力量训练。

悬吊训练诊疗流程:1.姿势评估;2.关节活动度测量;3.疼痛评分

4.Neurac弱链接测试:1)不能正确完成动作;2)出现疼痛3)出现双侧运动不对称;5.神经肌肉激活:激活腹横肌,多裂肌,盆底肌等深层稳定肌强化表层运动肌,提高肌耐力;6.再评定

2.5辅助器具:

矫形鞋垫:

支具:腰围、围领及颈托

2.6注射技术:局部痛点封闭、经皮阻滞疗法、骶裂孔硬膜外注射、星状神经节阻滞

2.7微创:皮质激素硬膜外注射、髓核化学溶解法、经皮髓核切吸术/髓核激光气化术

1传统治疗

1.1针灸:主穴:肾俞,委中,腰眼,委中大肠俞

随证配穴:急性期配水沟,腰痛点,后溪;寒湿重者配腰阳关,关元俞;血瘀者配水沟,阿是穴,;肾虚者配命门,三阴交,志室,太溪。

操作方法:进针得气后,提插捻转补泻法。急性期诸穴用泻法;血瘀者阿是穴拔罐放血,三棱针点刺委中放血;肾虚者诸穴用补法。

疗程:留针3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1.2艾灸:对有腰,臀,腿部有固定痛点,且痛点比较表浅的,或腰臀部弥散性疼痛的,或遇寒痛重的患者,艾灸效果很好,

操作方法:用灸器对以上主穴和阿是穴进行艾灸,每穴每次20——3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或者用艾箱对腰臀部弥散性疼痛施以20——30分钟艾灸,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1.3刺络放血:以阿是穴为中心。

1.4推拿:手法治疗以松动手法为主,缓解肌群的紧张及痉挛,恢复活动,松解神经根及软组织粘连来缓解症状。

(1)传统的按摩、推拿手法:对手技要求高,不同类型的颈、腰椎病方法、手法差异较大。

(2)旋转复位手法:用于小关节紊乱、颈椎、腰椎半脱位等。但难度较大,操作不熟练存在一定风险。

(3)关节松动术:拔伸牵引、旋转、松动棘突及横突等。腰椎间盘突出的重症椎间盘脱出早期不易推拿,其余都可进行推拿治疗。推拿治疗分三个阶段:放松——治疗——再放松。

1)治疗部位:腰部和患肢

2)选穴:肾俞腰阳关环跳委中承扶承山阿是穴

3)主要手法:指掌摩法,前臂揉法,点按法,肘压法,弹拨法,按揉法,掌擦法。

4)体位:病人俯卧,腹下垫棉垫,全身肌肉放松,治疗顺序从患者小腿向上至腰部止。

5)操作方法:

放松再放松阶段:

⑴自患肢小腿向上到大腿用掌擦法,推擦5到6遍。

⑵轻柔点按法,自小腿顺着膀胱经向上点按,直至环跳穴,并重点点按环跳。

⑶自患肢小腿至大腿用掌根按揉法按揉3遍,后施掌根按揉法,滚法于臀部1——2分钟。

⑸暴露下背,腰,上臀部,施指掌摩法,弹拨法于以上部位以解除肌肉紧张,缓解疼痛。

⑹再放松阶段着重以指掌摩法,前臂揉法,搓法施术于下背,腰,上臀部。以透热为度。

1.4拔罐:循经络走向。

1.5中药热奄包:可改善血循环,缓解肌肉痉挛,消除肿胀以减轻症状,有助于手法治疗后使患椎稳定。

七:有的网友会有这样的问题,认为自己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不是特别严重,尽管下肢有酸麻的感觉,觉得不太影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能不能医院去治疗?这样的想法正确吗?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

答:腰痛的症状不固定,它会随着你的姿势、坐站时间等改变,比如你这会没有腰痛,可是你坐2个小时以后可能就会出现腰痛,甚至腿痛,如果不重视,反复腰痛,可能就会一直腰痛,不能缓解。如果你重视了,腰痛时活动腰部,伸伸腰,很可能就会缓解。

八: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来说,科学的治疗是关键,但后期的康复也是相当的重要,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有什么好的康复锻炼方法呢?

