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初,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全球十大顽症"中,颈椎病名列第二。 有研究指出,全球60多亿人口中,颈椎病的患病人群高达9亿,仅我国就有2亿以上。国内一项对例颈椎病患者展开的最新调查显示:青少年和上班族患颈椎病的人数徒增,30岁以下患者所占的人数比例比30岁到50岁的患者高出了22%。近20年来,颈椎病的高发年龄从55岁,一路跌至39岁,颈椎病越来越低龄化。 颈椎,指颈椎骨,位于头以下、胸椎以上的部位。位于脊柱颈段,共7块,围绕在颈髓及其脊膜的四周。由椎间盘和韧带相连,形成向前凸的生理弯曲。颈椎的特点是椎体较小,呈椭圆形,横突上有横突孔,椎动脉和椎静脉由此孔通过;棘突短而分杈;上下关节突的关节近似水平位,使颈部能灵活运动。相邻椎骨上下切迹围成椎间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颈椎不仅支撑头的重量,还有很大的活动范围。随着年龄的增长,下段颈椎容易发生退化性改变,主要表现椎间盘变薄,椎骨间隙变窄,使椎间孔变小。同时,椎骨边缘易长骨刺,压迫脊神经的根部,形成颈椎病。当椎骨后面有较大的骨刺时,可压迫脊髓,使双下肢行走不稳,重者有排尿、排便困难。若是骨刺长在椎骨侧面,可刺激或压迫椎动脉,引起头晕、头痛、视力减退等脑供血不足症状。 当我们的身体出现以下症状时,说明我们的颈椎出现了问题: 1.颈背部疼痛 2.上肢没有力气 3.手指尖发麻 4.血压非常不稳定 5.头晕明显 这些是劳损引发的颈椎病而导致的,如当神经血管压迫,则会出现头痛、耳鸣、视力障碍、眩晕、心慌、记忆力减退、失眠等问题。 颈椎病症类型1.颈椎的退行性变 颈椎退行性改变是颈椎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其中椎间盘的退变尤为重要,是颈椎诸结构退变的首发因素,并由此演变出一系列颈椎病的病理解剖及病理生理改变。①椎间盘变性;②韧带-椎间盘间隙的出现与血肿形成;③椎体边缘骨刺形成;④颈椎其他部位的退变;⑤椎管矢状径及容积减小。 2.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 近年来已明确颈椎管内径,尤其是矢状径,不仅对颈椎病的发生与发展,而且与颈椎病的诊断、治疗、手术方法选择以及预后判定均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有些人颈椎退变严重,骨赘增生明显,但并不发病,其主要原因是颈椎管矢状径较宽,椎管内有较大的代偿间隙。而有些患者颈椎退变并不十分严重,但症状出现早而且比较严重。 3.慢性劳损 慢性劳损是指超过正常生理活动范围最大限度或局部所能耐受时值的各种超限活动。因其有别于明显的外伤或生活、工作中的意外,因此易被忽视,但其对颈椎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等都有着直接关系,此种劳损的产生与起因主要来自以下三种情况: (1)不良的睡眠体位不良的睡眠体位因其持续时间长及在大脑处于休息状态下不能及时调整,则必然造成椎旁肌肉、韧带及关节的平衡失调。 (2)不当的工作姿势大量统计材料表明某些工作量不大,强度不高,但处于坐位,尤其是低头工作者的颈椎病发病率特高,包括家务劳动者、刺绣女工、办公室人员、打字抄写者、仪表流水线上的装配工等等。 (3)不适当的体育锻炼正常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健康,但超过颈部耐量的活动或运动,如以头颈部为负重支撑点的人体倒立或翻筋斗等,均可加重颈椎的负荷,尤其在缺乏正确指导的情况下。 4.颈椎的先天性畸形 在对正常人颈椎进行健康检查或作对比研究性摄片时,常发现颈椎段可有各种异常所见,其中骨骼明显畸形约占5%。 颈椎损伤自测方式1.目视前方,先尽力低头,再慢慢向后仰,仰到最大程度时,慢慢恢复姿势,目视前方。 2.视前方,脖子先尽力向左侧弯曲,再缓慢向右侧弯曲,最后慢慢恢复姿势,目视前方。 测试结果判断1.没有响声,没有疼痛感:恭喜,你的颈椎还很健康,请继续保护好。 2.有响声,没有疼痛感:你的颈椎情况还好,虽有一点退变,但未出现临床症状。请及时改变不良习惯,并适当锻炼颈部,将退变控制在轻微状态。 3.响声较多,且伴随疼痛感:你的颈椎出现了问题,可能是退变较为严重,需医生详细诊断,并采取治疗措施,缓解不适症状,促进颈椎恢复。 颈椎病损伤程度自测一级:脖子酸痛、僵硬(这是颈椎病的最常见症状,也是预警信号。) 二级:肩膀、后背(尤其是肩胛骨内侧区域酸痛,僵硬。) 三级:睡觉经常落枕(落枕是一种早期颈椎病。) 四级:胳膊出现疼痛,麻木,严重的时候出现过电样的感觉(从医院。) 五级:手变笨,不灵活(从这级开始需要尽快确诊。) 六级:写字开始变化,吃饭开始用勺,不敢用筷子。 七级:走路出现不稳、发飘、跑偏、走路像踩在棉花上,一脚深一脚浅的感觉。 八级:四肢出现无力感,走路出现跛行(从这级开始需要尽快手术) 九级:小便、大便、性功能出现难言之隐。 十级:出现瘫痪,下不了床。 颈椎的日常保养和防护1.保持良好坐姿 坐姿是保持本品良好状态的长期保证(下图所示)。 正确的姿势应该是保持本品和躯干处于正中位,肩膀找到正确的位置能够很放松的微微下垂。保持良好的坐姿久坐也不会感觉很累,也能很好的保护本品。 2.适当增加工间休息 长期从事案头工作的人,应增加工间休息和活动时间,以增强全身的血液循环,消除局部肌肉疲劳,预防和缓解颈椎的劳损。 3.择合适的枕头 合适的枕头对预防和治疗颈椎病有重要意义。一般仰卧者枕高一拳,侧卧者枕高一拳半,约10厘米左右。习惯仰卧者最好在颈下垫一小枕头,以保持颈椎的生理弯曲。习惯侧卧者应将枕头充塞到面部与肩部的空隙中,以减轻颈部的负担。 4.防止外伤与落枕 平时应防止颈部外伤及落枕,以免颈椎韧带损伤,使颈椎的稳定性受到破坏,进而诱发或加重颈椎病。 5.加强颈部的锻炼 加强颈部锻炼可以预防和延缓颈椎病的发生和发展。 颈椎劳损康复训练动作一:仰头望掌锻炼要诀:双手上举过头,掌心向上,头尽量往后仰,仰视手背。 注意事项:手臂尽量伸直向上,否则达不到效果。 锻炼效果:舒缓肩颈部肌肉,促进血液循环。 动作二:旋肩疏颈锻炼要诀:双手手心向下搭肩,由后往前旋转,再由前往后,各30次。 注意事项:运动时颈部肌肉一定要放松,舒适为度。 锻炼效果:活动颈椎关节和肩关节,保持关节的灵活度,缓解肌肉痉挛和疼痛。 动作三:头颈相抗锻炼要诀:两手交叉贴于颈部,头向后仰,手向前使力,形成相抗效果。 注意事项:动作宜缓慢协调,切勿盲目追求速度与力度。 锻炼效果:增强肌肉韧性,使颈后肌肉力量得到加强。 动作四:左右伸展锻炼要诀:头部缓缓向左肩倾斜5秒,返回中位;再向右肩倾斜。 注意事项:双肩、颈部要尽量放松,动作以慢而稳为佳,切忌用力过猛。 锻炼效果:促进颈椎血液循环,恢复关节。 动作五:前俯后仰锻炼要诀:双手叉腰,先低头使下颌向前胸靠近,后抬头后仰。 注意事项:动作宜缓慢协调,不可盲目追求速度与力度。 锻炼效果:增强颈肌肌力,维系颈部软组织的自然弹性。 如何成为会员? 长按下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