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最好的药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3927292293087593&wfr=spider&for=pc 年临床检验资格考试模拟试题(中级)(含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分离霍乱弧菌应选择的培养基是 A、血清肉汤 B、碱性蛋白胨水 C葡萄糖蛋白胨水 D、肉浸液 E、疱肉培养基 B 2、尿胆原呈强阳性,尿胆红素呈阴性的是 A、溶血性贫血 B、急性病毒性黄疸型肝炎 C胰头癌 D、胆石症 E、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A 溶血性贫血:红细胞大量破坏释放出大量间接胆红素,超出了肝脏的加工能力,间接胆红素滞留在血液中,肠道吸收的尿胆原增多,虽然尿胆红素呈阴性,但尿胆原呈强阳性。 3、贫血而常需输血的患者应输用 A、全血 B、少白细胞的红细胞 C白细胞 D、新鲜血浆 E、免疫球蛋白 B 4、评价方法的精密度时常用的统计学指标是 A、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B、偏倚 C平均数 D、相关系数 E、标准误 A 5、常用的鉴定酶纯度的方法包括 A、溶解度法 B、分光光度法 C超速离心法 D、原子吸收法 E、免疫学法 E 6、临床实验室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要点中,未涉及的是 A、注重质量策划和整体优化 B、强调预防为主和过程概念 C满足患者和临床医护部门的要求为中心 D、重视质量和效益的统一 E、实现自动化控制程序 E 临床实验室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要点包括注重质量策划恩赫整体优化、强调预防为主和过程概念,以满足患者和临床医护部门的要求为中心、重视质量和效益的统一,未涉及实现自动化控制程序。 7、临床实验室的作用是提供有益及科学的信息,以下对象最为贴切的是 A、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健康状况评估 B、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和医疗保险评估 C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教学评估 D、疾病的诊断、治疗、教学和科研水平评估 E、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医疗保险评估 A 临床实验室的作用是提供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健康状况评估的有益及科学的信息。 8、常规细胞培养较难分离的病毒是 A、HAV B、柯萨奇病毒 C冠状病毒 D、汉坦病毒 E、风疹病毒 C 本题考查冠状病毒的培养特性。冠状病毒采用常规的细胞培养方法较难分离出病毒,但用人胚器官等器官培养可分离出病毒。 9、在肉汤中培养24小时后培养液变清的是 A、葡萄球菌 B、链球菌 C肺炎链球菌 D、大肠埃希菌 E、新型隐球菌 C 10、在肠外感染中很少分离到的病原菌为 A、大肠埃希菌 B、肺炎克雷伯菌 C奇异变形杆菌 D、阴沟肠杆菌 E、志贺菌 E 考查志贺菌属致病机制,志贺菌感染只限于局部,不入血液,仅停留于肠壁,故在肠外感染中很少分离到。 11、关于噬菌体生物学特性叙述错误的是 A、是细菌的病毒 B、不具有抗原性 C主要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 D、形态多呈蝌蚪状 E、较细菌的抵抗力强 B 噬菌体是感染细菌,放线菌、真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具有病毒的一般性质。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噬菌体多呈蝌蚪形,也有微球形和细杆形主要由核酸和蛋白组成,具有抗原性。 12、关于芽胞的叙述,下列正确的是 A、是细菌的一种基本结构 B、多由革兰阴性菌产生 C是细菌的一种繁殖方式 D、一个细菌只可形成一个芽胞 E、抵抗力弱 D 在一定的环境下,如营养缺乏时某些阳性杆菌能在菌体内形成一个折光性很强的不易着色的小体称为芽孢。不同的细菌形成芽孢的条件不一样。芽孢含水量少,蛋白质受热不易变性,又具有很好的隔离作用,以利于细菌适应恶劣的生长环境。芽孢不是细菌的基本结构,也不是细菌的一种繁殖方式。 13、下列试验属于碳源和氮源利用试验的是 A、CAMP试验 B、丙二酸盐利用试验 C胆汁溶菌试验 D、硝酸盐还原试验 E、尿素分解试验 B A项鉴定的B群链球菌的试验,B项检测的细菌碳源和氮源利用的试验,C项是鉴别肺炎链球菌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的试验,D项是检测细菌酶类的试验,E项是鉴定肠杆菌科细菌中变形杆菌属的试验。 