答:以姿势娇正为主,包括坐姿,走姿,睡姿,工作姿势以及生活中一些动作姿势。

1.背伸锻炼:俯卧位,两腿交替向后做过伸运动;两腿不动,上身躯体向后背伸;

2.卧位举腿转腰:仰卧双腿屈膝上提至小腿与地面平行,双腿一起向右摆,身体向右拧转至右膝碰床,两手臂尽量不离开床面,然后还原。双腿再向左摆,身体向左拧转至左膝碰床。两手臂不离床,左右交替练习。

3.卧位搭桥:患者仰卧以两手叉腰做支撑点,两腿半屈膝成90度,脚掌放于床上,挺起躯干时,以头后枕部及两肘支撑上半身,两脚支撑下半身,成半拱桥形。

4.立位伸展:患者尽量向后弯曲躯干,用双手做作为支点,达到最大伸展范围后回复至起始位。

5.立位屈曲:患者向前弯腰,双手沿大腿前方下滑,以提供必要的支撑,并可做为测量的依据。达到最大屈曲范围后回复至起始位。

九:如果患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运动和锻炼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呢?

答:1.体育运动前要充分作好准备活动。

2.应合理安排腰部运动量,应从小到大,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疲劳。

3.注意运动姿势。

4.在腰部负荷较大的体育运动中,应加强腰部保护措施。

5.腰部损伤应及时、正确治疗。

十:我们都知道长期坐立,劳累经常会导致腰痛,那么,除了这些,导致腰痛的原因还有哪些呢?

答:

1.年龄:其发病率随年龄升高而升高。

2.不良的姿势:长时间弯腰工作,长时间操作电脑,或者长时间的开车,如果坐姿不正确话,会使腰部部肌肉处于长期的疲劳状态,容易发生损伤,并且会使椎间盘长时间处于后侧压力大,反复这样就容易纤维环内环破裂。这个原因是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症越来越多的最主要原因。

3.外伤:是腰痛发生的直接因素。往往,在外伤前人们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病变,使脊柱处于高度危险状态,外伤直接诱发症状发生。

4.突然的负重或者闪腰,主要是腰部负荷增加,尤其快速弯腰、侧屈或旋转,引起纤维环破裂。

5.反复受寒受湿,寒冷或潮湿可以起小血管收缩,肌肉痉挛,使椎间盘的压力增加,也可能造成退变的椎间盘破裂。

6.先天性融椎患者由于椎间盘缺失,脊柱的灵活性下降,减压能力也下降,就会造成其它椎间盘的负重增加,损伤几率增加。

7.椎管狭窄症由于椎管狭窄造成对脊髓及神经、血管卡压和刺激从而引起疾病的发生,该病的主要症状就是腰腿痛,严重时候可出现两下肢无力,括约肌松弛、二便障碍或轻瘫等症状。

十一:中医强调“治未病”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当中要如何去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

答:工作中的预防:

选择合适的坐具,尽可能减少腰骶部的劳损。较为合理的坐具要求高低适中,并有一定后倾角的靠背,如有扶手则更佳。应注意坐具与办公桌的距离及高度是否协调。长时间开会坐报告最好不要坐沙发。

①坐姿要正确。

②合理地使用空调。

③尽量避免连续坐超过1小时。

④加强自身保护和锻炼。

日常生活的预防:

①电视机放置的高度要适当。

②要注意经常调整身体的姿势。

③使用正确的拾物姿势,应先屈髋屈膝下蹲,身体重心下移。

专家介绍

任彬彬,女,医学博士,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工作于河医院,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擅长:中风后遗症、脊髓损伤、脑外伤后的运动障碍的康复治疗;颈肩腰腿痛、运动损伤、周围神经损伤、骨折及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治疗;辨证治疗肢体疼痛、麻木、肿胀、屈伸不利等临床经验丰富。

有骨骼问题加杨老师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bomw.com/kjscyy/1095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