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患者有这样一种心理:实在不行就做手术把突出的椎间盘切掉,把手术当成一种“一劳永逸”的方法。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临床上许多患者手术后会复发。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切除术后症状缓解至少6个月以上,其后出现的同一节段同侧或对侧间盘再次突出。椎间盘术后复发与椎间盘突出类型、纤维环完整程度、术中腰椎结构破坏程度、术后瘢痕形成程度等因素有关,其中脊椎稳定结构破坏是导致晚期椎间不稳、滑脱等是椎间盘突出症复发重要的病理基础。与下列原因有关: ①腰椎间隙定位错误,见于以下原因:术前未常规摄x线片,无法了解是否有脊柱变异及先天畸形;未仔细观察CT及MRI了解是否有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术中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操作者经验不足,误将膨隆的L4-5间盘当作突出的L5-S1而致手术失败。 ②手术方式选择不当导致脊柱失稳,式选择的原则是尽可能保留椎小关节的完整性,既能切除髓核、扩大椎管,又能有效防止全椎板切除后瘢痕增生所造成的压迫,同时对脊柱稳定性破坏不大。因此,要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影像学检查来决定术式,能开窗解决时就不要采取半椎板切除术,能用半椎板切除解决时就不要采取全椎板切除。脊柱不稳定容易使神经根受刺激或被压,或容易造成其他椎体椎间盘突出。 ③椎间盘病变组织摘除不彻底,前多数学者主张尽量切除退变破坏的椎间盘组织,一般椎间盘病变组织切除量为3~5g。病变组织摘除尽量彻底,除摘除突人椎管内的病变组织外,还应摘除间隙内退变的病变组织,若仅摘除凸入椎管部分,则很容易造成再次突出。对于术前出现双侧下肢放射痛者,为防病变组织遗漏或遗留过多,术中应特别注意手术对侧间隙的探查及减压。 ④椎管减压不彻底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神经压迫症状,除了来自突出的髓核外,还可来自肥厚的黄韧带、狭窄的神经根管及侧隐窝。如有椎管狭窄,要彻底减压,为避免下腰椎不稳,另可加椎体问植骨融合术,同时探查侧隐窝、神经根管情况,如有狭窄也应彻底减压。 ⑤神经根粘连由于髓核摘除后局部出血或神经根充血、水肿、炎症渗出等,造成神经根纤维瘢痕形成。因此,几乎所有的腰椎间盘术后硬膜囊及神经根均有不同程度瘢痕增生及粘连,引起大量致密疤痕组织增生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手术损伤大、操作粗暴、术中出血或渗出多,而又未能充分引流的结果。 ⑥椎间隙感染表现为术后原有症状缓解后,突然出现腰部剧痛,体位改变时可诱发,腰痛昼轻夜重,腰肌痉挛明显,直腿抬高受限,拒绝他人搬动,感染间隙深压痛和叩击痛明显,但坐骨神经受压症状不明显。患者有不规则发热,一般在37.5oC~38.5oC,血沉加快,C一反应蛋白阳性,血培养均无菌生长。 ⑦术后功能训练不当术后缺乏功能训练或训练不当,是导致患者残留腰腿痛的重要原因之一。早期正确的功能训练可促进全身及局部的血液循环,有利于切口愈合。有效的练习可增加腰背肌肌力,维持脊柱正常生理曲度;增强脊柱的稳定性,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恢复期,提高手术成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式有很多,临床治疗分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两大类,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原则首选保守治疗,其中90%以上的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症状能够得以缓解或者改善,只有经保守治疗无效或者有病情进行性加重的病人才需要手术治疗,而对于选择切开手术治疗的患者,相当一部分可以采用微创手术。传统开放性手术创伤大、手术难度高、风险较大、手术后恢复时间长,经常不被患者所接受,从而延误手术的最佳时机。近几年随着外科微创理念的兴起与深入,微创手术技术逐渐成熟,日益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中,微创脊柱外科最为前沿的手术方式:经皮椎间盘臭氧联合射频消融手术颇具优势。手术特点:局部麻醉,微创手术不破坏脊柱稳定性,术中出血极少,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患者痛苦轻,手术效果佳。一般来讲,腰椎间盘的微创手术的,手术伤口仅为直径1毫米的针孔,术后2-3天患者下地活动,一周之内即可出院,较传统手术缩短住院时间又明显减少痛苦,并且对家庭所造成经济负担不重。 我院(石医院)微创外科的医生们在多年治疗及实践中,摸索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针对颈椎及腰椎的微创治疗方式,为无数患者消除了病痛,患者很形象的说:“真没想到,用一根针就能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21世纪的脊柱外科将是微创外科的时代,微创脊柱外科本着更加人性化的治疗理念和治疗方法必将进一步生根、发芽;必将在更加广阔的领域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咨询 白癜风可以治愈的么白癜风哪家医院看的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