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现在我身体像被捆着,走起路来像踩在棉花上一样,勺子也拿不了,脖子也酸痛……”90岁高龄的齿状突加冠综合症合并高位颈脊髓病患者梁婆婆(化名)说道。近日,医院脊柱外科主任缪海雄团队成功为梁婆婆施行了UBE(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脊柱内镜下寰椎后弓切除颈椎管减压手术治疗,术后第二天已能下地活动。高龄患者病情罕见保守治疗未好转梁婆婆已有90岁高龄,9个月前开始出现走路不稳,感觉像踩在棉花上一样,手越来越不灵活,脖子也酸痛。后来,梁婆婆服用消炎镇痛药、激素、营养神经药、通血管药物等,并进行了康复理疗、针灸等保守治疗半年多,一直没有明显好转,而且症状越来越严重。今年2月,梁婆婆来到医院脊柱外科求医。在梁婆婆经过详细问诊、专科查体及复查MR等影像学辅助检查后,缪海雄团队明确诊断其为齿状突加冠综合症、高位颈脊髓病、寰椎后弓骨不连。齿状突加冠综合症的主要特征是钙盐沉积在齿状突周围软组织,临床症状有急性颈痛、颈部僵硬及活动受限、发热,在影像学上表现为齿状突上方及周围出现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的钙化密度影,犹如在齿状突上戴了一顶皇冠。“在急性颈痛患者中发生率约为2%,多见于60-70岁女性,大部分患者经过保守治疗可有效缓解症状。由于梁婆婆的高龄、高位颈脊髓受压、高椎管侵占率‘三高’,因此病情十分罕见。”缪海雄向记者介绍,当时在与患者及家属积极沟通后,决定为患者梁婆婆进行外科手术治疗。UBE内镜技术治疗消除脊柱病痛鉴于梁婆婆的病情,考虑到其承受手术和麻醉的能力有限,一旦有意外就会导致高位截瘫甚至影响生命,手术的风险很大。在术前,该院脊柱外科联合神经内科、康复医学科、临床营养科、重症医学科、麻醉手术科、放射科等进行多学科会诊(MDT),并与国内权威专家进行远程会诊。经讨论后,团队制定了详细的手术计划、围手术期管理方案及术后康复方案。手术当天,缪海雄团队在该院麻醉科主任王爱群的配合下,为梁婆婆成功实施了UBE脊柱内镜下寰椎后弓切除颈椎管减压手术,术中出血仅10毫升不到。术后第二天,梁婆婆可以慢慢下地活动,胸部束带感得到减轻。“我年纪这么大了,也会担心手术的风险。了解到现在技术这么高超,就放心交给医生,决定做手术了。”梁婆婆告诉记者,自己现在使用筷子、勺子比术前更有力气了,走路相对平稳了许多。记者了解到,UBE技术是一种用于脊柱手术的微创技术,切口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UBE技术在最大程度减少损伤的基础上,能够最大范围暴露正常的解剖结构,手术效果更好,患者的接受程度也越来越高。”王爱群说道。近年来,医院脊柱外科在颈、胸、腰各节段手术中,均已成功运用UBE脊柱内镜微创技术完成了精准操作。据介绍,经该院文献检索,本次UBE脊柱内镜下寰椎后弓切除颈椎管减压手术治疗齿状突加冠综合症为患者消除了脊柱病痛,在全球范围内尚属首次。文|记者朱嘉乐通讯员胡颖仪孙冰倩图|医院提供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bomw.com/kjsczl/16414.html
------分隔线----------------------------