14、在化学发光分析中,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的发光底物是 A、邻苯二胺 B、鲁米诺 CAMPPD D、吖啶酯 E、对硝基苯酚 B 15、下列属于生物电极的是 A、免疫电极 B、气敏电极 C玻璃电极 D、离子交换电极 E、pH电极 A 16、关于琼脂糖凝胶电泳正确的是 A、是移动界面电泳的一种 B、分离血清蛋白质可以得到20种以上的组分 C是最早使用的电泳技术 D、电泳时除能产生电荷效应外还有分子筛效应 E、有被纤维素薄膜电泳替代的趋势 D 17、不属于遗传性红细胞内在缺陷的是 A、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B、G-6-PD缺乏 C异常血红蛋白病 D、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E、以上都是 A 18、溶血性疾病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在正常范围的是 A、PNH B、黑尿热 C蚕豆病 D、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E、阵发性寒冷性血红蛋白尿 D 19、慢性溶血性贫血时,评价尿中尿胆原下列不正确的是 A、粪中粪胆原增高比尿中尿胆原增高为早 B、尿胆原增高同时隐血试验阳性 C受肝脏及消化功能影响 D、受肠道菌群及使用抗生素影响 E、尿胆原不增高 B 20、不属红细胞外在异常所致的溶血性贫血的是 A、自身免疫性 B、脾功能亢进 C酶缺陷 D、铅中毒 E、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C 21、下列有关尿含铁血黄素试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慢性血管内溶血的有力证据 B、含铁血黄素内主要为二价铁 C急性溶血者尿中始终为阴性 D、经肝细胞分解为含铁血黄素 E、阴性时能排除血管内溶血 A 22、血管内溶血最严重的标志是 A、血浆血红素结合蛋白减低 B、含铁血黄素尿出现 C高铁血红素白蛋白血症 D、血浆结合珠蛋白减低 E、游离血红蛋白出现 C 23、表现为再生障碍危象的是 A、慢性溶血者突发全血细胞和网织红细胞减少 B、急发全身症状,发热,休克,出现血红蛋白尿症 C急发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5%,出现肾衰 D、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骤降,出现血红蛋白血症 E、以上都是 A 24、关于新生儿同种免疫性溶血病,下列哪一项正确 A、在我国Rh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较ABO血型不合引起者多见 B、Rh阴性的孕母从未接受输血,胎儿为Rh阳性,则第一胎即可发生严重溶血 CABO溶血病较易发生核黄疸 D、ABO溶血病可发生于父为A血型,母为O血型的新生儿 E、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 D 25、下列哪种疾病在输血时易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 A、蚕豆病 B、地中海贫血 CAB0血型不合 D、PNH E、阵发性寒冷性血红蛋白尿 C 26、抗人球蛋白试验直接法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检查红细胞表面不完全抗体 B、加抗人球蛋白血清发生凝集 C直接试验阳性并有溶血者,其间接试验可能是阴性 D、直接试验阳性不一定发生溶血 E、以上都是 E 抗人球蛋白试验直接法:表面附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与不完全抗体结合之后称为致敏红细胞,经盐水洗涤过的致敏红细胞在盐水介质中不发生凝集,加入抗人球蛋白血清后出现凝集,即为阳性。直接试验阳性不一定发生溶血,这是由于抗体数量少。不足以引起溶血。 27、新生儿HbF酸洗脱试验的正常值为 A、<2% B、<30% C30%~40% D、55%~85% E、>90% D 28、正常血细胞PAS反应,下列哪项不正确 A、原粒细胞阴性反应,早幼粒细胞后阶段阳性逐渐增强 B、幼红细胞和红细胞均呈阳性反应 C大多淋巴细胞为阴性反应,少数淋巴细胞呈阳性反应 D、巨核细胞和血小板均呈阳性反应 E、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时,原始单核细胞的阳性反应物质呈红色颗粒状,弥散分布 B 29、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NAP)在下列疾病的鉴别中,哪项是不正确的 A、慢粒时NAP积分明显降低,而类白血病时则明显升高 B、急淋时NAP积分明显降低,而急粒时则明显升高 CPNH病时NAP积分明显降低,而再障时则明显升高 D、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时NAP积分明显升高,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时NAP无明显变化 