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相关疾病风险筛查指南 背部疼痛是经常困扰人们的健康问题,物理治疗师在门诊工作中经常遇到这类病人。据统计80-90%的人群一生之中至少经历过一次急性背痛,其中由于脊柱问题引起的机械性下腰痛约占97%;此外,由肿瘤、感染和炎症引起的非机械性脊柱疾病占1%;其余约2%来源于内脏疾病(比如盆腔脏器、肾脏问题,胃肠功能障碍,腹腔的动脉瘤)。 本章将围绕背部疼痛的临床表现展开讨论,归纳出物理治疗师在诊疗背部疼痛问题时应该识别的危险因素及与之相关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因为脊柱的感染、骨折、炎症、代谢性和肿瘤性问题可以引发背部疼痛,内脏系统的问题也可以导致头、颈、腰部牵涉性疼痛。为了防止背部疼痛被误诊,物理治疗师必须具备识别风险因素的能力才能有效避免错误的临床决策。这要求物理治疗师在诊查病患时系统收集和整理背部疼痛相关的线索,从中识别红旗征和黄旗征等预警信号,确保准确的医疗判断。 下面将就这部分的临床实践一一展开论述: 既往史 物理治疗师需要详细地了解病史,判断患者有无存在可能与症状有联系的系统性疾病或医疗情形。结合病史资料与物理治疗检查的结果,综合判断是否需要将病人转介给医生或是其他医疗专业人员。例如,癌症病史非常重要,如果一个老年患者出现6周到6个月的持续进展性疼痛,可能是癌症转移至腰椎的信号,尤其是有既往癌症病史的情况下。 危险因素评估 物理治疗师应具有判断疾病危险因素的能力,不同的疾病危险因素不同,例如心脏病的危险因素和骨质疏松的有区别。对于骨骼肌肉系统疾病而言,抽烟、药物注射、酒精滥用、糖尿病、癌症病史、皮质类固醇滥用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病人服用的药物副作用应该引起重视,如长期服用皮质类固醇药物可以引发骨质疏松;喹诺酮类可引起肌腱病变。高龄患者罹患系统性疾病的概率很高,如骨质疏松、高血压、心脏病等。此外,病人的BMI、职业、生活方式、接触化学品和射线等因素都需要考虑在内。 临床症状表现 在评估和治疗过程中,物理治疗师需要对患者整体的临床症状表现有全面的认识。对于疼痛和症状的系统评估至关重要,疼痛的特点如起因、性质的描述、疼痛模式、疼痛加重和减轻的因素以及相关的症状和体征;此外,相较于与肌骨系统症状,系统性风险的筛查也不可忽视。 ①姿势的影响 与骨骼肌肉系统疾病引起的机械性疼痛不同,系统性疾病或是内脏源性的颈背痛通常不会引起关节活动受限,且姿势体位的变化与疼痛关系不大。当然,疼痛持续时间较长引起防卫性肌肉痉挛和姿势固定时,也会引起继发的生物力学改变。典型的系统性疾病引起的背部疼痛不会因为休息或卧床而得到缓解。当评估的时候发现患者症状难以通过运动试验等诱发、不会因为活动和姿势体位改变而发生任何变化,物理治疗师应引起警觉。 ②夜间疼痛 夜间疼痛作为一种危险信号提示可能存在严重医疗问题,如肿瘤、感染或炎症。长时间的夜间疼痛且完全不受姿势改变的影响提示占位性病变如肿瘤。 ③相关的症状和体征 系统性风险的筛查常常要通过系统性疾病相关的症状和体征来辅助判断,但是物理治疗师在评估的时候经常把注意力放在骨骼肌肉系统症状上而忽略了这些相关性症状。需要提醒的是:有一些系统性疾病相关症状是在物理治疗师做完初始评估之后才表现出来,更容易被忽略。 ④系统回顾 系统回顾可以帮助判断人体各个器官、系统的功能和疾病状态,为物理治疗师筛查风险提供重要线索。在整个系统性回顾过程中,物理治疗师应对红旗征和黄旗征保持警惕。 疼痛和症状的来源: 背部疼痛的来源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内脏源性 神经源性 血管源性 脊椎关节源性 心理源性 疼痛的特点(性质、程度、频率、持续时间等)可以辅助判断症状的来源,物理治疗师应对患者对相关症状和体征的描述有足够的重视。 内脏源性: 系统性疾病的特殊表现可能会被错误解读。腹腔和盆腔脏器的疾病可能引起下腰痛症状;胸腔脏器疾病常会引起颈肩上背部的牵涉痛症状。内脏的损伤可能引起椎旁肌肉的痉挛和疼痛,如胆囊的问题可引起右侧第9、10肋软骨处的肌肉痉挛;脾脏损伤可引起左侧9-11肋骨处的痉挛和疼痛;肾脏较大可能引起11、12肋处的疼痛和痉挛以及皮肤疼痛和敏感度增加。物理治疗师应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多少钱北京治疗白癜风到那家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