E、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NAP积分值减低,骨髓纤维化NAP可增高 B 30、骨髓增生程度极度活跃,原始细胞占30%,这些原始细胞的化学染色结果分别是:POX(+),ALP积分5分,PAS部分细胞呈颗粒状阳性,α-NBE(-),据此,下述最可能的选择是 A、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B、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C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D、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E、再生障碍性贫血 A 31、为了鉴别小型原始粒细胞与原始淋巴细胞,下列首选试验是 A、POX染色 B、PAS染色 CALP染色 D、ASDNCE染色 E、SB染色 A 32、透射电镜下的Auer小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透明的棒状体,内有疏松的纤维状物质 B、内含电子密度低的颗粒,兼有膜样结构 C电子密度高的杆状或裂片状包涵体 D、Auer小体常位于溶酶体区内 E、Auer小体常见于急粒,也可见于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D 33、中性粒细胞中的颗粒在生长过程中受阻或发生变性后可形成 A、中毒颗粒 B、空泡 C杜勒(Dobhle)小体 D、核棘突 E、核变性 A 34、扫描电镜下细胞表面微结构以皱膜型为主,该特征与下列哪项相符 A、急粒 B、急淋 C急单 D、多毛细胞性白血病 E、急性巨核细胞性白血病 C 35、下述不符合正常骨髓象特征的是 A、原粒+早幼粒占6% B、红系占有核细胞的20% C原淋+幼淋占10% D、全片巨核细胞数为20个 E、可见极少量的网状细胞、内皮细胞、组织嗜碱细胞等骨髓成分 C 原始淋巴和幼稚淋巴细胞极罕见。 36、除下列哪项外,骨髓检查可表现有巨核细胞减少 A、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急性白血病 D、放射病 E、浆细胞性白血病 A 37、正常成人骨髓象中,幼红细胞占有核细胞的比例为 A、10% B、20% C30% D、40% E、50% B 38、下列关联组合错误的是 A、大红细胞见于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 B、靶形红细胞见于地中海性贫血 C红细胞苍白区扩大见于缺铁性贫血 D、Cabot环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 E、Howell-Jolly小体见于溶血性贫血 D 在红细胞内染成紫红色的纤细的大环形或8字形物质,常出现于嗜多色性、点彩和含H-J小体的红细胞内,其确切来源尚不清楚,有人认为是人工形成的变性蛋白,也有人认为是残留的纺锤丝或融合的微管。一般很少见到,偶见于铅中毒或恶性贫血患者血片中,但多数人认为无显著临床意义。 39、血细胞由幼稚到成熟过程中其形态变化规律正确的是 A、胞体由小到大 B、胞核由大到小 C染色质由紧密到疏松 D、核仁由无到有 E、胞浆由多到少 B 40、确定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最有意义的依据是 A、白细胞明显增高 B、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 C骨髓增生极度活跃 D、Ph染色体阳性 E、贫血、脾肿大 D 41、关于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发病的机制,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铁摄入过多 B、铁利用不良 C血红蛋白合成障碍 D、红细胞无效生成 E、本病有遗传性 A 42、不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是 A、造血干细胞损伤 B、造血微环境损伤 C免疫性造血抑制 D、DNA合成障碍 E、以上均是 D 43、Coombs试验是诊断哪一类溶血性贫血最重要的试验 A、膜缺陷 B、酶缺陷 C血红蛋白病 D、自身免疫性 E、溶血性贫血 D 44、珠蛋白分子结构异常称为 A、α地中海贫血 B、β地中海贫血 C血红蛋白病 D、PNH E、蚕豆病 C 45、关于蛋白C系统,下述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其组成包括PC、PS、TM和APCI B、PC在肝脏合成时,需要依赖VitK CTM是PC的辅助因子 D、APCI有加速APC灭活因子Va和Ⅷa的作用 E、APCI与APC形成APCI-APC复合物,使APC失去灭活因子Va和Ⅷa的活性 D 46、下列步骤不能用于I型超敏反应的变应原提取的是 A、强碱化处理 B、粉碎与匀浆 C过滤与分离 D、脱脂与提取 E、分装保存 A 强酸或强碱处理易导致变应原变性与破坏,因此不能用于I型超敏反应的变应原提取。 47、在正常情况下,有少量的凝血因子或促凝物质被激活或进入血液循环,血液不会发生凝固的最主要原因是 A、机体存在完整的抗凝系统,它与凝血系统保持动态平衡 B、血液中抗凝物质增多 C血管壁的完整性 D、纤溶激活物增多 E、神经体液的调节作用 A 48、下列不符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是 A、BT时间延长 B、血小板数减少 C束臂试验阳性 D、血块收缩不良 E、血小板形态正常 E 49、下列疾病中的骨髓象出现巨核细胞减少的是 A、急性大出血 B、骨髓增生性疾病 C脾功能亢进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D 再生障碍性贫血多数病例骨髓增生减低,三系造血细胞减少,尤其是幼红细胞和巨核细胞。 50、正常成人骨髓报告中不可能出现. A、粒红比值约为3.5:1 B、粒系统40%左右 C有核红细胞20%左右 D、淋巴细胞20%左右 E、浆细胞10%左右 E 51、鉴别Ml和M5型急非淋白血病常选用下列细胞化学染色的是 A、PAS B、AS-DNAE CPOX D、NAP E、SBB B 52、可确定慢淋表型为T细胞性还是B细胞性的是 A、11q14和14q32 B、13q11和14q32 C14q11和14q32 D、14q11和13q32 E、13q14和13q32 C 53、临床上使用的辐照红细胞主要是为了 A、预防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B、预防过敏反应 C预防TA-GVHD D、预防输血传播的疾病 E、需要长期依赖输血治疗的患者减少输血次数 C 受血者存在免疫缺陷,当输入的血液制品存在具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时,这些免疫活性淋巴细胞在宿主体内大量增殖并攻击靶细胞,发生TA-GVHD。对血液制剂进行辐照处理,破坏免疫活性淋巴细胞的有丝分裂能力,可以预防TA-GVHD的发生。 54、正常前列腺液镜检时可见大量 A、草酸钙结晶 B、卵磷脂小体 C淀粉样小体 D、前列腺颗粒细胞 E、夏科-莱登结晶 B 5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精子能量的主要来源是精浆果糖 B、精浆果糖只反映精囊腺的分泌功能 C果糖含量高低直接影响精子密度 D、精浆与血浆中锌浓度相同 E、精浆中的柠檬酸主要来自精囊腺 A 精子能量的主要来源是精浆果糖;精浆果糖不但反映精囊腺的分泌功髓,还可以反映睾丸内分泌功能;果糖含量高低直接影响精子活力;精浆中锌浓度远比血浆中高;精浆中的枸橼酸主要来自前列腺。 56、血小板计数的参考方法为 A、血细胞计数板法 B、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法 C免疫流式细胞术 D、血涂片法 E、半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法 C 血小板参考方法为间接法,先使用免疫流式细胞术得到血小板与红细胞的比值.然后使用红细胞数量来求出血小板的数量 57、在患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的血涂片中可发现较多的异常细胞是 A、大单核细胞 B、中性粒细胞中毒变性 C幼稚单核细胞 D、异型淋巴细胞 E、幼稚粒细胞 D 在病毒感染或过敏原刺激下,淋巴细胞可增生并出现某些形态学变化,称为异型淋巴细胞。以传染性单核增多症增高最为显著。 58、下列哪类方法不属于吸收光谱的测定 A、火焰光度法 B、荧光分光光度法 C原子吸收光谱法 D、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E、透射比浊法 A 59、关于钙的生理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信使 B、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 C增加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D、引起肌肉舒张 E、与K+相对抗,参与心脏的收缩 E 钾可使心肌舒张,钙可使心肌收缩。 60、肾小管性蛋白尿时尿中出现的蛋白主要为 A、白蛋白 B、前白蛋白 Cα球蛋白 D、β2-微球蛋白 E、脂蛋白 D β2-微球蛋白是反应肾小管损伤的灵敏指标,用于检测肾小管损伤。 61、导致血清总蛋白增高的原因为 A、营养不良 B、消耗增加 C肝功能障碍 D、脱水 E、丢失过多 D 62、关于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叙述错误的是 A、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肌糖原消失;肌肉蛋白质分解加强,体重下降 B、缺乏胰岛素的糖尿病患儿,即使体内生长素水平较高,仍可见到生长迟缓的现象 C胰岛素的抗脂解作用减弱,使脂肪分解作用加强 D、肝糖原分解增强和糖异生加强,使肝释放出多量葡萄糖,加重血糖水平增高 E、低VLDL血症 E 63、骨髓增生极度活跃,以中幼粒以下阶段细胞为主,较易见嗜酸、嗜碱性粒细胞,此病可能为 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B、MDS C类白血病反应 D、急性白血病 E、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 慢粒骨髓象表现为粒系明显增多,以中性中幼粒下阶段细胞为主,嗜酸性粒和地碱性粒细胞增多。 64、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尿中主要出现 A、清蛋白 B、糖蛋白 CIg D、M蛋白 E、转铁蛋白 D 多发性骨髓瘤血清和尿中有大量的大M蛋白。 65、下列哪种细胞中可见Auer小体 A、原始红细胞 B、原始浆细胞 C幼稚巨核细胞 D、原始淋巴细胞 E、原始粒细胞 E 66、关于骨髓造血的叙述,错误的是 A、出生至4岁,全身骨髓均为红骨髓 B、骨髓还可以产生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C骨髓可以产生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D、在某些疾病时,红骨髓与黄骨髓可互相转变 E、成人长骨骨干中充满了红骨髓,在失血时有造血功能 E 67、输血的适应证不包括 A、出血 B、严重贫血 C严重感染 D、高蛋白血症 E、凝血障碍 D 全身严重感染或脓毒血症、恶性肿瘤化疗后所致严重骨髓抑制继发难治性感染者,可通过输血提供抗体和补体,以增加抗感染能力。 68、退行性核左移可见于 A、急性失血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溶血性贫血 D、急性化脓性感染 E、急性中毒 D 69、血管内溶血的特征不包括 A、血清结合珠蛋白升高 B、尿胆原升高 C高铁血红素白蛋白复合物出现 D、间接胆红素明显升高 E、血清游离血红蛋白明显升高 A 正常情况下,血浆中血红蛋白中与结合珠蛋白结合形成复合物,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和肝内被消除。溶血时血浆中血红蛋白与Hp结合增多,使血清中结合珠蛋白的含量可反映溶血的情况。血清结合珠蛋白减少见于各种贫血,尤其是血管内溶血。 70、血片上红细胞呈棘形、盔形、红细胞碎片等异常形态时,可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A、血友病 B、血小板无力症 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E、巨大血小板综合征 C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在微血管内有微血栓形成,使红细胞流经微血管时受到牵拉、撕裂引起红细胞破碎、溶血,造成红细胞异常形态。 71、肥达反应用于哪种疾病的诊断 A、斑疹伤寒 B、伤寒 C支原体肺炎 D、白喉 E、猩红热 B 肥达试验:用已知的伤寒沙门菌O、H抗原,副伤寒甲、乙H抗原稀释后与被检血清做定量凝集实验,以检测患者血清中抗体的含量,来判断机体是否受沙门菌感染而导致肠热症并判别沙门菌种类。 72、下列外毒素中,以神经组织为特异靶位的是 A、霍乱毒素 B、葡萄球菌肠毒素 C艰难梭菌A毒素 D、破伤风痉挛毒素 E、葡萄球菌溶血素 D 破伤风梭菌产生的破伤风痉挛毒素对中枢神经系统有特殊的亲和能力,主要症状为骨骼肌痉挛。 73、人类原发性非典型肺炎的主要病原体是 A、肺炎支原体 B、肺炎克雷伯菌 C肺炎链球菌 D、肺炎衣原体 E、呼吸道合胞病毒 A 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是人类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74、可引起性传播疾病的是 A、肺炎衣原体 B、鹦鹉热衣原体 C沙眼衣原体 D、钩端螺旋体 E、立克次体 C 75、脑脊液出现浑浊现象,白细胞数量应超过 A、×/L B、×/L C×/L D、×/L E、×/L E 当脑脊液白细胞超过×/L时,可呈浑浊。 76、正常成人晨尿中偶可见 A、透明管型 B、红细胞管型 C白细胞管型 D、颗粒管型 E、脂肪管型 A 正常成人浓缩尿中偶尔可见到透明管型(0-1个/LPF)。 77、初生儿血液红细胞数高,其主要原因是 A、内分泌功能过强 B、叶酸吸收过多 C铁吸收过多 D、生理性缺氧 E、蛋白质吸收过多 D 新生儿,由于出生前处于生理性缺氧状态,故红细胞明显增高。 78、下列哪种佐剂易造成注射后局部组织溃疡 A、福氏不完全佐剂 B、福氏完全佐剂 C细胞因子佐剂 D、氢氧化铝 E、石蜡油 B 应用最多的佐剂是福氏佐剂、细胞因子佐剂。福氏完全佐剂可提高佐剂效能,但注射后易产生局部持久性溃疡和肉芽肿。细胞因子佐剂与抗原合用,可有效激发机体的免疫功能IL-2、IL-1、IFN-γ、IL-12、GM-CSF皆较长应用。 79、HIV抗体阳性主要提示下列哪种疾病 A、艾滋病 B、移植物抗宿主病 C多发性骨髓瘤 D、IgA缺乏症 E、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 80、关于抗原,下列组合错误的是 A、核抗原-DNA B、自身抗原-HLA C完全抗原-AB0血型抗原 D、线粒体抗原-AMA E、异嗜性抗原-Forssman抗原 B HLA为同种异型抗原。 81、严重创伤时,血钾 A、无改变 B、明显降低 C明显升高 D、变化随血钠而定 E、变化随尿量而定 C 二、以下试题均有一个共同题干,每条题干下有若干子题,并且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患儿,10个月。轻咳伴发热半天,晚上呕吐4次,不久频泻水样便,初黄色后转白,量多黏液少,无腥臭,尿极少,于10月底就诊。体温39℃,面色苍白,前囟眼窝凹陷,哭泪少,咽充血,心肺无异常,腹稍胀,皮肤弹性减退。 82、该患儿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 A、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 B、产毒性大肠杆菌肠炎 C轮状病毒肠炎 D、诺沃克病毒肠炎 E、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 C 轮状病毒感染腹泻:多发于6~24个月的小儿,以秋季发病为主,起病急,伴有发热,上呼吸道感染,大便呈黄色或淡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无腥臭。 83、下述处理不是必需的是 A、口服补液盐(ORS) B、禁食 C动脉血气分析 D、血钠钾氯测定 E、大便镜检和培养 B 小儿腹泻现多主张继续饮食,不仅可以满足生理需要,补充腹泻的消耗,而且可以阻止双糖酶活性减低,促进肠黏膜的再生修复,缩短病程。 患者男性,60岁。因肺结核用抗结核药治疗数月,一周前头部持续性疼痛,2~3日来发烧38℃左右,今早起头痛加重,昏迷,检查时颈部强直,巴氏征阳性,脑脊液轻度混浊,白细胞数×/L,以淋巴细胞为多,总蛋白(++),墨汁染色可见圆形孢子,周围有宽荚膜。 84、除结核性脑膜炎外,最可能的诊断是 A、毛霉菌性脑膜炎 B、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C白色念珠菌性脑膜炎 D、柯萨奇病毒性脑膜炎 E、钩端螺旋体性脑膜炎 B 本题考查脑膜炎的诊断。患者症状体征符合脑膜炎,墨汁负染阳性应该考虑为新型隐球菌感染 85、该菌的主要毒性因子是 A、黑色素的产生 B、多糖荚膜的存在 C于37℃的生存能力 D、毒素 E、黏附因子 B 本题考查新型隐球菌的生物学特征。新型隐球菌的主要毒性因子是多糖荚膜。 患者女性,58岁。腰背疼痛半年,3小时前弯腰后感胸痛不止,急诊入院。X线胸片显示右侧第七、八肋骨骨折,并见骨质疏松,有圆形凿孔样溶骨性改变。8年前曾做过卵巢囊肿切除术。 86、该患者除骨折外,首先考虑的疾病是 A、类风湿性关节炎 B、强直性脊柱炎 C多发性骨髓瘤 D、恶性淋巴瘤 E、卵巢癌骨转移 C 87、对诊断最有价值的检查时 A、血清蛋白电泳 B、骨髓细胞学检查 C血钙、磷测定 D、血清肿瘤标志物测定 E、血清碱性磷酸酶测定 B 88、多发性骨髓瘤,所伴发的贫血类型通常是 A、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B、正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C大细胞、高色素性贫血 D、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E、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A 89、多发性骨髓瘤的骨髓象的检查可有哪种特殊细胞 A、Auer小体 B、Dohle小体 CCabot环 D、Howell-Jolly小体 E、Russel小体 E 90、关于该病相关实验室检查,叙述错误的是 A、血清钙升高 B、血清蛋白电泳M蛋白阳性 C尿凝溶蛋白阳性 D、血沉减慢 E、外周血示成熟红细胞呈缗钱状 D 三、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同使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问题关系密切的答案。 A.中性粒细胞浸润 B.单核-巨噬细胞浸润 C.B淋巴细胞浸润 D.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E.Th2型淋巴细胞浸润 91、I型超敏反应效应阶段 D 92、Ⅲ型超敏反应 A 93、Ⅳ型超敏反应 B A.流行性感冒病毒 B.副流感病毒 C.朊粒 D.腺病毒 E.风疹病毒 94、病毒核酸特点为分段单负股RNA病毒 A 95、病毒核酸特点为不分段单负股RNA病毒 B 96、病毒核酸特点为单一线性双股DNA病毒 D 97、核酸特点为单股正链RNA病毒 E A.LDH B.γ-GT C.ACP D.醛缩酶 E.AST 98、与氧化还原有关的酶是 A 99、与氨基酸转运有关的酶是 B 、与氨基转移有关的酶是 E 自:中华检验医学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